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歸信
保羅歸信(英語:Conversion of Paul the Apostle),又稱保羅皈依基督、保羅改宗等,《新約聖經》中提到的一個事件,發生於公元33至36年[1][2][3]。保羅在往大馬士革路上,決定改信基督信仰,成為後世所知的外邦人使徒。一名基督徒的迫害者掃羅,(掃羅亦稱保羅,但須注意保羅一名並非是其受洗後而改稱)在從耶路撒冷到大馬士革(羅馬帝國敘利亞省會)抓捕基督徒的路上突然發生轉變。根據使徒行傳記載,當時掃羅被擊倒,眼睛因受比太陽更強的光刺激而暫時失明,並聽見耶穌的聲音,幾天後在大馬士革他被亞拿尼亞治癒並受洗加入基督教並成為基督教主要的對外邦人宣教的使徒。「大馬色路上(road to Damascus)」在基督徒之外有時用來指心靈的轉變。
背景
編輯根據使徒行傳記載,法利賽人掃羅自稱是「希伯來人中的希伯來人」,「為祖宗的傳統極其熱心」。掃羅大約在36歲,從耶路撒冷得到猶太公會的授權,前往敘利亞大馬士革,逮捕那些住在大馬士革城裡的耶穌門徒,把他們捆綁帶回耶路撒冷審問、受刑。掃羅曾是在耶路撒冷城撲滅基督教最賣力的一個,根據他自己的話,他曾經「糟蹋教會,逮捕耶穌的門徒,將他們關進監牢,威逼他們說褻瀆的話」。在審判司提反(第一個正式的基督徒殉道者)期間,掃羅曾「為用石頭打司提反的人看守衣服」。
保羅的轉變
編輯保羅對於自己的轉化說得相當少。可見於加拉太書1:11-24。他寫道:「因為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人教導我的,乃是藉着耶穌基督的啟示領受的。」(12節)「然而那把我從母腹里分別出來,又藉着祂的恩典呼召我的神,既然樂意將祂兒子啟示在我裡面,叫我把祂當作福音傳在外邦人中,我就即刻沒有與血肉之人商量,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卻往亞拉伯去,後又回到大馬色。」(15-17節)
使徒行傳的作者對於保羅從基督徒的迫害者轉變成「外邦人的使徒」(羅馬書11:13,Gal2:8)的過程描述較為詳細。分為3部分: 使徒行傳9:1-19、31,22:1-22,31,使徒行傳26:9-24,31。
在《使徒行傳》第9章第1-19節,當他在從耶路撒冷到大馬士革的路上,靠近大馬士革的時候,他被天上的大光照耀,仆倒在地。他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 」掃羅問:「主啊,你是誰?」聲音回答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來,進城去,你所當作的事,必有人告訴你。」(9章4-6節)保羅的同伴也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人。掃羅從地上起來,眼睛卻失明了。他們拉着他的手,領他進了大馬色。3天時間他不能看見,不吃不喝。大馬士革的一個門徒亞拿尼亞也得到一個異象: 「亞拿尼亞」他回答:「主啊,看哪,我在這裡。」主在異象中對他說,「起來,往那叫直的街上去,在猶大的家裡,尋找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看哪,他正在禱告,在異象中看見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進來按手在他身上,叫他能看見。」亞拿尼亞回答說,「主啊,我聽見許多人說到這人,他在耶路撒冷向你的聖徒行了多少惡事,並且他在這裡有從祭司長得來的權柄,要捆綁一切呼求你名的人。」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子孫面前,宣揚我的名;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10-16)亞拿尼亞就去了,保羅的視力得到恢復, 「眼睛上好像有鱗立刻掉下來」,並且起來受浸,吃過飯,就健壯了。
使徒行傳22:1-22是一個類似的故事,但這一次保羅是用希伯來語對「耶路撒冷的群眾」演說。他說他的同伴看見了那光,卻沒有聽清聲音。並且說亞拿尼亞「按着律法是虔誠人,為一切住在那裡的猶太人所稱讚。」(12節)。他站在保羅旁邊對他說: 「掃羅弟兄,你看見吧。」(13節),於是保羅就恢復了視力。他又說:「起來,呼求着祂的名受浸,洗去你的罪。」(16節)保羅回到耶路撒冷,在希律聖殿里禱告的時候,「魂游象外,看見主向我說,」 這個聲音告訴他要趕緊離開耶路撒冷,因為人們知道它曾經迫害司提反等基督徒。這個聲音還告訴他說:「你去吧,因為我要差遣你遠遠的往外邦人那裡去。」聽到這些,「耶路撒冷的群眾」高喊: 「這樣的人從地上除掉吧,他是不該活着的。」
使徒行傳26:9-24與上面的經文類似,但這一次保羅是在對猶太事務非常了解的亞基帕王面前為自己辯護。一道光將他們仆倒在地,保羅聽見一個聲音用希伯來語向他說: 「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你踢犁棒是難的。」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你起來站着,我向你顯現,正是要選定你作執事和見證人,將你所看見我的事,和我將要顯現給你的事,見證出來;我要拯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轉入光中,從撒但權下轉向神,又因信入我,得蒙赦罪,並在一切聖別的人中得着基業。」(14-18節)保羅說他沒有違背他看見的異象,傳播神的話,先向在大馬色、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的人,然後向外邦人,「要悔改轉向神,行事與悔改相稱。」(20節)因為這個原因他說「猶太人」想要殺他。他告訴亞基帕王他所講的,並不外乎眾先知和摩西所說,必要發生的事,「就是基督必須受害,並且首先從死人中復活,要將光傳給百姓和外邦人。」(23節)這時非斯都打斷了他:「你癲狂了,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24節)
通常用法
編輯成語「大馬色路上的經歷」有時用來比喻意識或觀點的突然改變,甚至用於與基督教無關的事物。
參考文獻
編輯- ^ Bromiley, Geoffrey Willia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A-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W.B.Eerdman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689. ISBN 0-8028-3781-6.
- ^ Barnett, Paul. Jesus, the Rise of Early Christianity: A History of New Testament Times. InterVarsity Press. 2002: 21. ISBN 0-8308-2699-8.
- ^ L. Niswonger, Richard. New Testament History. Zonderv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200. ISBN 0-310-31201-9.
- 《使徒行傳》
- 公有領域:《Easton聖經詞典》,1897年初版
- 公有領域:《1901-1906 猶太百科全書》(同時代猶太拉比對保羅轉變的反面觀點)
- Yohanan Aharoni & Michael Avi-Yonah, 《麥克米蘭聖經地圖》(Rev. edition),麥克米蘭出版社(1968, 1977 by Cart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