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戰役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月16日) |
兩山戰役,又稱兩山輪戰、老山邊界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為爭奪老山與者陰山地區的一場戰役。該戰役集中爆發於1984年4月,雙方激烈相持了將近三年。中國方面經過準備,採取各大軍區輪流作戰的方式與越軍長期交戰,最終宣告勝利並佔領兩地區。1993年中越兩國劃定邊界後,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下令撤銷雲南前線指揮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取消戰備。
兩山戰役 | |||||||||
---|---|---|---|---|---|---|---|---|---|
中越邊境衝突的一部分 | |||||||||
老山所在的中國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
| |||||||||
參戰方 | |||||||||
中國 | 越南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張銍秀 (昆明軍區輪戰) 傅全有 (南京軍區輪戰) 張志堅 (濟南軍區輪戰) 錢樹根 (蘭州軍區輪戰) 錢國梁 (北京軍區輪戰) 陳世俊 少將 (成都軍區輪戰) |
武立 中將 (第2軍區司令,1979-1986) 杜程 中將 (代理第2軍區司令,1982-1984) 阮友安 中將 (第2軍區副司令,1984-1987) 鄧關水 少將 (第2軍區司令,1987-1992) | ||||||||
傷亡與損失 | |||||||||
1,589人陣亡 3,014人負傷[1] |
越方數據: 超過4,000陣亡 9,000餘人負傷[2] 中方數據: 斃傷俘敵30,695人 |
戰前形勢
編輯1979年中越戰爭後,中越雙方再次出現爭端,越南軍隊驅逐老山、者陰山等地的中國民眾,在這些地方陸續實現控制。越南方面在老山建立了四個軍事據點區,在者陰山修建1250高地和1052.4高地防禦工事,並以此為基地,於1979年3月至1984年3月,向麻栗坡發射炮彈兩萬餘發。中國方面稱有300多名平民傷亡[3]。
在此期間,中越兩軍在邊境發生數千次衝突,解放軍宣布擊退並殲滅越軍1800餘名。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銍秀奉命率領昆明軍區解放軍進攻在羅家坪大山和扣林山的越軍,重新控制羅家坪大山和扣林山,宣布殲滅越軍200餘名。[4]
昆明軍區發起兩山戰役:1984年2月 - 12月9日
編輯解放軍序列
編輯越軍序列
編輯1984年4月,第二軍區第313師在老山防禦,被解放軍第十四軍第41師擊敗,退至八里河東山以南防禦。1984年下半年參加了老山地域歷次出擊作戰。轄步兵第14、122、191、247、266團、炮兵457團。1985年底由步兵第31師接防,後撤到河宣省休整。
第二軍區步兵第314師在八里河東山正面組織防禦。
1984年7月12日凌晨,第二軍區前指發動MB—84戰役,派遣步兵第316師第174團攻擊那拉口子地區142號高地(李海欣高地)、149號高地,遭解放軍第十四軍第40師第119團頑強抵抗;第312師141團攻擊八里河東山,未果。
南京軍區輪戰:1984年12月9日 - 1985年5月30日
編輯解放軍序列
編輯- 南京軍區
- 福州軍區
- 第十三炮兵團
- 第一工兵團
- 北京軍區第十五工兵團
- 南京軍區第二工兵團
- 瀋陽軍區高炮第十八團
- 武漢軍區第八、十二汽車團
- 昆明軍區第七工兵團
- 總參謀部直屬第一一五工程團
- 第一偵察大隊(第二十軍)
- 第二偵察大隊(第五十四軍)
- 第三偵察大隊(第十三軍)
- 第四偵察大隊(第五十軍)
- 第五偵察大隊(第四十三軍)
- 成都軍區汽車第十七團
過程
編輯1984年7月13日,中央軍委命令南京軍區陸軍第一軍軍部率第一師、第三十六師,炮兵第九師師部率第三團、十四團;福州軍區炮兵第三師第十三團赴雲南中越邊境輪戰,集結於文山、硯山兩縣駐訓,並於1984年12月9日接替陸軍第十一軍、第十四軍和炮兵第四師在老山、八里東山方向的防禦任務。其餘部隊駐紮文山州,參加防禦作戰。中方總參謀部調令武漢軍區第二十、五十四軍、成都軍區第十三、五十軍、廣州軍區第43軍調遣部隊組成五個偵察大隊,駐訓參戰。成都軍區汽車第17團接替武漢軍區汽車第八、十二團。1985年5月25日,第一軍和第一、二、三、四、五偵察大隊,武漢軍區汽車第十二團全部撤離出戰區。
主要戰役戰鬥
編輯雙方傷亡
編輯- 中方數據:中方參戰26,624人,第1軍63人死亡,負傷123人。
- 越方數據:越方死亡5,527人、傷150人、被俘17人。
濟南軍區輪戰:1985年5月30日 - 1986年4月30日
編輯解放軍序列
編輯- 濟南軍區
- 第六偵察大隊(第二十六軍、第四十六軍)
- 第七偵察大隊(空降兵第十五軍)
- 第八偵察大隊(新疆軍區部隊)
- 第九偵察大隊(第十九軍)
- 第十偵察大隊(第二十一軍)
- 成都軍區第十七汽車團
- 北京軍區第十六工兵團
越軍序列
編輯1985年初,第26軍步兵第322師調往河宣省渭川一線參戰,隸屬於第二軍區河江前指。該師轄步兵183、567、800、852團,炮兵481團,坦克營,防空炮兵營。1985年5月31日,第322師向解放軍第199師老山防區發起進攻,第567團攻占A6b高地(211高地)。6月11日解放軍第199師第595團以2個連兵力強攻211高地未果。1985年10月第322師結束輪戰撤回。
1985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越南人民軍第3軍下屬的第31師奉命完成了臨戰擴編(增補士兵2236人、軍官200人,從編制規定的85%增加到90%),從北太省駐地調往第2軍區輪換河宣省渭川縣邊境線上的步兵第313師和步兵第356師投入前沿作戰。[5]
- 步兵第31師:代號「蘭江師」。師長陳達清
- 步兵第866團:滿編戰備團。接防了982、881、754團的防區。團長阮紅秋
- 第3營:營長蘇庭語(Tô Đình Ngữ)上尉
- 步兵第977團:60%編制的團。接防了第981團和第356師135團第5營的防區。團長阮康儋,政治副團長范洪光
- 步兵第922團:新兵訓練架子團
- 炮兵第4團:接防炮兵第457團。團長阮文富
- 炮兵第4營
- 第二軍區炮兵第1營
- 工兵第7團
- 第827汽車運輸營
- 步兵第866團:滿編戰備團。接防了982、881、754團的防區。團長阮紅秋
1986年6月底,第31師奉命移交防區,然後分為12個機動隊,撤回北太省駐地。
過程
編輯1985年3月,濟南軍區陸軍第六十七軍一九九師、第四十六軍一三八師、濟南軍區炮兵第十二師共計31,146人進入文山、硯山兩縣集結駐訓,並於5月30日進入戰區接替陸軍第一軍所屬部隊防務。此外第二十六、四十六軍組建第六偵察大隊、空降兵第十五軍組成第七偵察大隊,進入老山戰區。同年9月,新疆軍區、第十九軍、第二十一軍分別組成第八、第九、第十偵察大隊相繼進入戰區,至1986年六七月間,先後撤離戰區歸建。1986年6月,第六十七軍、第六偵察大隊、第七偵察大隊、成都軍區汽車第十七團撤出輪防。
主要戰役戰鬥
編輯雙方傷亡
編輯- 中方數據:中方參戰31,146人,中方第67軍413人死亡,負傷1,721人。
- 越方數據:死亡4,000餘人、傷4,390人、被俘10人。
蘭州軍區輪戰:1986年4月30日 - 1987年4月30日
編輯解放軍序列
編輯過程
編輯1986年4月30日,陸軍第四十七集團軍所屬部隊進入老山戰區接替陸軍第六十七集團軍防務。1987年5、6月間,陸軍第四十七集團軍所屬部隊先後撤離戰區。中央軍委於1986年9月1日命令,北京軍區陸軍第二十七集團軍接替陸軍第四十七集團軍在老山戰區的防務。北京軍區陸軍第二十七集團軍、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組成的第十一偵察大隊進入戰區;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組成第十二偵察大隊進入戰區。1987年2月,先後撤離戰區。1986年12月,北京軍區部隊集結完成。1987年4月30日,陸軍第二十七集團軍接替陸軍第四十七集團軍的防務。
主要戰役戰鬥
編輯- 「藍劍-B」計劃(出擊968高地,10.14戰鬥)
- 「34-1工程」計劃(出擊55號陣地,10.19戰鬥)
- 「北虎」行動(出擊310陣地,1.5戰鬥)
雙方傷亡
編輯- 中方數據:149人死亡,受傷892人;
- 越方數據:越方死亡2,440人、受傷4,151人、被俘6人。
北京軍區輪戰:1987年4月30日 - 1988年4月30日
編輯成都軍區輪戰:1988年4月30日 - 1990年2月13日
編輯輪戰結束
編輯中央軍事委員會於1993年2月10日批覆:解除老山地區防禦作戰任務,撤銷雲南前指,邊防部隊轉入正常守衛,停止空軍航空兵和地空導彈部隊在中越邊境輪戰。
戰爭結果
編輯中國奪取老山地區,並在5年時間內輪換駐防各大軍區所屬部隊,提高戰鬥力。而負責主攻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一師師長廖錫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軍副軍長王祖訓、第四十師副師長朱啟;以及輪換部隊將領第一軍政委史玉孝、軍長傅全有、參謀長吳銓敘,第四十七集團軍軍長錢樹根,第六十七集團軍軍長張志堅,第二十七集團軍政委徐永清、軍長錢國梁等將領都陸續晉升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同時,以下單位被授予英雄稱號:
- 老山英雄連:第四十師第一一八團第八連
- 老山穿插英雄連:第四十師第一一九團第四連
- 老山防禦英雄連:第四十師第一一九團第七連
- 者陰山英雄連: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三團第九連
- 英雄四連: 第一三九師第四一七團第四連
參考文獻
編輯注釋
編輯引用
編輯- ^ Zhang, p. 161.
- ^ (越南語) "Hơn 4.000 chiến sĩ hy sinh bảo vệ biên giới Vị Xuyê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nExpress, 14 July 2016.
- ^ 沙力; 閩力. 中国9次大发兵.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92: 43 (中文(簡體)).
- ^ 張銍秀,《軍旅生涯》(張銍秀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ISBN 7-5065-3589-0 第438-439頁
- ^ 《中央高原方向主力部隊歷史——越南人民軍陸軍第三軍軍史》
書籍
編輯- 倪創輝:《十年中越戰爭》,2009年9月,天行健出版社,ISBN 978-988-17515-5-3
- 張銍秀:《軍旅生涯》(張銍秀回憶錄),1998年12月,解放軍出版社,ISBN 7-5065-3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