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年的外交革命(英語:diplomatic revolution of 1756)特指18世紀50年代歐洲各大國間外交結盟政策大調整的歷史事件:隨着普魯士的崛起,原本法國和奧地利敵對的局面被打破,奧地利轉而聯合法國和俄國對抗普魯士,於此同時普魯士則與法國的宿敵英國在1756年達成同盟,為即將爆發的七年戰爭埋下引線。[1]

外交革命導致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背景

編輯

1740至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以普魯士奪取原屬哈布斯堡王室統治下的奧地利西里西亞地區,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婭丈夫洛林的弗朗茨·約瑟夫公爵即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結果告終。哈布斯堡——洛林家族雖保住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但丟失了實利——歐洲紡織業中心、富裕的西里西亞。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發誓將從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手中奪回此地。為此,在大臣考尼茨-里特貝格親王的協助下整軍經武,改革軍隊。建立瑪麗亞·特蕾西亞軍事學院,啟用名將道恩等人,並儲備作戰經費。

同時,向西擴張的俄羅斯與普魯士發生衝突,欲奪取波羅的海出口的俄羅斯打算吞併東普魯士。而追隨俄羅斯的瑞典亦打算收復波美拉尼亞領土和其位於歐洲大陸的重要據點斯德丁港。

另外,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法國與普魯士曾締結同盟。但腓特烈在奪取西里西亞後對與法國配合作戰並不熱心,甚至坐觀成敗,致使法軍在布拉格戰敗。同時,因法國奉行路易十四時代定下的萊茵河「天然邊界」擴張政策,與欲統一德意志而向萊茵河方向發展的普魯士發生利益衝突。

而英法之間的矛盾,因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而更加激化。英國在戰爭中未能取得重大利益(殖民地、商貿霸權),同時喬治王朝共主邦聯的大陸部分——漢諾威受到法國優勢陸軍的一再威脅。而奧地利軍隊的表現令英國感到無法保證漢諾威的安全,故欲與普魯士接近,藉助其強大的陸軍保衛漢諾威。而法國欲借攻打漢諾威將英國拖入陸戰,抵消其海軍的作戰優勢,保護法國在北美及印度的殖民地和商業利益。

行動

編輯

首先進行外交行動的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婭接受傑出的外交官考尼茨-利特貝格的提議,破棄與英國的同盟,轉而與法國結盟。考尼茨到巴黎,任奧地利駐法大使,努力說服法王路易十五,但遭到冷遇。數百年來,尤其是三十年戰爭以來法奧一直為死敵,在法國人心中已成定式。考尼茨於是尋求路易的情婦蓬帕杜夫人幫助。在其勸說和自身權衡下,路易下定決心廢止與普魯士的同盟關係,與奧地利結盟。

接着,考尼茨回任奧地利首相,並出使聖彼得堡,勸說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與奧地利結盟。同時,法國外交官與間諜、著名的「雙面騎士」夏爾·德·博蒙也在聖彼得堡活動,以勸說俄國與法、奧結盟。其時俄國已與英國談判,並締結《俄英條約》。法、奧以阻止普魯士坐大為理由、以戰勝後俄國將分得東普魯士為承諾勸說俄國放棄與英國、普魯士結盟。1756年5月1日,三國簽訂《凡爾賽條約》,締結攻守同盟,規定任何一國受到攻擊,各盟國有義務保護。後歐洲一部分國家如西班牙、瑞典、薩伏伊以及德意志一些邦國如巴伐利亞、薩克森相繼加入。

另一方面,1756年1月16日,普魯士與英國於倫敦締結《白廳條約》,同樣為攻守同盟。後葡萄牙以及一些德意志邦國如黑森-卡塞爾加入。

結果

編輯

外交革命最終使歐洲兩大軍事同盟形成,而其中英法於海外有殖民地利益之爭(北美、印度、非洲),使軍事衝突擴展至全球。1756年5月17日,英對法宣戰;同年8月29日,普魯士不宣而戰,入侵薩克森。七年戰爭最終爆發。英國前首相、歷史學家溫斯頓·丘吉爾認為七年戰爭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七年战争和 “交外革命”.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1993, 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