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城 (高句麗)

平壤城韓語:평양성平壤城)是高句麗國內城時代的陪都衛城高句麗的第三個都城(公元427年-586年)。在東亞史籍中,「平壤」之名首見《魏書》高句麗傳:「魏世祖太延元年(公元435年)遣員外散騎侍郎李敖拜璉(即長壽王)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而同期南朝史書記載高句麗的都城還在丸都山下,可能是國內城或在其附近。後唐史採用北史記載,並認為平壤就是漢朝樂浪郡。北宋編纂的《新唐書·高麗傳》記載:「其君居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隨山屈繚為郛,南涯水,王築宮其左,又有國內城,漢城,號別都。」北宋史學家認為高句麗的長安城既是平壤、也是漢朝樂浪郡。

三國史記記載 編輯

據《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記載,公元247年,高句麗東川王遷都平壤城。這是高麗編輯三國歷史中提及的最早的平壤城,高句麗大約在公元313年後數十年內佔領樂浪郡,故而最早的平壤不會是樂浪郡(今平壤)。高句麗在平壤建都九十五年後,於公元342年又「移居丸都城」,幾個月後,丸都城前燕慕容氏攻破並毀壞, 高句麗故國原王被迫於翌年七月又「移居平壤東黃城」。故國原王十二年(公元342年)「春二月,修葺丸都城,又築國內城」。在247-391年期間,提到平壤城的還有兩次,美川王三年(公元302年)「高句麗侵玄菟郡,虜獲八千人,移之平壤」和故國原王四年(公元334年)「增築平壤城」。

從地理和當時的交通條件來看,最早出現的平壤更像是國內城附近的陪都,而不可能在遙遠的大同江流域。況且樂浪郡長期以漢人移民為主體民族,4世紀時高句麗人遷都進入漢人區的可能性也值得商榷。

《三國史記》的記載里,金富軾對平壤亦曰長安城,位於浿水畔,深感懷疑:「《唐書》雲平壤城亦謂長安,而《古記》雲自平壤移長安,則二城同異遠近則不可知矣。」故將平壤和長安城並列,只說「平壤城似今西京,而浿水則大同江是也。」這表明金富軾已經發現當地並無平壤之名,而中國正史卻眾口一詞稱其為平壤,對此無從考證,故以存疑的口氣記載而已。

平壤位置 編輯

高句麗移都平壤東黃城後的幾十年是高句麗的國力得到了恢復和巨大的發展的時期,尤其高句麗好太王公元391年即位後,國力大振。據好太王碑記載, 碑文中三次出現平穰之名,可見平穰在好太王時代是一重要地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掘的安鶴宮遺址被朝鮮官方認為是平壤的早期建築。而吉林集安的將軍墳被認為是長壽王的陵墓即承認長壽王死後又歸葬「故國」,這是一種可能,儘管無文獻記載。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即長壽王遷都之平壤並非近日之平壤。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