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期(?—1680年),一作應麒[參1],字維周[參2],平西王吳三桂,在清軍中歷任都統等職。吳三桂舉兵反清後,被先後授予金吾後將軍大將軍吳世璠繼位後晉封楚王。吳應期在戰事中長期把守吳軍重鎮岳州。吳三桂死後,吳應期曾提出北進之策[參3],但吳軍節節敗退,為時已晚。吳應期退入雲南後試圖發動政變取代世璠,被識破後遭縊殺而死。

吳應期
出生生年不詳
明朝
逝世1680年
吳周
職業吳周將領、宗室、楚王

生平

編輯

吳應期是吳三桂的侄子,三桂待其如子[參4]。吳應期素有驍勇之名,在戰場上敢沖敢拼,後任平西藩下左都統。康熙初年,平定烏撒土司作亂,吳應期曾連擒郎岱、土酋隴安藩、水西土目阿豆、女酋隴氏及部屬萬餘人[參5]。在此期間吳應期與當時駐紮雲南的曲靖右營總兵王輔臣在酒後發生不愉快,此舉對王輔臣與吳三桂的感情產生了影響,王輔臣不久即請調陝西平涼[參6]

1673年冬,吳三桂起兵反清,授予吳應期金吾後將軍[參7]。吳應期曾與夏國相、胡國柱等共同謀劃撤藩遷移至中原腹心之地造反,可直指北京,但最終此計劃沒有實施[參8]。1674年三月初,吳應期與張國柱水陸兩軍並進,謀奪岳州。守將李國棟被策反,吳軍順利入城[參9]。岳州為湖南軍事重鎮,吳三桂頗為重視這個戰略要地,遂命吳應期率七萬將士守城以防荊州清軍南下。吳三桂還囑咐應期以堅守為方針,不要着急出戰[參10]。七月,貝勒察尼、將軍尼雅翰率領大軍攻打岳州,吳應期與廖進忠、馬寶、張國柱、柯鐸、高起隆等分兵迎戰。清軍雖殺傷萬餘吳軍,毀船十餘艘,但無法接近岳州城,遂退兵[參11]。1678年三月,吳三桂稱帝,吳應期進位大將軍[參12]方光琛曾囑咐吳三桂,吳應期妄自尊大,不可重用,三桂表面點頭但沒有聽從[參13]。進入相持階段,吳三桂打算固守湖南,因此在岳州積蓄三年的儲備糧。吳應期倒賣軍需牟利以飽私囊,軍餉也存在隨意剋扣的情況。一名王姓總兵對此進行勸阻,應期大怒,欲殺之,王總兵因此與屬下三百人密投清軍[參13]。吳應期自恃權重,對屬下態度傲慢,水師將領林興珠等因此投奔清廷[參14]。清軍圍困長沙,岳州糧道被斷。清軍主帥岳樂針對岳州吳軍內部的不穩定屢施反間計,吳應期對此採取寧可錯殺不放過一人的態度,岳州城內人人惶恐不安。民眾不滿,編出民謠,「吳應期,吳應期,殺了你獻康熙。」[參14]岳州失去補給,軍需又被應期倒賣,糧食很快用盡,士兵逃走很多,許多將士投靠清廷[參14]。八月,吳三桂病死,吳世璠即位,吳應期晉封楚王[參15]

1679年,岳州吳軍已無法支撐,吳應期帶領數萬殘部奔長沙,未敢多做停留即撤往辰龍關,與胡國柱成犄角之勢,試圖力守此地,但士氣低落,大部分士兵連盔甲都沒有[參16]。不久,喇布率大軍克武岡,吳將吳國貴陣亡,危及辰州吳軍後路,吳應期遂棄關退守貴陽。不久清兵追至,與吳世璠等退入雲南。吳應期沒有直接返回昆明,而是計劃先聚攏部眾,突襲昆明廢世璠而自立為帝。然而,此事被吳世璠岳父郭壯圖偵知。郭壯圖以勞軍為名,遣部將誘騙吳應期至交水,當場用繩索將其勒死。吳應期二子,世琚、世珵隨後也在昆明被縊殺[參17],另有一子世琮,在三藩之亂期間經略廣西地區[參18],於1679年戰死。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參:

  1. ^ 李治亭 2005,第177頁
  2. ^ 劉獻廷 1997,第1頁
  3. ^ 李治亭 2005,第355頁
  4. ^ 李治亭 2005,第198頁
  5. ^ 李治亭 2005,第203頁
  6. ^ 劉獻廷 1997,第184-185頁
  7. ^ 李治亭 2005,第233頁
  8. ^ 李治亭 2005,第225頁
  9. ^ 勒德洪等撰 1686,第4卷,第6頁
  10. ^ 中華書局編 1986,第48卷,第9頁
  11. ^ 李治亭 2005,第286頁
  12. ^ 李治亭 2005,第314頁
  13. ^ 13.0 13.1 李治亭 2005,第319頁
  14. ^ 14.0 14.1 14.2 李治亭 2005,第320頁
  15. ^ 李治亭 2005,第329頁
  16. ^ 趙爾巽等 1988,第12848-12849頁
  17. ^ 李治亭 2005,第337頁
  18. ^ 佚名 & 不詳,第1頁

來源

編輯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