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裂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12月6日) |
季裂(Season cracking)是應力腐蝕破裂表現在黃銅彈殼上的一種形式,最早由駐印英軍所記載。在西南季風吹拂下,印度為濕熱的雨季,英軍在這段時間會減少軍事活動,並將彈藥儲藏在馬廄,直待冬天乾季的來臨。他們很快就發現,黃銅製的子彈逐漸出現裂痕,彈殼的部份又格外嚴重。1921年摩爾(Moore, H.)、貝琴薩(Beckinsale, S)、馬林森(Mallinson, C.E.)三人才發文解釋此現象。該現象肇因於馬尿中的氨與黃銅經深抽加工後殘餘應力未消除,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1]
季裂裂痕的特徵是黃銅受氨影響的部件會出現較深的脆性裂痕。若裂痕成長至臨界尺寸,則該部件會嘎然斷裂,有時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然而,假如氨的濃度非常高,則腐蝕情況也會非常嚴重,也可能出現整個物體表面都被腐蝕的情況。要解決季裂問題可以從黃銅的熱處理下手,對抽製後的彈殼進行應力消除退火。另一種做法是減少腐蝕源,如不要將彈藥跟馬排泄物一起儲放,或者是減少彈藥附近會因腐爛而產生氨氣的有機物。[2]
氨腐蝕
編輯氨和銅間的腐蝕反應會產生溶於水的銅氨離子[Cu(NH3)4]2+,該錯離子會沖刷銅製品助長裂縫成長。故含銅物皆在含氨環境下皆難免季裂。
材料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參考書目
編輯- 莊東漢編著《材料破損分析》初版,臺北市,五南出版,2007年,ISBN 978-957-11-4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