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莉·戴維森
英国女权活动家(1872-1913)
埃米莉·懷爾丁·戴維森(英語:Emily Wilding Davison,1872年10月11日—1913年6月8日),英國教師,爭取女性投票權的代表人物。
埃米莉·戴維森 | |
---|---|
出生 | Emily Wilding Davison 1872年10月11日 英國倫敦布萊克希斯 |
逝世 | 1913年6月8日 英國薩里郡埃普索姆 | (40歲)
死因 | 頭骨碎裂、內傷 |
國籍 | 英格蘭 |
教育程度 | 肯辛頓高中、倫敦大學 |
母校 | 皇家哈洛威學院、倫敦大學 |
曾九度入獄,獄中絕食而被強制餵食49次[1],1906年加入婦女社會政治聯盟,以抗爭形式爭取女性投票權的代表人物。
1913年6月4日在賽馬場準備宣揚女性投票權理想而被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馬踏重傷,四日後身亡,死後聲名大噪,普遍認定是女性平等政治權利的奠基人之一。入選英國ITN電視台「20世紀20個標誌時刻」[2]、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著《改寫歷史的100天》[3]。
初時傳媒認定她在公共場所自殺爭取女性投票權,現代歷史學家共識是她只不過是想引起公眾關注,並沒有打算自殺,最終卻不幸身亡[4][5] 。
引用文獻
編輯- ^ Jonathan Brown. Suffragette Emily Davison: The woman who would not be silenced - Home News - UK. London: The Independent. 2013-05-24 [201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0).
- ^ 英語原稱「20 Defining Moments in the 20th Century」。英選20世紀「劃時代」見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星島日報》,2003年9月4日。
- ^ 《改寫歷史的100天》,亞馬遜書店。
- ^ Atkinson, Diane. Deeds not Words. New Statesman. [201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0).
- ^ Gullickson, Gay L. Martyrdom, Self-Sacrifice, and Self-Denial. Social Research (The New School). Summer 2008, 75 (2): pp. 461–484 [2013-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