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拉·默克爾任內德中關係
默克爾—德中關係是指在前任德國聯邦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任內(2005年11月22日-2021年12月8日)的德國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以及默克爾政府對於中國的外交政策。
對華態度
編輯默克爾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堅持一個中國(One China)政策,但在西藏問題上,就人權問題上保持強硬的立場。默克爾積極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外交,並在基督教聯盟黨提出的「新亞洲戰略」中聲稱,中國給大西洋兩岸的民主體制帶來挑戰。[1]
2007年9月23日,默克爾在總理官邸會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表示支持西藏文化自治,是現任總理正式會見達賴之首次,為其贏得了許多德國國內的選民,但卻使中德關係走入了低谷,這次會面引發中共的強烈反應,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亦對此做出批評。默克爾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回應說「我是德國總理,我有權決定在哪裡和誰見面。不會因為對華貿易關係而在原則問題上妥協讓步」。默克爾於2008年3月藏區流血衝突發生之際即表示未來還會再接待到訪的達賴喇嘛,她其後更表明不會出席北京奧運,成為第一個宣布不出席的大國領導人。這種行為被德國副總理兼外長施泰因邁爾批評為「櫥窗外交」。[2]
她12次到訪中國,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到訪過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合肥、瀋陽、武漢等,她也是任內訪華次數最多的西方國家領導人。在北京抖空竹、在成都逛菜市場、學做宮保雞丁。正是有了對中國的深入了解,默克爾在發展對華關係時始終堅持與中國加強合作,保持對話。在默克爾擔任總理期間,中德關係,特別是中德經貿關係迅速發展。中國不僅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市場也成為德國企業最為看重的海外市場。正是依靠中國市場,德國企業在近年來愈發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發展勢頭。[3]
默克爾訪問中國
編輯2005年開始出任德國聯邦總理的默克爾在上任後的第二年開啟了她作為總理的首次中國行。第一次出訪中國,默克爾選擇了北京和上海兩站。當時中國媒體在報道對默克爾的訪華印象時稱,「展現在中國民眾面前的默克爾是一副謙遜簡樸的形象,鏡頭前的笑容甚至有些羞怯」,但她的「高效和務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次年9月,默克爾在總理府會見了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引得北京勃然大怒,德中關係隨之進入「冰期」。2008年10月,默克爾再度前往北京,出席亞歐會議並與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舉行會晤。她在北京受到了熱情接待。當時跟隨她訪華的還包括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大眾汽車集團、西門子股份公司、蒂森克虜伯公司和戴姆勒公司的高層代表。當時媒體評價稱,默克爾的這一次訪問「為德國企業界打開了通往中國的大門」。
第一次訪華 | 2006年5月2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德國總理默克爾。默克爾這次訪問表明她在國際政治領域繼續延續對華友好政策並堅持其前任科爾和施羅德的大國均衡外交政策。默克爾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時表示,德國新政府將保持對華政策的連續性,推動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深入發展。德中兩國有着廣泛的共同利益,可以在很多領域開展合作。中德雙方22日簽署了19份雙邊合作文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簽字儀式。 |
---|---|
第二次訪華 | 2007年8月,默克爾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2007至2010年德國在華系列文化活動「德中同行」開幕式。2007年恰逢中德建交三十五周年。德國方面在中國舉行為期三年的「德中同行"系列活動,這是德國在國外舉辦的範圍最廣、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國家展示活動。默克爾為此專門到南京,出席這個活動的開幕式。2007年8月29日,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結束了在南京的訪問,雖然只是短暫的一天,她的低調、樸素、謙和、平易近人,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喜愛,給接待她的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
第三次訪華 | 2008年10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中德雙方無根本利益衝突。默克爾表示,德中關係發展得很好,雙方都發出了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的強有力信號。在世界經濟遇到困難的情況下,兩國尤其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必須開展國際合作,建立新的國際金融體系。中國在應對世界面臨的挑戰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角色,德方希望德中合作能在所有領域進一步推進,願同中方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和國際事務方面政府磋商。此次訪華也被視為默克爾修復奧運會後中德關係之旅。 |
第四次訪華 | 2010年7月15日至18日默克爾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期間,默克爾得到了中方的高規格接待,不僅受到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及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會見,還在兩天內同溫家寶分別在北京和西安進行了會見。中德雙方還發布了外交禮儀中級別甚高的公報——《中德關於全面推進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公報》,中德雙方還決定,「建立能源和環境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支持在中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合作建設中德生態園區,從氣候保護和能效角度加強建築行業合作。在當前歐盟內部財政危機此起彼伏、經濟不景氣的境況下,默克爾務實地將注意力投向新興市場,中德關係再次回到以經貿為主線的語境之中。 |
第五次訪華 | 2012年2月2日,默克爾總理第五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在抵達中國後即展開首場正式活動——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演講。在這一涉及中德關係、歐債危機等議題的演講中,默克爾表示希望此訪能進一步促進德中戰略夥伴關係發展。 默克爾說,德中關係有三大標誌:文化領域的合作、政府間磋商和經濟關係。兩國建交四十周年,「中國文化年」活動也在德國啟動,這為德國民眾了解中國歷史、文化提供了機遇,有助於雙方間的對話。她表示,儘管兩國間對話、討論會產生各種不同意見,但正是對話使雙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係,這是使兩國關係開花結果的基礎。[4] |
第六次訪華 | 2012年8月30日至31日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對中國進行第六次正式訪問。在歐洲債務危機癥結難解之際,中德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成為外界關注焦點。默克爾此次訪華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來是要加強中德關係,二來是要在歐債危機上與中國充分交換意見。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中歐貿易負增長的局面,中德兩國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都在增加,兩國加強經貿合作意義重大。 |
第七次訪華 | 2014年7月6日至8日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啟訪華之旅,這是她以德國總理身份第7次訪問中國。
7月6日,默克爾訪問成都。她出席了「中國(四川)-德國新型城鎮化合作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參觀成都一所民辦社會工作中心,並前往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考察。7月6日晚間,默克爾將從成都飛往北京。 7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陪同默克爾檢閱三軍儀仗隊。默克爾將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此外,李克強總理將和她一起參觀天壇公園,並和中德兩國的中學生代表見面,以慶祝2013/2014中德語言年圓滿落下帷幕。 |
第八次訪華 | 2015年10月29日至3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邀請,第八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短短兩天時間,她將在中國北京參加系列活動,並與中國領導人會談,還將訪問安徽省,參訪農民家庭和鄉村小學,參加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會議。 |
第九次訪華 | 2016年6月12日下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北京接受南京大學授予其名譽博士學位。這是默克爾在其任內的第九次訪華。6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李克強表示,當前中德關係在高水平上持續向前發展。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制訂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得到穩步落實,兩國各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中方對中德關係與合作的未來充滿信心。李克強指出,深化中德合作需要發揮創新思路,拓展共同利益,攜手打造更多新動能、新亮點。中方願同德方在即將舉行的第四輪政府磋商中深入探討「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第三方市場合作、智能製造、創新創業等領域合作。中方歡迎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國企業擴大對華投資。希望中德加強在二十國集團中的溝通與合作,共同致力於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
第十次訪華 | 2016年9月4日,默克爾再度訪華,出席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算上本次9月的訪華安排,默克爾任內訪華次數將高達10次,是西方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中任內訪華次數最多的領導人。中德高層互訪的頻繁也足以說明中德關係的緊密。 |
第十一次訪華 | 2018年5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晤。習近平歡迎默克爾第11次訪華,讚賞默克爾對中德關係的高度重視。習近平指出,2014年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兩國關係得到長足發展,合作廣度和深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方願同德方共同努力,推動雙邊關係不斷邁上新高度。 |
第十二次訪華 | 2019年9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耿爽發布消息稱,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默克爾將於9月6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9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 |
在默克爾即將卸任之際的2021年10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視頻會晤時,高度評價對中德、中歐關係發展作出的貢獻。在其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裡,默克爾曾12次訪華,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
默爾克對德中關係的評價
編輯在談到中國時,記者問默克爾「似乎你對中國有着一種特殊的關係,因為幾乎每年你都會出訪中國。」默克爾說:「我剛當總理的時候,中國的GDP是2.3萬億美元,仍然略低於德國(2.8萬億美元)。今天,中國的GDP是14.7萬億,而我們的GDP是3.8萬億。儘管我們仍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但我們在世界上的作用越來越小, 因為世界的平衡完全改變了。因此,我們必須以戰略上明智的方式建立我們的關係。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我們曾經很重要。今天,我們必須為保持重要地位而奮鬥。」[5]
雙邊會談
編輯中德政府磋商
編輯2010年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訪華期間,雙方發表《中德關於全面推進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公報》,並同意建立政府磋商機制。同年10月,溫家寶總理在出席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期間應邀赴德與默克爾會晤。默克爾邀請溫家寶於2011年赴德共同主持首輪中德政府磋商。[6][7]
2011年6月27日至28日,由溫家寶與默克爾共同主持的首輪中德政府磋商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中德政府磋商機制正式啟動。在政府磋商中,兩國外交、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部門的二十多位部長在對口會談的基礎上,分別匯報了各自領域合作情況和今後的工作規劃。雙方達成多項重要共識,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協議,發表了首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新聞公報。
2012年8月30日,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在北京舉行。溫家寶與默克爾共同主持。兩國總理聽取了雙方外交、經濟、科技、教育、環保等23個部門負責人進行對口會談的工作匯報,並對下一階段各領域合作進行指導和部署。雙方簽署了一系列涉及航空、汽車、通信、能源、環保、衛生、海洋等領域的合作協議,並發表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聲明。
中國領導人訪問德國
編輯2014年,習近平訪問德國,雙方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8]
對朔爾茨—德中關係的影響及延續
編輯2021年尾上任的德國「交通燈」政府(奧拉夫·朔爾茨)相較於默克爾政府採取了更強硬的對華立場。德國新一屆聯合政府能否繼續延續默克爾時代的對華政策仍有待觀察。
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邀請,朔爾茨於2022年11月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將是新冠疫情近三年以來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西方發達國家領導人。這也將是朔爾茨2021年12月8日就任德國總理以來首次出訪北京。[13][14]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謝飛. 再见!“默大娘”. 微信公眾平台.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 ^ Amt, Auswärtiges. 德中关系. china.diplo.de.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中文).
-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德国“铁娘子”默克尔的中国足迹 | DW | 08.12.2021. DW.COM.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0) (中文(中國大陸)).
- ^ 胡锦涛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_新闻台_中国网络电视台. news.cntv.cn.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默克尔退休前讲述为何任内几乎每年都出访中国 | DW | 26.10.2021. DW.COM.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中文(中國大陸)).
-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德中启动首轮政府磋商 | DW | 27.06.2011. DW.COM.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中文(中國大陸)).
- ^ 張茵. 背景资料:中德政府磋商机制-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3).
- ^ 习近平这样描述中德“成功故事”_共产党员网. news.12371.cn. [202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7).
- ^ Amt, Auswärtiges. 德中关系. china.diplo.de.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中文).
- ^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3).
- ^ 独家:默克尔称与中国合作之初德国可能很天真 但不应完全脱钩. Reuters. 2021-11-18 [2023-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英語).
- ^ 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德国 出席G20峰会. news.china.com.cn. [202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 ^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2-11-04 [202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4).
- ^ 外部來稿. 德國總理朔爾茨率12家企業代表團訪華 為何成中歐關係標誌事件?. 香港01. 2022-11-05 [2023-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