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級行政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级行政区划类别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基層行政區劃單位,區劃層次介於之間。「」為縣、縣級市下的主要行政區劃類型之一。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鄉」一直為縣的行政區劃單元,因此現行處同一層次的區劃單位歸入鄉級行政區。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城市的快速擴張,行政區劃制度出現了大的變革。1980年代以後「鄉改」、「鄉改街道」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在鄉級行政區劃中,鄉(包括鎮、蘇木)設有一級人民政府,屬於基層政權[1];鄉的行政區劃單位為(含民族村)。但很多鄉設有社區,鄉的區劃單位設置與鎮、街道看不出實質性差異。

中國大陸目前的鄉級行政區分為兩種。憲法法定的行政區劃,按省級縣級、鄉級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劃分,屬於第三級地方行政單位[2];民政部登記的行政區劃,按省級地級縣級、鄉級四級行政區劃制度劃分,屬於第四級地方行政單位。鄉級行政單位類型包括(及民族鄉)、街道內蒙古自治區還有蘇木民族蘇木。鄉(民族鄉)、鎮、蘇木均設有人民政府縣轄區街道屬於准行政區劃單位,另外存在少量特設的准鄉級行政區劃單位——鄉級行政管理區(簡稱管區或管理區)。

轄區重疊

編輯

城市化過程中,常常遇到需要將一個轄區較大的鄉鎮肢解為若干個轄區較小的街道的情況。此時,常見的做法是,在遠離鎮中心建成區的地方建立新的街道管理新建的建成區,建成區內原有的鄉鎮所轄的村落仍由鄉鎮管理,新建的街道與所屬的鎮在轄區上高度重疊,常常是所在的鄉鎮的轄區的子集,但在重疊的轄區內二者均對其中對方管轄的地區只轄不管。因此,在區劃的意義下街道是所在鄉鎮的「一部分」,但在行政區劃上二者是互不隸屬的行政區。例如,北京市延慶區百泉街道所轄的全部社區以及司家營村、民主村、南辛堡村、蓮花池村、東杏園村和姜家台村六個村均由延慶鎮和百泉街道共轄,但前者只管理6個村,後者只管理8個社區,二者管轄區相互交織,街村交錯。隨着城市化的推進,「棚戶區改造」使鄉鎮在與街道共轄區內管理的村落被城市建成區取代,雙方可能依照其實際管轄區重新定義各自轄區,鄉鎮所管理的共轄區域可能被相應的街道吞併,或被移出相應街道的轄區。例如北京市海淀區的上園村原是東升鄉北下關街道共轄,由東升鄉大鐘寺行政村管理的自然村,現上園社區已不屬東升地區(東升鎮)所轄;相反,西王莊和前後八家原是東升鄉與學院路街道共轄(除後八家外均由街道所管),現西王莊主要部分(今八家社區南部突起區)及前後八家已不屬學院路街道所轄,西王莊東部部分(今西王莊社區)已不屬東升地區。

鄉級管理區則只管不轄。內地出版的一般的鄉級區劃圖綜合管區、轄域和管轄區繪製,避免過度突出管轄區交織的情況。

鎮改街道

編輯

行政管理改革》的一篇文章認為,鎮改街道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經濟快速發展、行政管理體制的需要(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對外來人口沒有管理權限,而街道辦事處有);二是城市建設開發的需要(鎮、村管理模式下,無法開展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土地使用則無法實現經濟發展);三是適應城鎮化發展的要求,吸納更多外來人口;四是城鄉一體化改善民生的需要(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滿足農村外來人口的需要[3]

中國2000年以前鄉級行政區數

編輯
 
貴州鎮級政區圖
 
雲南鎮級政區圖
項目 合計 其中:民族鄉
1951年 218006 -
1952年 275200 -
1983年 85200
1986年 61415 2936
1988年 46766 1571
1990年 44397 1980
1992年 33827
1994年 31463
1995年 29502
2000年 24555 1356

中國2000年以來鄉級行政區數

編輯
2000年以來鄉級行政區變化數(不含縣轄區;單位:個數)
年份 合計 其中:
民族鄉 街道 蘇木 民族蘇木
2000年 50769 23199 1356 20312 5902 -- --
2001年 46342 18847 1165 20358 5972 -- --
2002年 44756 17196 1160 20600 5516 282 2
2003年 44041 16636 1147 20226 5751 279
2004年 43255 16130 1126 19892 5829 277 1
2005年 41636[4] 14677 1092 19522 6152 181
2006年 41040[5] 14119 1088 19369 6355 98
2007年 40813[6] 14027 1093[7] 19249 6434
2008年 40828[8] 13930 1097[9] 19234 6524
2009年 40858[10] 19322 6686
2010年 40906[11] 13475 1096[12] 19410 6923
2011年 40466[13] 12395 1085[14] 19683 7194 106 1
2012年 40446[15] 12066 1063[16] 19881 7282 151 1
2013年 40497[17] 11626 1034[18] 20117 7566 151 1
2014年 40381[19] 11111 1019[20] 20401 7696 151 1
2015年 39789[21] 10172 990[22] 20515 7957 152 1
2016年 39862[23] 9731 988[24] 20883 8105 152 1
2017年 39888[25] 9394 982[26] 21116 8241 152 1
2018年 39945[27] 21297 8393
2019年 38753[28] 8101 966 21013 8519 153 1
2020年 38739[29] 7693 962 21157 8773 153 1
2021年 38556[30] 7197 958 21322 8925 153 1
2022年 38602[31] 7116 957 21389 8984 153 1

2004年鄉級行政區分省區

編輯
中國大陸鄉級行政區按省級行政區統計列表(2004年)
鄉級行政區 縣轄區 民族鄉 街道 蘇木 民族蘇木 合計
合計 20 19892 16130 1126 5829 277 1 43275
上海 114 3 103 220
天津 120 18 2 100 240
重慶 630 410 8 102 1150
內蒙古 532 407 18 190 277 1 1425
廣西 748 515 61 72 1396
西藏 140 535 8 9 692
寧夏 98 90 31 219
新疆 11 229 585 43 137 1005
河北 1 934 978 54 240 2207
安徽 972 634 9 230 1845
福建 605 328 18 156 1107
甘肅 443 769 26 106 1344
廣東 1214 5 7 416 1642
貴州 692 507 253 87 1539
海南 181 20 17 218
河南 865 1244 12 334 2455
黑龍江 473 400 58 353 1284
湖北 738 214 10 273 1235
湖南 8 1098 1146 98 226 2576
吉林 454 283 28 241 1006
江蘇 1078 122 1 287 1488
江西 771 651 7 120 1549
遼寧 613 301 77 520 1511
青海 115 253 30 31 429
山東 1223 293 2 423 1941
山西 561 634 193 1388
陝西 912 682 3 148 1745
四川 1882 2816 102 211 5011
雲南 577 758 172 58 1565
浙江 761 505 14 290 1570

機構設置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鄉級行政區國家機構或類似機構設置
行政區類型 權力機關 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 行政機關(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審判機關 檢察機關

蘇木
民族鄉民族蘇木
人民代表大會
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人民政府
縣轄區 區公所
街道 縣級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级政权建设的沿革与发展. 中國人大網. [2022-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中国的行政区划概述. [2010-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镇改街道进程中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理论-人民网. theory.people.com.cn. [2020-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中国统计年鉴2006. [2017-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2017-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2017-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中国统计年鉴2008.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中国统计年鉴2009.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中国统计年鉴2010.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 ^ 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 中国统计年鉴2011.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4. ^ 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5. ^ 中国统计年鉴2012.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6. ^ 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7. ^ 中国统计年鉴2013.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8. ^ 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 ^ 中国统计年鉴2014.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 ^ 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1. ^ 中国统计年鉴2015.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 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3. ^ 中国统计年鉴2016.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4. ^ 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5. ^ 中国统计年鉴2017.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6. ^ 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PDF). [2018-12-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7. ^ 中国统计年鉴2018. [2020-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2-31 [2024-10-25]. 
  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20-12-31 [2024-10-25]. 
  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21-12-31 [2024-10-25]. 
  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行政区划统计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23-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