麗貝卡·桑德斯
麗貝卡·桑德斯(英語:Rebecca Saunders,1967年12月19日-),倫敦出生的作曲家[1],在柏林居住和工作。在2017年《經典之聲》(英語:Classic Voice)關於2000年以來最偉大的藝術音樂作品的投票中,桑德斯的作品獲得了第三高的總票數(30票),僅次於格奧爾格·弗雷德里克·哈斯(49票)和西蒙·斯滕-安諾生(35票)。[2]2019年,《衛報》的作者將《膚》(英語:Skin,2016年)列為2000年以來最偉大的藝術音樂作品的第16位,湯姆·瑟維斯寫道:「桑德斯鑽進了樂器的內部世界,鑽進了弗雷澤的聲音紋理裡面……發現了一個具有高程度感情的啟示世界。」[3]
生平
編輯桑德斯在愛丁堡大學學習小提琴和作曲,於1997年獲得作曲博士學位。作為DAAD學者,她於1991年至1994年在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師從沃爾夫岡·里姆學習;奈傑爾·奧斯本是她的博士生導師。[1]
她獲得的獎項包括柏林藝術學院布索尼贊助獎(1994年)、恩斯特·馮·西門子作曲家獎(1996年)、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音樂節的欣德米特獎(2003年)、ARD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作曲獎和毛里西奧·卡赫爾音樂獎(2015年)。2019年,她獲得了恩斯特·馮·西門子音樂獎主獎,是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第一位獲獎的女性作曲家。[4][5]
2010年和2012年,她在達姆施塔特夏校任教,2005–06年在多特蒙德音樂廳[6]、2009–10年在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7]、2010年在哈德斯菲爾德當代音樂節擔任駐場作曲家。[8]
法比奧·路易西和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在2009年的逍遙音樂會上為桑德斯的《痕跡》(英語:traces)修訂版進行了英國首演。[9]
她的音樂被世界各地的知名樂團演奏,包括音樂工廠樂隊、Klangforum Wien、現代樂隊、迪奧蒂瑪四重奏(Quatuor Diotima)、從無到有樂隊、阿迪蒂弦樂四重奏組、共振樂隊、求索樂隊、國際當代樂隊、斯圖加特新聲樂獨唱家、混音樂隊(Ensemble Remix),以及BBC交響樂團。[10]
音樂
編輯桑德斯的音樂的特點是有限的音高材料和廣泛的音色複雜性。[11]她對共振和樂器演奏者創造的樂聲外噪音非常着迷,比如換弓的刮擦聲、鋼琴或豎琴踏板的咚咚聲,以及左手在弦樂器指板上的敲擊和滑動。[11]由於她所創造的聲音的微妙性和特殊性,桑德斯在她的許多樂譜中加入了詳盡的文字說明,將她希望演奏者產生的聲音效果一一描述。[11]
她的許多音樂都是基於一個單一的音高,或者有時是一個小的音高集合,支配着大段的音樂。[11]因此,發展和闡述更多的是由音色和織體決定的,而不是傳統的、歌唱式的旋律引導。然而,她有時也包括「准全音階」的音高集合,使用一種更傳統的背景。
她還在她的音樂中探索了物理空間。在哈德斯菲爾德當代音樂節的一次採訪中,她這樣描述她的音樂:[8]
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使聽眾能夠感受到聲音的神奇的物理性,聲音的音色、顏色、質量、重量。我認為這就是我的工作,就像一個雕塑家用不同的材料創作。
從她描述的音樂的「質量和重量」,和與雕塑的類比,能看出她試圖將聲音帶入一個物理場域。此外,在像《色度》(英語:chroma)這樣的作品中,她請求聽眾在場內四處走動,探索物理空間對聽眾體驗的影響。[8]
作品
編輯- Behind the Velvet Curtain(1991–92年),為小號、豎琴、鋼琴和大提琴
- Trio(1992年),為單簧管、大提琴和鋼琴
-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1993–94年),為鋼琴
- The Under Side of Green(1994年),為單簧管、小提琴和鋼琴
- Molly's Song 1—crimson(1995年),為12位獨唱者、節拍器、口哨、音樂盒和指揮
- Molly's Song 2—a shade of crimson(1995年),為聲樂、中提琴、長笛、鋼弦吉他和短波收音機
- Molly's Song 3—shades of crimson(1995年),為中音長笛、中提琴、鋼弦吉他、4個收音機和音樂盒
- Duo(1996年),為小提琴和鋼琴
- Into the Blue(1996年),為單簧管、巴松管、大提琴、低音提琴、鋼琴和打擊樂器
- dichroic seventeen(1996年),為鋼琴、2名打擊樂手、2把低音提琴、手風琴和電吉他
- G and E on A(1996–97年),為管弦樂團和27個音樂盒
- String Quartet(1997年)
- QUARTET(1998年),為鋼琴、降B調單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提琴和手風琴
- cinnabar(1999年),為小提琴、小號和樂隊
- duo four – two exposures(2000–01年),為小號獨奏、打擊樂獨奏和管弦樂團
- albescere(2001年),為12件樂器和5名人聲
- Chroma (I–XX)(2003–19年),為12至16名表演者
- vermilion(2003年),為單簧管、電吉他和大提琴
- insideout(2003年),為木管、銅管、定音鼓、打擊樂器、鋼琴、弦樂、手風琴、電吉他;為薩莎·瓦爾茲而作的舞蹈裝置音樂
- blaauw(2004年),為雙口小號
- Choler(2004年),為鋼琴二重奏
- miniata(2004年),為手風琴、鋼琴、合唱團和管弦樂團
- crimson(2004–05年),為鋼琴
- Fury I(2005年),為低音提琴
- Blue and Gray(2005年),為2把低大提琴
- rubricare(2005年),為弦樂和風琴
- rubricare(2005年),為巴洛克弦樂隊
- A Visible Trace(2006年),為7名獨奏和指揮
- Traces(2006–09年),為管弦樂團
- Soliloquy(2007年),為6人無伴奏合唱
- Stirrings Still I(2007年),為中音長笛、雙簧管、單簧管、鋼琴和鐃鈸
- Stirrings Still II(2008年),為中音長笛、雙簧管、A調單簧管、鐃鈸、鋼琴和低音提琴
- Company(2008年),為假聲男高音、小號、大提琴、手風琴和電吉他
- Disclosure(2008年),為低音單簧管(兼單簧管)、小號、長號、鋼琴和小提琴
- murmurs(2009年),為10名演奏者的拼貼
- Fury II(2010年),為低音提琴和樂隊的協奏曲
- To and fro(2010年),為小提琴和雙簧管
- Stratum(2010年),為管弦樂團
- Stasis I(2011年),為16名獨奏的特別拼貼
- Stasis collective(2011–16年),為23名音樂家的特別拼貼
- Stasis II(2011–14年),小號、雙簧管、打擊樂和鋼琴的四重奏
- Caerulean(2011年),為低音單簧管
- Dialogue(2011年),為中提琴和打擊樂器
- Neither(2011年),為2支雙鍾小號
- Stirrings(2011年),為中音長笛、A調單簧管(boehm系統)、雙簧管、鐃鈸(最高八度有2個大提琴弓)、鋼琴(大)、豎琴、小提琴、大提琴(IV變格定弦)和低音提琴(五根弦,V變格定弦)
- Still(2011年),為小提琴和管弦樂團
- Ire(2012年),為大提琴、弦樂和打擊樂的協奏曲
- Fletch(2012年),為弦樂四重奏
- Shadow(2013年),為鋼琴
- ...of waters making moan(2013年),為手風琴
- Solitude(2013年),為大提琴
- Void(2013–14年),為2名打擊樂手和室內樂團
- Alba(2014年),為小號和管弦樂團
- Six for AK(2015年),為2名打擊樂手、鋼琴(2名演奏者)、吉他(鋼弦)和豎琴
- White(2015/16年),為雙口小號獨奏
- Skin(2016年),為女高音和樂隊
- Bite(2016年),為低音長笛獨奏
- Myriad(2015–17年),由2464個相同的音樂盒機制組成的聲音裝置
- O(2017年),為女高音獨奏
- Yes(2017年),為女高音、19名獨奏和指揮的空間表演
- Dust(2017/18年),為打擊樂獨奏
- Nether(2017/19年),為女高音和19名樂手
- Either Or(2017/20年),為2件雙口小號的二重奏
- Flesh(2018年),為手風琴獨奏
- Study For Metal Bottle Necks(2018年),為電吉他的研究
- Hauch(2018年),為小提琴獨奏
- Sole(2018年),為便攜手風琴、打擊樂和鋼琴的三重奏
- Scar(2018–19年),為15名獨奏和指揮
- Dust I(2018/21年),為打擊樂獨奏
- Dust II(2018/20年),為打擊樂的二重奏
- The Mouth(2018–20年),為女高音和磁帶
- Withinnan(2019年),為內部鋼琴的研究
- Stirrings Still III(2019年),為中音長笛、雙簧管、A調單簧管、2件打擊樂(鍾和鐃鈸)、鋼琴和低音提琴
- Moving Picture 946-3(2019/20年),為小號獨奏和聲學操縱的聲音;為科琳娜·貝爾茨和葛哈·李希特的影片而作
- That Time(2019/21年),為上低音薩克斯、打擊樂和鋼琴
- to an utterance - study(2020年),為鋼琴獨奏
- to an utterance(2020年),為鋼琴和管弦樂團
- Us Dead Talk Love(2021年),為女中音、薩克斯、電吉他、科音管風琴和打擊樂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Rebecca Saunders biography (in English). Edition Peters. [2011年7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6月14日).
- ^ A music referendum. Ricordi. [2019年12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5日).
- ^ Clements, Andrew; Maddocks, Fiona; Lewis, John; Molleson, Kate; Service, Tom; Jeal, Erica; Ashley, Tim. The best classical music works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Guardian. 2019-09-12 [2020-06-12].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國英語).
- ^ Amling, Ulrich. Berliner Komponistin erhält Ernst-von-Siemens-Musikpreis. Der Tagesspiegel (Berlin). 2019年1月17日 [2019年1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0月22日) (德語).
- ^ Brown, Mark. British composer Rebecca Saunders wins Ernst von Siemens Music prize. The Guardian (London). 2019年1月17日 [2019年1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24日).
- ^ Erstes Konzert Rebecca Saunders—Composer in Residence (in German). Konzerthaus Dortmund. [2010年1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0月4日).
- ^ Capell-Compositeur 2009/10 (in German). Staatskapelle Dresden. [2010年1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3月7日) (德語).
- ^ 8.0 8.1 8.2 Pulling Threads of Sound: Rebecca Saunders interviewed. Huddersfield 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 [2010年7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9月22日).
- ^ Prom 56: Staatskapelle Dresden. BBC Proms 2009. [2010年1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4月20日).
- ^ Composer | Edition Peters UK. www.editionpeters.com. [2018-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 ^ 11.0 11.1 11.2 11.3 Adlington, Robert. The Music of Rebecca Saunders: Into the Sensuous World. The Musical Times. Fall 1999, 140 (1868): 48–56. JSTOR 1004495. doi:10.2307/1004495.
- ^ Works — Rebecca Saunders — Composer. Rebecca Saunders. [2022年7月1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7月16日)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