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遠,字法祖,本姓萬氏,河內人(約今日河南黃河以北地區)。父親威達,以通儒博雅聞名於當代。[1] 主要活動於西晉時期,在關中(今陝西省地方)進行譯經弘法的事業。綜觀西晉佛教的傳播重點,主要還是以譯經為主。[2] 佛典譯注的焦點仍承襲後漢三國的佛教義學風氣,以方等 [3]般若為正宗,譯經水平未達到信達雅的成熟程度,後世研學的人不多。[4]

生平簡介

編輯

州府知道帛遠有賢才,多次徵召,皆不赴命。倒是悟道的心意在少年時期的帛遠身上早已悄悄萌芽,於是便言辭懇切,祈請父親,允許他出家,言辭懇切,父親改變不了志心已定的他,於是法祖遂了心意,出家為僧,法號帛遠。

帛遠才思敏捷,聰明絕倫,每天誦經多達八九千字,對於方等經[5](大乘佛經)的研究,精細入微。也通讀世俗經典,博學賅涉。在長安建築精舍,以講習佛經為業,隨學者有千人之眾。[6]

晉惠帝末年,太宰河間王顒,鎮守關中,對帛遠非常敬重,以師友的禮節待之,虛心受教。每有空暇,夜深人靜的時刻,兩人便聚在一起談論道德學問。

帛遠見當時群雄爭鬥,干戈四起,為保有自己的正直的操行,於是乎想隱於隴山以西地區。由於當時張輔擔任秦州刺史,鎮守隴上,順道與之同行。由於帛遠的聲望德行聞名於世,張輔便想讓他還俗,當他的僚佐。只是帛遠一心向道,堅志不移,因此兩人結下怨恨。在此之前,秦州人管番,多次與帛遠辯論,卻屢屢敗在其手下,因此管番懷恨在心,多次在張輔面前進讒言,誣陷帛遠。當法祖走到汧縣時,忽然對同行的和尚及弟子們說幾天之內,前世冤對就要了結。於是向大眾辭別,寫了一封書信,並將經書、佛像和身上的資財都分給眾人。第二天早上,帛遠與張輔談話,話不投機,得罪張輔而被抓起來受刑,眾人覺得奇怪、惋惜之際。帛遠說這為了了結前世宿命所結的冤對,並不是為現在的事情。說完,大呼十方佛菩薩,稱自己前世的罪孽因緣,今世歡喜了結,希望從此以後與張輔之間沒有任何怨恨,結為朋友,也不要讓他戴上殺人的罪名。便受鞭刑五十下而死。張輔後來知道了法祖臨死前說的這一番話,內心感到遺憾。由於帛遠傳道教化的聲譽,遍傳關中、隴西一帶,人們對帛遠視若神明,因此帛遠被害的訊息傳出後,漢人、異族都悲痛異常。隴西的羌族等,本要派出五千精銳騎兵,迎接帛遠到來,在半途得知遇害的訊息後,悲恨萬分,群情激憤,誓言要為其報仇。張輔聞訊,遣兵抗敵。當時天水人富整,趁勢殺了張輔,羌族感到怨恨已報而退兵,各自分了帛遠的法體,帶回去起造佛塔或寺廟。[1]

晉惠帝時,道士祭酒王浮則常與帛遠論爭佛教、道教邪正的道理,而王浮屢居下風,心起瞋恨,假託老子化胡,揚道抑佛,誣謗佛法。[7]

譯經貢獻

編輯
  1. 《菩薩逝經》一卷
  2. 《菩薩修行經》一卷
  3. 《佛般泥洹經》二卷
  4. 《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
  5. 《賢者五福德經》一卷

參考文獻

編輯
  1.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
  2. 梁,慧皎《高僧傳》。
  3. 確真降措仁波切,《關於漢傳佛教的100個故事》,頁39-40。

註腳

編輯
  1. ^ 1.0 1.1 釋, 僧祐.   出三藏记集. 維基文庫. 南朝梁. 卷十五
  2. ^ 西晉時期,最著名的佛教學者是竺法護。至於安法欽、彊梁婁至等人分別在敦煌、洛陽、天水、長安、嵩山、陳留、淮陽、相州、廣州等地或翻譯經典,或弘傳教義,或從事其他佛教活動在洛陽有安法欽、法立、法炬,陳留(今河南省陳留縣)有無羅叉(一作無叉羅)、竺叔蘭,廣州有彊梁婁至,關中(今陝西省地方)有帛遠、聶承遠、聶道真、支法度、若羅嚴。參見:[1]
  3. ^   佛學大辭典/方等. 維基文庫. 
  4. ^ 參見道安評竺法護的《光贊》譯本:「言准天竺,事不加飾,悉則悉矣,而辭質勝文也。」這是說《光贊》純用直譯,文辭粗糙。評無羅叉、竺叔蘭的《放光》譯本:「言少事約,刪削復重,事事顯炳,然易觀也,而從約必有所遺。」
  5. ^   佛學大辭典/方等經. 維基文庫. 
  6. ^ 《六道集》卷4:「沙門帛遠……才思儁微,敏浪絕倫。誦經日八九千言。研味方等,妙入幽微。世俗墳索,多所該貫。」、《高僧傳》卷1:「祖才思俊徹,敏朗絕倫。誦經日八九千言。研味方等,妙入幽微。世俗墳素,多所該貫。乃於長安造築精舍,以講習為業。」
  7. ^ 「老子化胡」之說,從後漢以來已開始了。如《後漢書.襄楷傳》說:「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又《魏略.西戎傳》說:「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別號合有二十九。」王浮的《化胡經》,或即集前人的傳說而作的。

外部連結

編輯
  1. 人名規範資料庫
  2. 華人百科:帛遠
  3. 佛光大辭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