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壁 (北京故宮)

39°55′07″N 116°24′02″E / 39.9185108°N 116.4004615°E / 39.9185108; 116.4004615

九龍壁

九龍壁,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的皇極門外。與山西大同九龍壁以及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合稱「中國三大九龍壁[1]

簡介

編輯

九龍壁是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九龍壁坐南朝北,正對皇極門,長29.4米,高3.5米,厚0.45米,背倚宮牆而建,為單面琉璃影壁。[1]

九龍壁上部是黃琉璃瓦廡殿頂,檐下有仿木結構的椽、檁、斗栱。壁面底紋為雲水,分別飾有藍色、綠色,以烘托天水相接的氣勢。九龍壁下部是漢白玉須彌座。壁上的九條龍採用高浮雕製成,最凸出的部位凸出壁面20厘米。縱貫壁心的山石將這九條蟠龍分隔在五個空間內。黃色正龍居中,前爪呈環抱狀,後爪分撅海水,龍身呈環曲狀,將火焰寶珠托在頭下,開頷瞠目。黃色正龍的左右兩側各有藍龍、白龍兩條,一共四條,白龍是升龍,藍龍是降龍。左側的藍、白兩龍龍首相向;右側的藍、白兩龍則相背,四條龍各自追逐火焰寶珠。左右兩端最外側分別有兩條龍,一黃一紫,左端的黃龍縮頸挺胸,上爪分別張於左右,下爪則前突後伸;紫龍左爪向下按,右爪則向上抬,龍尾向前甩。右端的黃龍弩背弓身;紫龍則前爪擊浪,昂首收腹。[1]

陽數中,「九」為極數,「五」為居中。「九五」之制體現了天子之尊。九龍壁將九龍分別置於五個空間內;而且壁頂的正脊也飾有九龍,中央為坐龍,兩側各有四條行龍。壁頂兩端的戧脊和一般的廡殿頂不同,不飾走獸,而是用行龍直抵檐角。檐下的斗栱之間,以九五45塊龍紋墊栱板。可見整個九龍壁採用各種方式蘊含了多重九五之數。九龍壁的壁面一共採用270個塑塊,270也是九五的倍數。為不影響九龍壁上的龍的頭面,所以塑塊的分塊非常講究。

圖集

編輯
九龍壁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九龙壁,故宫博物院,2013-10-17. [2013-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