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廣義上是對城市地區的經濟研究;因此,它涉及使用經濟學工具來分析城市問題,例如犯罪、教育、公共交通、住房和地方財政。更具體而言,它是研究城市空間結構以及家庭和企業區位的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分支(Quigley 2008)。
許多城市經濟分析依賴於特定的城市空間結構模型,即1960年代由威廉·阿隆索、理查德·穆斯和埃德溫·米爾斯率先提出的單中心城市模型。大多數其他形式的新古典經濟學沒有考慮個人和組織之間的空間關係,而城市經濟學則側重研究這些空間關係,以了解城市形成、運作和發展的經濟動因。
自1964年提出以來,阿隆索的單中心城市模型,即圓盤狀的中間為中央商務區(CBD)、周邊為住宅區的模型,一直是城市經濟分析的起點。但由於技術進步,特別是更高效、廉價的交通方式(使通勤者可以住在離CBD的工作地點更遠的地方)和通信技術(使後台運營可以遷出CBD)出現,城市的單中心特徵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
此外,近來也有研究試圖解釋約耳·加羅提出的邊緣城市中描述的多中心性。目前已經有多種關於多中心擴張的解釋,並總結成為模型,這些模型考慮了諸如平均土地租金降低帶來的效用收益和聚集經濟帶來的邊際效益遞增(或恆定)等因素(Strange 2008)。
簡介
編輯城市經濟學植根於范杜能、威廉·阿隆索、瓦爾特·克里斯塔勒和奧古斯特·勒施的區位論,這些理論開拓了對空間經濟的分析(Capello & Nijkamp 2004,第3–4頁)。經濟學是對稀缺資源分配的研究,由於所有經濟現象都發生在一個地理空間內,因此城市經濟學側重於與城市地區相關的不同的空間之間的資源分配(Arnott & McMillen 2006,第7頁)。經濟學的其他分支忽略了決策的空間層面,但城市經濟學不僅關注企業的選址決策,還關注城市本身的選址決策,因為城市本身代表經濟活動的中心(O'Sullivan 2003,第1頁)。
許多空間經濟的話題可以在城市或區域經濟的框架內進行分析,這是因為有的經濟現象主要影響局部城市地區,而另一些則可能影響更廣大的區域。阿瑟·奧沙利文認為,城市經濟學可分為六個相關主題:城市發展中的市場力量、城市內部的土地使用、城市交通、城市問題和公共政策、住房和公共政策,以及地方政府支出和稅收(O'Sullivan 2003,第13–14頁)。
城市發展中的市場力量
編輯城市發展中的市場力量與企業和家庭的區位決策如何導致城市發展有關。市場的性質和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其區位,因此市場表現部分取決於地理條件(McCann 2001,第1頁)。一家位於地理上孤立的地區的公司,其市場表現將不同於位於集中地區的公司。企業和家庭的選址決定創造了規模和經濟結構不同的城市。當產業聚集時,比如在加利福尼亞的硅谷,它們會創造出擁有主導企業和獨特經濟的城市地區。
通過研究公司和家庭的選址決策,城市經濟學家能夠理解為何城市在某地發展起來,為何一些城市大而另一些小,是什麼導致經濟增長和衰退,以及地方政府如何影響城市增長(O'Sullivan 2003,第14頁)。因為城市經濟學關注的是有關一座城市的經濟的特性和運作的問題,該領域的模型和技術主要用於分析僅限於單個城市範圍內的現象(McCann 2001,第2頁)。
土地使用
編輯城市經濟學家着眼於大都市區內的土地利用,試圖分析城市內活動的空間組織。為了解釋觀察到的土地利用模式,城市經濟學家研究企業和家庭在城市內的區位選擇。城市經濟學通過考慮城市內活動的空間組織,來解決這些問題:什麼決定了土地價格,以及為什麼地價會隨着空間而變化,導致就業從城市中心向外擴散的經濟力量,識別土地使用控制,例如土地使用分區,並解釋這些控制如何影響城市經濟(O'Sullivan 2003,第14頁)。
經濟政策
編輯經濟政策通常在城市層面實施,因此經濟政策通常與城市政策掛鉤(McCann 2001,第3頁)。城市問題和公共政策與城市經濟學息息相關,因為該主題將城市問題(例如貧困或犯罪)與經濟學聯繫起來,通過經濟學的指導來回答問題。例如,窮人和窮人聚居在一起的趨勢是否會使他們更加貧窮?(O'Sullivan 2003,第15頁)
交通與經濟
編輯城市交通是城市經濟學的一個主題,它會影響土地使用模式,這是因為交通會影響不同地點的相對可達性。將城市交通與城市經濟學聯繫起來的問題包括大多數交通部門的赤字,以及關於輕軌等規劃交通發展的效率問題(O'Sullivan 2003,第14頁)。諸如此類的重大工程往往是超支和效益可疑的代名詞。[1]
住房和公共政策
編輯住房和公共政策也與城市經濟學有關,因為住房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房屋是不動的,因此家庭選擇住所時,也是在選擇區位。城市經濟學家結合住房政策的市場效應,分析家庭的區位選擇(O'Sullivan 2003,第15頁)。不過,進行這種分析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資金、不確定性、空間等。
政府支出和稅收
編輯地方政府支出和稅收的最後一個主題與城市經濟學有關,它分析大都市地區分散的地方政府的效率(O'Sullivan 2003,第15頁)。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Bent Flyvbjerg, 2013, "Mega Delusional: The Curse of the Megaproject", New Scientist, December 2, pp. 28-29
- Arnott, Richard; McMillen, Daniel P. (編). A Companion to Urban Economic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 ISBN 1-4051-0629-8.
- Capello, Roberta; Nijkamp, Peter (編). Urban Dynamics and Growth: Advances in Urban Economics. Elsvier Inc. 2004.
- McCann, Philip.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19-877645-1.
- O'Sullivan, Arthur. Urban economics. Boston, Mass: McGraw-Hill/Irwin. 2003. ISBN 0-07-248784-4.
- Quigley, John M.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28080231/http://www.dictionaryofeconomics.com/article?id=pde2008_U000035&edition=current&q=Urban%20economics&topicid=&result_number=1
|archive-url=
缺少標題 (幫助).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2008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 Strange, William C.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2008 [202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8).
延伸閱讀
編輯- Garreau, Joel. 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 1992. Anchor. ISBN 978-0-385-42434-9ISBN 978-0-385-42434-9.
- Kahn, Matthew. Green Cities: Urban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2006. Brookings ISBN 978-0-8157-4816-8.
- Obeng-Odoom, Franklin. Reconstructing Urban Economics: Toward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16. Zed. ISBN 978-1-7836-0659-7ISBN 978-1-7836-0659-7
- Stilwell, Frank. Understanding Cities & Regions: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 1993 ISBN 978-0-9491-3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