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計起義高棉語ការបះបោរអ្នកសល់)是1820年柬埔寨爆發的一次反抗越南統治的起義,其領導者是一位名叫「凱」(Kai)的還俗僧侶,此人在越南史料中被稱為「僧計」(越南語Tăng Kế僧計)。這次起義影響地區為柬埔寨東南部和越南下高棉人聚居區。[1]

僧計起義
日期1820年
地點
結果 越南阮朝勝利
參戰方
高棉人反越起義者 大越南國阮朝
柬埔寨
指揮官與領導者
凱 
參的西 處決
計練 處決
那棍 處決
阮文智
阮文瑞
安贊二世
昭錘同扶
兵力
不詳 不詳

當時柬埔寨處於歷史上的「黑暗時期」,該國內政受到暹羅和越南的干涉。1813年,暹羅出兵干涉柬埔寨王室糾紛,柬王安贊二世向越南求救,自此越南在柬埔寨駐軍,將其變為保護國。為加強對柬埔寨的控制,越南在柬埔寨境內修建了三條主要道路以方便軍事運輸,於1817年侵占重要港口鐵市(今朱篤),並於兩年後在該港口至河仙之間開鑿永濟河,將運河南面的柬埔寨土地併入越南。[2]

越南動用了八萬名當地越南人和高棉人開鑿永濟河,[3]柬埔寨亦派人參加。這些工人被迫從事繁重勞動,尤其是高棉族工人,這導致了成千上萬的工人在挖掘運河期間因疲勞及隨之而來的疾病而死亡,[4]根據當時訪問過當地的約翰·克勞福德的說法,死亡人數達到萬人。[5]沉重的徭役使柬埔寨農業受到很大影響,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使柬埔寨人無法忍受,民間流傳着將有一位聖人來拯救國家的傳聞。[6]

1820年,一位名叫「凱」(Kai)的還俗僧人,自稱能夠預言未來,在高棉人的聖地巴布農起兵反抗越南的統治。[1]他占據巴布農自稱國王,[7]聲稱自己的支持者會具有刀槍不入的特異功能。[1]他的追隨者主要來自象營(今越南西寧省)一帶。[7]波蘿勉特本克蒙斯雷桑托等地紛紛響應,部分柬埔寨官員也率部歸附。[6]他的軍隊向西、向北攻擊越南的軍事要塞。柬王安贊二世派出一支高棉人和越南人混編的軍隊前去鎮壓,但領兵的大臣臨陣脫逃,導致鎮壓失敗。[1]

柬王安贊二世在這場起義中扮演的角色不詳,大衛·錢德勒認為安贊二世臣服於越南的態度並不明朗,[1]而且對這場起義的反應是「慎重且有節制的」。[8]根據柬埔寨的史料記載,僧侶、還俗僧人及柬埔寨地方官員在起義軍中十分活躍,這支軍隊只反對越南人,而不是柬埔寨國王和高層官員。[8]最初起義軍實力弱小,僅占據巴布農一帶;後來,參的西(Samdech Tei)、計練(Narin Kol)、那棍(Naike)等柬埔寨官員歸附,其中參的西是柬埔寨著名將領,聲勢大振。[9]起義軍派船三十餘艘攻打金邊,安贊準備棄城逃跑,向越南求救。1820年9月,越南的嘉定城總鎮黎文悅派阮文智、阮文瑞率兵從朱篤出發前去鎮壓,會同柬埔寨的穆斯林大臣昭錘同扶(Chao Phraya Tuan Pho)一起鎮壓,擊退了起義軍。起義軍士兵開始懷疑凱的法術的真實性,軍心不穩,只能據險自守。[6]

10月,越南將領阮文智假裝撤退,起義軍中計,在磅湛一帶大敗,凱和許多僧侶一起被殺。[6][7]12月,參的西等歸附起義軍的官員陸續向越南投降,起義被鎮壓。[6]然而,明命帝認為這些官員是無法饒恕的,將他們分別押送金邊和西貢處決。[10]

僧計起義成為越南再度駐軍柬埔寨的藉口,越南於翌年再度派阮文瑞「保護」該國。越南徵調了更多的柬埔寨人完成了永濟河的挖掘工程,使柬埔寨經濟遭到更大的破壞,[10]這條運河後來成為越南人奴役和虐待高棉人的象徵。[1]不過,越南吞併柬埔寨的進程也這場起義的爆發而被推遲。[10]僧計受到柬埔寨人的尊敬,民間流傳着頌揚這次起義的詩歌。[10][7]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Chandler 2008,第145頁.
  2. ^ 金應熙 1979,第86頁; Chandler 2008,第144頁.
  3. ^ Bảo Trị & Thành Trinh. Từ kênh Võ Văn Kiệt nhớ kênh Vĩnh Tế. An Giang Newspaper. 2009 [200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 (越南語). 
  4. ^ Thi Dieu Nguyen. The Mekong River and the struggle for Indochina: water, war, and peac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9: 19. ISBN 0-275-96137-0. 
  5. ^ 金應熙 1979,第86頁.
  6. ^ 6.0 6.1 6.2 6.3 6.4 金應熙 1979,第87頁.
  7. ^ 7.0 7.1 7.2 7.3 Harris 2005,第44–45頁.
  8. ^ 8.0 8.1 Chandler 2008,第146頁.
  9. ^ 金應熙 1979,第88頁.
  10. ^ 10.0 10.1 10.2 10.3 金應熙 1979,第89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