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光
圓光又稱光冕、靈光,被用於許多宗教的肖像畫和塑像中,以表示神聖的人物,某些時期還被用於統治者或英雄的形象。出現在古希臘,古羅馬,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以及其他宗教中。在頭部或整個身體周圍(後者為扁圓杏仁狀的神聖光輪),可能會再以光芒射線或焰形邊紋圍繞修飾神聖人物的光輪,光輪可能被繪製為任何顏色或顏色組合,但在代表光芒時通常被描繪成金色、黃色或白色,而在代表火焰時通常則被繪成紅色。
亞洲藝術
編輯在印度,這種光環造型出現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戴馬巴德戴馬巴德的馬爾瓦時代,陶器花瓶碎片上的神像,他們的頭上都有光環。[1]至少從公元1世紀開始,光背在印度藝術中廣泛出現,尤其是在佛教肖像畫中。如大英博物館中公元60年的貴霜畢馬蘭舍利函,貴霜帝國的統治者可能是最早在他們的硬幣上給自己戴上光環的人,而藝術上的光環可能起源於中亞,並傳播到東西方。
從最早的時期開始,在中國和日本佛教藝術中就使用了光環來描繪阿彌陀和其他佛的肖像。藏傳佛教廣泛用於密勒日巴、蓮花生等神像的雕像和唐卡畫中。不同顏色的光環具有特定的含義:橙色代表僧侶,綠色代表佛陀和其他更高的生物,通常人物的頭部和身體都有一個光環,這兩個光環通常在頭部或頸部的某個地方相交。金的細線通常從光環的邊緣向外或向內放射,有時整個光環都是由這些線組成的。
佛像的光背
編輯光背又作後光,光背為繪畫或雕刻於佛像背後之光相,表示佛身為光焰圍繞,故『光背』一詞,多用於畫像或雕像上,分為頭光和舉身光。
- 頭光,又稱頂上圓光或頂光,本指發自眉間之白毫光,故又稱眉間光。東方繪畫之象徵畫法,每於側面圖中畫一圓形光圈。基督教之寫實雕刻佛像,則以一圓形薄板,置於頭部後面。在印度,為表現佛像線條之美,則立一圓形細輪之頭光,而於圓輪周圍,附有定形上升之寶珠光、火焰,及以纖細之線條表現之放射光(稱為線光、筋光)與傘後光(如傘形之線光)。佛教中之守護神則大都以輪寶與火焰為光背。[2]
- 舉身光,又作身光。即佛像全身之光相。其種類繁多,或為頭光與身光上下重疊之大小兩重光,或為舟形、蓮瓣形等光。此外,火焰樣式分為水紋、唐草、千體佛等,火焰上常有天人、迦陵頻伽、梵字等莊嚴形式。不動明王之火焰光系屬於迦樓羅(金翅鳥)狀,其上並畫有儀軌。[2]
佛教造像頭部後面的圓形裝飾圖樣,象徵着佛或菩薩的智慧、法力與威嚴。這種圖樣最早起源於地中海地區宗教圖像中神明的靈光,隨着佛教傳播傳入中原,成為了中國佛教藝術的特有表現手法。圓光代表着創作者對於光明的理解:北魏時期圓光樣式比較樸實,會在堆疊的圓形左右增添火焰的圖案;隋唐以來,圓光日趨華麗,乃至成為了壁畫的主要裝飾——莫高窟中的圓光在圓圈中作環形裝飾,有些由整鋪的團花組成,團花細緻緊密而又十分優美;有些則花團錦簇,光鮮亮麗,體現了盛世的景象。[3]
古希臘世界
編輯蘇美爾宗教文學經常提到麥拉穆(melammu),「是神靈、英雄、有時還包括國王、聖潔的廟宇、神靈的符號標誌所散發出的奪目光輝。[4]荷馬的《伊利亞特》描述了戰鬥中英雄頭部周圍的光。[5]古埃及和敘利亞的國王常用一頂帶着放射線的王冠來表示自己半神的地位,這種表現形式同時向東西方傳播。
代表神聖或氣場的頭部光圈造型,最早出現在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中,可能與祆教的赫瓦雷納有關,或與密特拉教相關。[6]現存的羅馬鑲嵌畫中仍然有光環出現。在突尼斯巴爾杜保存的2世紀地板鑲嵌畫中[7],馬頭魚尾怪拉着戰車中的波塞冬頭覆光環,而隨侍的特里同和海仙女沒有光環。
在公元2世紀晚期,蒂斯德魯斯傑姆的地板鑲嵌畫中,阿波羅戴着具有放射線的光環。另外在阿德茹美特蘇塞的博物館中也有戴光環的阿波羅。[8]後來的羅馬皇帝像也戴有光環[9],改信基督後依然保持。
-
查士丁尼一世鑲嵌畫
-
伊凡·亞歷山大家庭(1355–1356)
-
復活的基督向十一門徒顯現
-
漢斯·勒哈德·斯查菲林的《最後的晚餐》中只有基督帶光環
-
西蒙·烏沙科夫的《最後的晚餐》中只有猶大沒有光環
-
提齊安諾·維伽略的《救世主》
-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真實生活的原創故事》卷首,用氈帽表現光環。
-
《基督墓前三聖女》只有天使戴光環。
參考資料
編輯- ^ Sali, S. A. "Daimabad : 1976-79". INDIAN CULTURE. p. 499. Retrieved 12 August 2020.
- ^ 2.0 2.1 《觀無量壽經》、《陀羅尼集經卷十二》、《廣弘明集卷十七》、《佛像圖匯卷五》
- ^ 楊東苗. 序言. 敦煌图案:敦煌历代精品边饰、圆光合集.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715-376-4. OCLC 666257161.
- ^ J. Black and A. Green, Gods, Demons and Symbols of Ancient Mesopotmia (Austin, 1992) p. 130.
- ^ Iliad v.4ff, xviii.203ff
- ^ Ramsden, E. H. The Halo: A Further Enquiry into Its Origin.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1941, 78 (457): 123–131. JSTOR 868232.
- ^ Illustrat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Illustration.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8).
- ^ Initially only dead and therefore deified Emperors were haloed, later the living Catholic Encycloped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