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金字塔結構

倒金字塔結構(英語:Inverted pyramid)是絕大多數客觀新聞報道的寫作規則,也被廣泛運用到嚴肅期刊的寫作中,同時也是最為常見和最為短小的新聞寫作敘事結構[1]。內容上表現在在一篇新聞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鮮、最吸引人的事實放在導語中,導語中又往往是將最精彩的內容放在最前端;而在新聞主體部分,各段內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遞減的順序來安排。猶如倒置的金字塔,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輕[2]。版面編排倒金字塔結構與此相類似並在實踐中幾乎被絕大多數報紙所採用。

倒金字塔結構可視化

起源

編輯

普遍認為,倒金字塔結構起源於美國南北戰爭電報的運用。在戰爭期間,電報業務剛開始投入使用,記者的稿件通過電報傳送,但由於電報技術上的不成熟和軍事臨時徵用的原因,稿件有時不能完全傳送,時常中斷,後來,記者們想出一種新的發稿方法:把戰況的結果寫在最前面,然後按事實的重要性依次寫下去,最重要的寫在最前面,這種應急措施產生了新的文體——倒金字塔結構。

但新聞學者霍斯特·珀特(Horst Pottker)對1855年間的《紐約先驅論壇報》和《紐約時報》所發表的內容進行了分析,發現倒金字塔結構直到19世紀90年代才成為這些報紙中的標準格式,比原先得出的結論晚了二十多年[3]

特徵

編輯
  1. 把最重要的寫在前面,然後將各個事實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寫下去。
  2. 一段只寫一個事實。
  3. 新聞報道全部陳述事實,記者不發議論。

優點

編輯
  1. 可以快速寫作。不為結構苦思。程序化。
  2. 可以快編快刪,刪去最後段落,不會影響全文。
  3. 可以快速閱讀,無需從頭讀到尾。

這樣的長處符合新聞「快」的特點,因此在戰後,倒金字塔結構繼續保留下來,並得到推廣。

缺點

編輯
  • 新聞報道客觀報告事實,不能體現個性,結語不是鏗鏘有力而是有氣無力。

範例

編輯

路透社1963年11月22日達拉斯電,報道肯尼迪遇刺的一則消息後來成為倒金字塔結構的範例:

肯尼迪總統今天在這裡遭到刺客槍擊身亡。
總統與夫人同乘一輛車中,刺客開3槍,命中總統頭部。
總統被緊急送往醫院,經大量輸血,不久後身亡。
官方消息稱,總統下午1點逝世。
副總統詹森將繼任總統。

參見

編輯

參考注釋

編輯
  1. ^ Ken Blake, Ph.D. Inverted pyramid story format. 中部田納西州立大學英語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155. [200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4) (英語). 
  2. ^ 甘惜分、錢辛波、成一、洪一龍等. 新闻学大辞典.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 155. ISBN 7-215-02106-8 (中文(簡體)). 
  3. ^ Pottker,H(2003)"News and its Communicative Quality:The Inverted Pyramid-When and Why Did It Appear?"Journalism Studies,4(4):501-1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