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煎堆,又名碌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的特色食品,是當地製法獨特的傳統特產。與一般煎堆不一樣,其非球狀,而是餅狀。[1][2]它是佛山市政府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3]。在九江鎮當地,九江煎堆是當地推廣地區文化的特色產品。[4]

歷史 編輯

清代,九江人鄒便南改良了煎堆的製作工藝,稱之為「九江酥皮大煎堆」,廣受歡迎並在民間普及製作。1930年代初,九江煎堆已有出口至香港澳門地區、東南亞及美洲各地,與九江雙蒸、魚花一起被譽為「九江三件寶」。[2][5]

鄒便南後來開設「鄒廣珍酥皮煎堆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鄒廣珍店被併入集體飲食企業,不再獨立經營煎堆銷售。1958年九江酒家恢復生產九江酥皮煎堆(鄒便南後人鄒珍珠1964年至1982年在九江酒家做煎堆)。文化大革命時期,九江酒家的九江煎堆曾一度停產。1982年後鄒珍珠在九江龍涌村,開設鄒廣珍老字號九江煎堆廠。1989年申領個體商戶營業執照,正式以「鄒廣珍「珍記」煎堆屋」營業。[6][3][7]

傳統特色 編輯

按照當地的傳統,新年期間會在家裡自製九江煎堆。[6]

製法 編輯

九江煎堆的製作工序包括煮片糖、捏爆谷、包麵皮、入麻、油炸、脫油等。[8]

餡料的製法上,製作者先將苞谷放入容器,苞谷堆中間挖空並混入切碎的了糖餅、花生仁。然後再將砂糖煮溶成糖漿,等糖漿冷卻到一定程度,倒進容器與苞谷、花生仁、糖餅等混和,壓實後用蓋子蓋住擺放3至4小時,拿出放入扁圓的木印或鐵盤裡壓成煎堆餡。[7]

製作者先把做好的餡料放在桌子上,使用糯米粉製成的預先煮熟煎堆皮包皮。包好的煎堆放入油鍋炸一會,就漸漸變黃變硬,從球狀變成圓餅狀。炸過了還要脫油。[6][7]

參考 編輯

  1. ^ 全国唯一的扁煎堆——九江煎堆. 羊城晚報. [202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2. ^ 2.0 2.1 九江煎堆. 佛山市九江鎮政務網. 2012-04-12 [201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3.0 3.1 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煎堆”制作技艺传承人——邹珍珠. 新華網. [201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2). 
  4. ^ 九江三宝抱团上市 民俗食品探新路. 廣佛都市網-佛山日報. [201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5. ^ 九江煎堆. 南方網. [201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6. ^ 6.0 6.1 6.2 九江煎堆探秘. 佛山日報. [2013-02-09]. [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7.2 九江煎堆制作技艺. 非遺博覽 -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推廣平台. [2013-02-09]. [永久失效連結]
  8. ^ 探寻佛山舌尖上的年味!多图带你揭秘南海九江煎堆美食密码. 南方網. [2021-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