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靈宮 (北京)

元靈宮,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南苑小紅門稍西,是一座道教宮觀。現已無存。

歷史

編輯

清朝《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七十四《國朝苑囿南苑一》記載了元靈宮:[1]

《日下舊聞考》中有關元靈宮的記載

元靈宮在南苑,順治年間世祖勅建。(《畿輔通志》)臣等謹按:元靈宮在小紅門內西偏,順治十四年建,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山門三楹,南向額曰「宅真寶境」,內為朝元門,中構元極殿十有二楹,圓殿重檐,置門二十有四,奉玉皇上帝,恭懸御書額曰「帝載元功」,聯曰「碧瓦護風雲別開洞府,丹霄懸日月近麗神皋。」殿後為元佑門,內為凝思殿,重檐殿宇五楹,奉三清四皇像,御書額曰「上清寶界」,聯曰「顥氣絪縕一元資發育,神功覆幬萬彚荷生成。」東曰翊真殿,奉九天真女梓潼像,西曰祗元殿,奉三官像。殿前穹碑二,恭勒御製詩。再後隨牆宮門後圍房十六楹,中三楹為靜室。

聖祖御製南苑元靈宮詩:(南苑元靈宮是世祖皇考建)傑閣橫霄峻,清都與漢翔。規模開壯麗,星宿燦輝光。碧瓦浮空翠,金鋪映日黃。門當啼鳥靜,戶有異花香。細草沿階發,新槐拂檻涼。紆迴疏輦路,藻彩繪雕梁。警蹕臨仙境,瞻依問谷王。敬欽崇太昊,繼述憶先皇。歲月碑文古,乾坤事業昌。茫茫扶大造,皥皥體穹蒼。恭己身無倦,齋心念不忘。時巡非逸豫,幾暇豈游荒。衛騎驂驔列,華旄宛轉揚。南熏披萬物,北鬥起千祥。瑞氣庭前見,佳辰晝正長。休歌白雲曲,吾道在惟康。

乾隆四年御製南苑大閱謁元靈宮詩:(宮是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建也,敬依皇祖聖祖仁皇帝韻,以志敬仰之。忱時冬至月朔日)閱狩金輿駕,鳴騶赤羽翔。千官分鷺序,萬姓仰龍光。雪積平原白,泥鋪御道黃。翠華來別苑,初地散天香。杳靄雲生路,蕭森松泛涼。星辰圍斗宿,丁甲護虹梁。屏念瞻瑤殿,虔心禮素王。若臨欽在上,作極愧惟皇。只以紹庭切,何能與物昌。律身懷監史,敷化體穹蒼。文德猶慚未,武功不敢忘。搜苗遵古制,逸豫戒禽荒。簇簇雲屯盛,悠悠霧斾揚。一陽初應律,三白已呈祥。漸覺條風扇,新添麗日長。覲揚吾未逮,布治願平康。

乾隆十一年御製題元靈宮後靜室詩:紫府蕭台太上家,松篁擁作碧雲霞。豈因訪道來丹地,聊爾怡神憑綠紗。妙契何須問嬰奼,虛皇猶自護龜蛇。雙楸恰似倪迂景,(靜室前有雙楸樹,蒼古可愛)只少翩飛三兩鴉。

乾隆二十八年御製謁元靈宮詩:規制仿光明,(是宮建於順治年間,蓋仿京都光明殿之制。光明殿則明朝所建也)年深喬樹成。蓋緣福萬物,詎是媚三清。驅過可無顧,入瞻只屏營。前題一再讀,今昔定誰名。

乾隆二十九年御製謁元靈宮即事詩:百年天宇煥今朝,(宮自順治十四年建,逮今蓋百年矣)慶落涓辰對赫昭。浮柱神扶俯寥廓,洪階躬陟仰岧嶤。穆然匪冀喬佺遇,顒若惟祈風雨調。古栢蒙籠護懸圃,微颸疑奏九靈簫。

臣等謹按:元靈宮御製詩,謹繹有關紀述事實者,恭載卷內,余不備錄。

 
《Ein Tagebuch in Bildern》中的元靈宮山門照片,約1902年
 
《Ein Tagebuch in Bildern》中的元靈宮元極殿照片,約1902年

1927年「二月,據元靈宮住持李世清呈報,有兵士把守廟門,內有百數工人拆毀殿宇,運料進城。」元靈宮等建築被奉軍拆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元靈宮舊址成為北京市朝陽鍋爐廠。「1985年4月4日實地考察時,元靈宮舊址為朝陽區鍋爐廠占用,該廠門外西側路南還存有原元靈宮中的石碑碑座,甚巨大。」[2]

元靈宮位於南苑小紅門內稍西。其地在姚家村南,涼水河東北岸,北京地鐵亦莊線以西。上文提及的「原元靈宮中的石碑碑座」是一個龜趺,位於北京市朝陽鍋爐廠北門(位於南頂村路南側)外向西行十多米處,南頂村路南側。21世紀初,該龜趺嵌在臨街的一戶民居的牆下,頭部已被砸斷。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有一張《南苑內元靈宮圖樣》。清朝德國駐華公使穆默Alfons Mumm)著的《圖像日記》(Ein Tagebuch in Bildern - Berlin, 1902)第165頁有兩張照片,分別是元靈宮的山門和元極殿。[3]《中國寺廟建築研考》(CHINA - Das Land der Mitte / Der Tempelbau)一書收有元靈宮元極殿內景的照片。[4]

建築

編輯

元靈宮坐北朝南,主要建築有:

  • 影壁:位於山門正南。
  • 山門:山門前正中有一鼎爐。山門前兩側有一對石獅。山門兩側為八字牆。山門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甬門。
  • 朝元門:位於山門正北。和山門之間有高出地面的甬路,甬路中央有一鼎爐。朝元門東、西兩側分別開有左門、右門。
    • 東配殿、西配殿:位於朝元門前東西兩側,隔甬路相對。
  • 元極殿:位於朝元門正北,和朝元門之間有高出地面的甬路,甬路中央有一鼎爐。鼎爐左、右兩側的甬路下各設一個方形旗杆座,旗杆座中間豎有旗杆。元極殿坐落在兩層圜台基座上,平面為圓形,仿大光明殿的主殿大光明殿而建,兩層圜台基座四方出階。
    • 鐘樓、鼓樓:分別位於元極殿前院落的東南、西南角。
  • 元佑門:原名「玄佑門」,為避康熙帝玄燁諱,更名「元佑門」。位於元極殿正北,和元極殿之間有高出地面的甬路。元佑門東、西兩側分別開有左門、右門。
  • 凝始殿:位於元佑門正北,和元佑門之間有高出地面的甬路,甬路中央有一鼎爐。凝始殿前有月台,通過台階與甬路連接。月台東、西兩側各有一通石碑。凝始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正面供奉三清像,東、西兩壁供奉四皇像。殿內懸御書「上清寶界」匾,兩側掛有御書對聯:「顥氣絪縕一元資發育,神功覆幬萬彚荷生成。」
    • 翊真殿:位於凝始殿前東側,供奉九天真女梓潼
    • 祗元殿:位於凝始殿前西側,供奉三官像。
    • 東廂房、西廂房:分別位於凝始殿東、西兩側。
  • 宮門:位於凝始殿正北。其東、西有牆延伸至宮牆。牆上包括宮門共有五個門:宮門東、西兩側分別開有左門、右門,和宮門共同通往御座房院落;左門、右門外側各開一個角門,可通往靜房。
  • 御座房、靜房、坐落房:御座房面闊三間,後有抱廈為靜房。御座房東、西兩側有左、右坐落房各八間(南向四間、拐角一間、朝向院中三間),御座房、坐落房以及宮門兩側的牆圍繞成一個封閉的院落。從宮門以東的角門向北,為一個封閉的小院,位於左坐落房東側;左坐落房拐角處向東開有一個門口,通往該院落;該院落東北角的宮牆上向東開有一個大角門,通往宮外;該院落西北角向西開有一個角門,進門後是個小院,小院西端又有一個角門,進門可到靜房。從宮門以西的角門向北,到全宮西北角後向東拐,可到靜房的西側,其間沒有任何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2. ^ 李丙鑫,北京皇家苑囿南海子(下),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大兴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 [201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0). 
  3. ^ Alfons Mumm, Ein Tagebuch in Bildern - Berlin, 1902, p.165
  4. ^ E. FUHRMANN & DR. B. MELCHERS, CHINA - Das Land der Mitte / Der Tempelbau,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