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段
公孫段(?—前535年),姬姓,豐氏[1],名段,字子石,又字伯石[2][3],諡景[4],是子豐的兒子,鄭穆公的孫子[5][6],鄭國的卿。
公孫段 | |||||
---|---|---|---|---|---|
鄭卿 | |||||
君主 | |||||
子嗣 | 豐施、豐卷、楚靈王夫人 | ||||
| |||||
政權 | 春秋時期 | ||||
父親 | 子豐 |
賦詩享禮
編輯前546年,鄭簡公在垂隴設享禮招待晉國中軍將趙武,子展、伯有、子西、子產、子太叔、印段、公孫段跟從鄭簡公參與享禮。趙武說:「七位跟從着國君,這是賜給我光榮。請求諸位都賦詩以完成國君的恩賜,我也可以從這裡看到七位的志向。」[7]公孫段賦了《桑扈》[註 1]。趙武說:「『不驕不傲』,福祿還會跑到哪兒去?如果保守住這些話,即使想要不接受福祿,能行嗎?」[8]享禮結束,趙武對叔向說:「伯有將要被殺了!其餘的人都是可以傳下幾世的大夫。」[9]
諸侯之會
編輯前544年六月,孟孝伯和晉國的荀盈,齊國的高止,宋國的華定,衛國的世叔儀,鄭國的子太叔、公孫段,曹國人,莒國人,滕國人,薛國人,小邾國人為杞國築城牆。[10][11]
受邑為卿
編輯前543年,子產擔任鄭國為政,有事情要公孫段去辦,就送給他城邑。子太叔問:「國家是屬於大家的,為什麼單獨給他送東西?」子產答道:「要沒有欲望確實是很難。滿足了他的欲望,讓他去辦事情而取得成功。這不是我的成功,難道是別人的成功嗎?對城邑有什麼愛惜的,它又跑的到哪裡去?」子太叔又問:「四方鄰國將怎麼看待我們?」子產說:「這樣做不是為了互相違背,而是為了互相順從,四方的鄰國對我們有什麼可責備的?《鄭書》有這樣的話:『安定國家,一定要優先照顧大家族。』姑且先照顧大家族,再看它歸向何處。」不久,公孫段因為恐懼而把封邑歸還,最終子產還是把城邑給了他。伯有死了以後,鄭簡公讓太史去冊命公孫段做卿,公孫段辭謝。太史退出,公孫段又請求太史重新發布命令,命令下來了再次辭謝,像這樣一連三次,才接受策書入朝拜謝。子產因此討厭公孫段的為人,但擔心他作亂,就讓他居於比自己低一級的地位。[12]
嫁女
編輯薰隧之盟
編輯前541年六月初九,由於公孫楚作亂的緣故,鄭簡公和大夫們在公孫段家裡結盟。子皮、子產、公孫段、印段、子太叔、駟帶在閨門外邊私下結盟,盟地就在薰隧。子晳硬要參加結盟,讓太史寫下他的名字,而且稱為「七子」。子產並不加討伐。[14]
有禮受州
編輯前539年四月,鄭簡公前往晉國,公孫段作為相禮,十分恭敬謙卑,沒有違背任何禮儀。晉平公稱讚公孫段,把策書授予他,說:「子豐在晉國有過功勞,我聽說了以後不會忘記。賜給你州縣的土田,以報答你們過去的功勳。」公孫段再拜叩頭,接受了策書而去,君子評價說:「禮儀,大約是人所急迫需要的吧!公孫段如此驕傲,一旦在晉國表現有禮,尚且承受了它的福祿,何況始終都有禮儀呢?《詩經》說,『人沒有禮儀,為什麼不快點死』,說的就是這個吧!」[15] 豐氏原來去晉國的時候住在韓氏家裡,公孫段得到州縣,是韓起為了自己再次取得州縣,在晉平公面前為公孫段請求的。[16]
死鬼事
編輯前536年二月,有人夢見伯有披甲而行,說:「三月初二,我將要殺死駟帶。明年正月二十七日,我又將要殺死公孫段。」到三月初二那一天,駟帶死了,國人十分害怕。前535年正月二十七日,公孫段死了,國人就越來越恐懼了。下一月,子產立了公子嘉的兒子公孫洩和伯有的兒子良止做大夫,來安撫伯有的鬼魂,事情才停了下來。[17]
注釋
編輯- ^ 《春秋經傳集解·襄公二十七年》:《桑扈》,《詩·小雅》。義取君子有禮文,故能受天之祜。
參考資料
編輯- ^ 《春秋經傳集解·昭公元年》:豐氏,公孫段。
- ^ 《春秋經傳集解·襄公二十九年》:公孫段,伯石也。
- ^ 《春秋左傳正義·襄公三十一年》:鄭有公孫段字子石,又雲伯石
- ^ 《春秋釋例·卷四·世族譜》:子石,伯石,公孫段,景伯。
- ^ 《春秋左傳正義·昭公元年》:此公孫段是穆公之孫,子豐之子。
- ^ 《春秋經傳集解·昭公三年》:子豐,段之父。
- ^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鄭伯享趙孟於垂隴,子展、伯有、子西、子產、子大叔、二子石從。趙孟曰:「七子從君,以寵武也。請皆賦以卒君貺,武亦以觀七子之志。」
- ^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公孫段賦《桑扈》,趙孟曰:「『匪交匪敖』,福將焉往?若保是言也,欲辭福祿,得乎?」
- ^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將為戮矣!詩以言志,志誣其上,而公怨之,以為賓榮,其能久乎?幸而後亡。」叔向曰:「然。已侈!所謂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謂矣。」文子曰:「其餘皆數世之主也。子展其後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樂而不荒。樂以安民,不淫以使之,後亡,不亦可乎?」
- ^ 《春秋·襄公二十九年》:仲孫羯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六月,知悼子合諸侯之大夫以城杞,孟孝伯會之。鄭子大叔與伯石往。
- ^ 《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為政,有事伯石,賂與之邑。子大叔曰:「國,皆其國也。奚獨賂焉?」子產曰:「無欲實難。皆得其欲,以從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何愛於邑?邑將焉往?」子大叔曰:「若四國何?」子產曰:「非相違也,而相從也,四國何尤焉?《鄭書》有之曰:『安定國家,必大焉先。』姑先安大,以待其所歸。」既,伯石懼而歸邑,卒與之。伯有既死,使大史命伯石為卿,辭。大史退,則請命焉。復命之,又辭。如是三,乃受策入拜。子產是以惡其為人也,使次己位。
- ^ 《左傳·昭公元年》:元年,春,楚公子圍聘於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
- ^ 《左傳·昭公元年》:鄭為游楚亂故,六月丁巳,鄭伯及其大夫盟於公孫段氏,罕虎、公孫僑、公孫段、印段、游吉、駟帶私盟於閨門之外,實薰隧。公孫黑強與於盟,使大史書其名,且曰七子。子產弗討。
- ^ 《左傳·昭公三年》:夏,四月,鄭伯如晉,公孫段相,甚敬而卑,禮無違者。晉侯嘉焉,授之以策曰:「子豐有勞於晉國,余聞而弗忘。賜女州田,以胙乃舊勛。」伯石再拜稽首,受策以出。君子曰:「禮,其人之急也乎!伯石之汏也,一為禮於晉,猶荷其祿,況以禮終始乎?《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其是之謂乎!」
- ^ 《左傳·昭公三年》:豐氏故主韓氏,伯石之獲州也,韓宣子為之請之,為其復取之之故。
- ^ 《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鑄刑書之歲二月,或夢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余將殺帶也。明年壬寅,余又將殺段也。」及壬子,駟帶卒,國人益懼。齊、燕平之月壬寅,公孫段卒。國人愈懼。其明月,子產立公孫洩及良止以撫之,乃止。子大叔問其故,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吾為之歸也。」大叔曰:「公孫洩何為?」子產曰:「說也。為身無義而圖說,従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不媚,不信。不信,民不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