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主婦
《十全主婦》(英語: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是一部2005年的美國傳記電影,由珍·安德森擔任編劇和導演。它改編自泰瑞·萊恩的書並由茱莉安·摩爾、伍迪·哈里遜,和蘿拉·鄧恩主演。這部電影於2005年10月14日有限上映。
十全主婦 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珍·安德森 |
監製 | 傑克·雷克 史蒂夫・史塔基 勞勃·辛密克斯 |
編劇 | 珍·愛德森[*] |
劇本 | 珍·安德森 |
原著 | 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How My Mother Raised 10 Kids on 25 Words or Less 泰瑞·萊恩作品 |
主演 | 茱莉安·摩爾 伍迪·哈里遜 蘿拉·鄧恩 |
配樂 | 約翰·佛利塞爾 |
攝影 | 喬納森·弗里曼 |
剪輯 | 羅伯特·達爾瓦 |
製片商 | 革命工作室 影象搬運工製作室 |
片長 | 99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Go Fish Pictures[1] (透過夢工廠) |
預算 | $1,200萬[2] |
票房 | $689,028[2] |
劇情
編輯《十全主婦》改編自家庭主婦伊芙琳·萊恩的真實故事。她通過贏得廣告詞寫作比賽的獎品,來支持丈夫凱利和他們的十個孩子的生活。凱利夢想成為一名歌手,卻在車禍中失去了歌聲,淪落到工廠上班,之後他常因為酗酒開銷而無法支撐起一個家庭,家人還要受到他的暴力與辱罵(家庭暴力)。
伊芙琳贏得大冰箱、冰桶、洗衣機、烘乾機套裝、紐約市之旅、雪橇、靴子、小馬、棕櫚樹、窗戶、跑車、在當地的雜貨店瘋狂購物的機會、碎冰機、相機、舞鞋、船用馬達、彈簧彈跳桿、一箱狗糧,和終生供應的鳥飼料。凱利覺得他作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受到威脅,批評伊芙琳,並破壞了她贏得的獎品,但他們的孩子仍是站在她那一邊的。一次凱利對伊芙琳很生氣,更不小心在她提著12瓶裝滿玻璃的牛奶時撞倒了她,導致她的韌帶幾乎斷裂。每次事件發生後,伊芙林都能讓他沉靜下來,讓凱利至少暫時對她好一點。
由於伊芙琳每天主要將時間用在家務上,加上當地沒有其他同樣活躍的知識份子,她的生活近乎與世隔絕。儘管如此,她收到其他同樣參加寫作比賽的中西部家庭主婦的邀請,並與她們成為朋友。最終,伊芙琳發現凱利暗中以他們的房子為抵押,申請了第二筆貸款,而且從未還款,這讓這個家庭幾乎喪失房子的擁有權。孩子們祈禱他們的母親能在胡椒博士的比賽中奇蹟般的獲勝,結果並沒有讓他們失望,她贏了,然後用獎金來支付房子的抵押貸款。
多年後凱利去世後,伊芙琳發現凱利將養老金支票存入了一個專門為她準備的銀行賬戶。現實中萊恩的十個孩子也現身,演出成年後的孩子。
演員
編輯評價
編輯這部電影獲得的評價褒貶不一,在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上有83條評論,當中59%是好評,平均得分為6.06/10。該網站指出:「茱莉安·摩爾的演技很值得注意,儘管如此,『十全主婦』仍然是一部模糊不清的試探性電影,未能成功傳達其苦樂參半故事的真正力量[3]。」Metacritic基於28位評論家的評論提出58/100的分數(引用「混合或平均評論」)[4]。《芝加哥太陽時報》的Roger Ebert評出總共4顆星的31⁄2顆星,評論這部電影「避免了明顯的情緒和可預料的情感,並展現了這個女人年復一年地仍維持在一起,參加對她家人意味著生死的愚蠢競賽[5]。」
家庭媒體
編輯這部電影於2006年3月14日以DVD形式發行,由夢工廠代替他們的子公司Go Fish Pictures發行,後者擁有這部電影的上映版權。
參考文獻
編輯- ^ 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Variety Insight. [29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 ^ 2.0 2.1 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Box Office Mojo. [February 7,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3).
- ^ 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2005). Rotten Tomatoes. [May 25,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3).
- ^ 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Metacritic. [February 7,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3).
- ^ The Prize Winner of Defiance, Oh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ovie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September 30, 2005. Retrieved 2008-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