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

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西莊路口8號,是展出北平(今北京)西部地區抗日戰爭史料的博物館。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管理平西烈士陵園、平西無名烈士陵園、平西抗日戰爭烈士陵園[1]

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
成立1992年
地址 中國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西莊路口8號

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

編輯

1985年,在楊成武肖文玖李德仲陸平等老將軍和老領導倡議下,十渡村建立平西抗日烈士陵園、紀念館和烈士碑林,紀念館展廳展出實物、詩稿、照片等史料[2]

在原平西地區工作戰鬥過的的老領導們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1990年7月15日,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落成。1992年3月26日正式開館。平西人民抗日鬥爭紀念館的陳列反映了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中為創建和鞏固平西抗日根據地所做貢獻和重大犧牲[2][3]

2001年,曾在平西戰鬥過的楊成武、蕭克鄭天翔李運昌李葆華孫毅六位老將軍聯名致信中央領導,要求擴建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並增加晉察冀邊區抗戰史料內容。2002年11月2日,平西抗日紀念館新館擴建工程正式啟動。2005年,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新館建成,成為北京地區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之外展覽面積最大的展覽館。2005年8月29日,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舉行了新館開館儀式。2005年12月22日,房編辦字〔2005〕70號批覆將十渡平西烈士陵園管理處更名為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簡稱平西抗戰館)。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和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均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全市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是北京市國防教育基地[4][2][5]

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新館總建築面積4350平方米,展覽面積2500平方米。展覽共分八個部分,展出文物268件,圖片316幅[4][6]。館名「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由蕭克題寫。館外有平西抗日紀念碑、百名抗日烈士碑林等場地[2]。2012年,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全面改陳[1]

平西抗日烈士陵園

編輯
平西抗日烈士墓
北京市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十渡鎮十渡村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現代
認定時間1986年9月8日

1985年,曾在平西戰鬥過的蕭克、楊成武、肖文玖等老將軍和李德仲、陸平等老同志倡議在十渡建立平西抗日烈士紀念碑。1985年10月2日,在十渡拒馬河畔的龍山上,建起了平西抗日烈士紀念碑。紀念碑使用房山本地產的漢白玉加工而成,碑上是蕭克題寫的「抗日戰爭在平西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1988年10月8日建成護碑亭。2005年改擴建。2009年重新修繕[1][7][5]

2000年上半年,在平西烈士紀念碑前製作完成了有記載的平西知名烈士碑100座,已形成占地200平方米面積的烈士碑林[7]。2010年, 對烈士陵園進行整體改造[1][3]

平西抗日烈士陵園先後被定為全國(1996年3月31日)、北京市(1994年4月29日)、房山區(1994年3月20日)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以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1月1日民政部)、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北京市國防教育基地等[5]

平西無名烈士陵園

編輯

1999年,為便於集中管理散落民間的烈士遺骨,在十渡鎮平峪村建造了無名烈士紀念地,安放700名平西無名烈士遺骨[7]。2012年,房山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工作啟動,修繕平西無名烈士陵園[1]。平西無名烈士陵園內有平西無名烈士紀念碑,1999年3月3日舉行了紀念碑揭幕儀式[3][7]

六烈士墓(北京市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原在老帽山。老帽山位於十渡鎮。1943年春,日軍加緊掃蕩平西抗日根據地。一天清晨,日偽馬隊接近當時的馬安村,為給中共縣委、縣政府及群眾轉移贏得時間,八路軍某部一個排奉命趕到老帽山下的小山頭阻擊敵軍。日偽軍的進攻被他們多次擊退,最後只剩六名戰士,邊戰鬥邊向老帽山上轉移,最後被日偽軍逼到懸崖邊,集體跳下懸崖犧牲,後來他們被譽為「老帽山六壯士」。日偽軍撤走後,村幹部帶人找到六位跳崖戰士的遺體,安葬在鐵路大橋北面的地里,分成三個墓,因不知姓名故墓地沒插牌子。1984年,當地政府在老帽山上建立「老帽山六壯士紀念碑亭」,題詞是「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六壯士永垂不朽」。2014年,房山區將「老帽山六壯士」墓統一按原樣遷到平西無名烈士陵園[8]

平西烈士陵園

編輯

2012年,新建平西烈士陵園[1]。2012年起,房山區開始對轄區內烈士墓和紀念設施開展建設修護,到2014年清明節前,已將388座零散烈士墓遷至新建的位於韓村河鎮聖水峪村的平西烈士陵園[9]

平西烈士陵園靠山建設,墓地自下而上呈階梯狀。墓碑全為臥式碑,花崗岩底座,漢白玉碑面,每座碑前都有一株雲杉。陵園內有紀念廣場,廣場正中心是一座高13.1米的主題紀念碑,碑上有「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四周有漢白玉欄杆雕飾,碑底為英雄人物浮雕鑲嵌,碑側是四塊英烈牆,牆上刻烈士名錄[9]

郭士紅烈士墓(北京市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原先在極樂禪寺東院內,坐北朝南,土寶頂,墓碑圓首方座,寬0.7米,高2.27米,厚0.57米。碑陽楷書紅字「爆炸英雄郭烈士士紅之墓」。碑陰無額,首題:郭士紅同志事跡,碑文是:「郭士紅同志原籍綏遠省豐鎮縣黑土洞村,出身貧農,一九四五年入伍,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排長等職務,轉戰晉察冀正太、青倉、保北諸戰役。歷次攻堅,均負突擊之責,屢建功績。平定一役毀敵強固工事,卒將城門炸毀。為殲彼頑敵而開道厥功。尤其發明手榴彈拉火爆炸既秘密又保險,並能同時點燃數箱炸藥,使爆炸力加大。進行任務時,膽大心細,沉着勇敢,精心計劃,鑽研創造,高度發揮技術加勇敢之效力,將爆破技術大加提高,由是而被選為旅之爆炸英雄,不幸於本年九月十三日房山周口店戰鬥中光榮殉職,其時年僅二十。郭士紅同志為一名優秀之共產黨員,人民忠勇之衛士。雖不幸犧牲,而彼爆炸大旗將在大反攻中到處飄揚,為人民立功不惜犧牲之精神,永留人間。晉察冀軍區野戰軍三縱九旅政治部。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 日。」2013年至2016年之間,郭士紅烈士墓已遷至平西烈士陵園,墓碑改為漢白玉臥碑,墓主作「郭仕紅(1925-1945.9)」,碑文是:「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排長。在戰鬥中多次承擔爆破攻堅任務,屢建戰功,被全旅戰士推選為爆破英雄。1945年9月13日在周口店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20歲。」這段碑文有誤。

郭永生烈士墓(北京市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原先在淶寶路一渡附近的沃德酒莊內,坐北朝南,墓碑方首方座,寬0.59米,高1.34米,厚0.15米。碑陽首浮雕雲朵,碑額楷書「英氣猶存」,碑身楷書雙鈎碑文「郭永生同志之墓」,四周雕纏枝蓮。碑陰首浮雕雲朵,碑額楷書「精神不死」,碑身邊緣浮雕幾何紋,首題「郭政委英烈碑」,碑文是:「郭永生同志為江西省永豐縣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為中國人民解放的事業英勇奮鬥十餘年如一日。一九四八年保北戰役中光榮犧牲,時年三十四歲,任團政治委員。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一日立。」碑後原有郭永生的土寶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其家屬將郭永生歸葬原籍。2016年之前,郭永生烈士墓已遷至平西烈士陵園,墓碑改為漢白玉臥碑,墓主作「郭永生(1914-1948.7)」,碑文是:「郭永生同志江西省永豐縣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奮鬥,十餘年如一日。1948年7月保北戰役中光榮犧牲,時年34歲,任職團政治委員。(原墓遷移石家莊烈士陵園)。」

趙然墓(北京市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原先在十渡鎮西莊村的十渡民俗風情園內,墓碑寬0.45米,高1.12米,厚0.35米,碑首浮雕雲朵,碑陽額楷書「名垂千古」,碑文是:「中共房、淶、涿聯合縣委書記,房、淶、涿聯合縣縣議會議長,趙然烈士之墓,中共房山縣縣委、縣政府一九六三年立,房山區民政局一九八四年四月修復。」碑陰的碑文是:「趙然烈士生平簡介:趙然,字學雍,一九一八年出生於房山縣河北鄉李各莊村,一九三八年三月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房良、房淶涿聯合縣縣委書記、縣議會議長等職。是房良縣第一個公開的中共黨員。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里,趙然在房良、房淶涿的山區和平原,從事抗日宣傳、建黨建政、擴軍、征糧破交、除奸反特等工作。為平西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嘔心瀝血,由於積勞成疾,於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九日為黨殉職,年僅二十五歲。」碑後有高約1.5米的灰土寶頂。2016年之前,趙然墓已遷至平西烈士陵園,墓碑改為漢白玉臥碑,墓主作「趙然(1918.11-1944.5)」,碑文是:「房山縣李各莊人。1938年3月參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房(山)良(鄉)聯合縣縣委書記兼縣大隊政委,房(山)淶(水)涿(縣)聯合縣縣委書記等職。由於在抗戰的艱苦歲月里日夜奔忙,積勞成疾,1944年5月病逝,年25歲。」

王仲民烈士墓(北京市房山區文物保護單位)。王仲民(1905-1941),河北省遵化縣燕各莊人。1937年參加通州事變,1938年參加冀東大暴動,隨後轉戰平西,任抗日組織的技術書記、文書,歷經三年有餘,後患急症,1941年12月12日在房山區蒲窪鄉病逝。1942年1月15日修建王仲民烈士墓,原址在蒲窪鄉蒲窪村西1.5公里的北套。1960年代初,家屬將遺骨遷回烈士原籍。1984年蒲窪鄉政府將烈士墓碑遷到蒲窪村五隊附近,墓碑方首方座,寬0.5米,高1米,碑首浮雕雲朵,額楷書「民族英雄」。2013年,王仲民烈士墓已遷至平西烈士陵園,墓碑改為漢白玉臥碑,墓主作「王仲民(1905-1941.12)」,碑文是:「河北省遵化縣燕各莊人。1938年參加冀東暴動,繼而轉戰平西,先後擔任技術書記、文書等職。後因身患急症不治,1941年12月12日病逝於蒲窪。」

吉羊烈士墓(北京市房山區普查登記文物)在石樓鎮吉羊村南的鐵路北側,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的七烈士墓,現原址僅存一通石碑。碑正面是「七烈士紀念碑 房山區民政局二零一四年五月立」。背面是題記:「1947年11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完成了對石家莊市的包圍,敵人趁我主力南進之機,大舉向我房山縣根據地進犯。為阻擊來犯之敵,我晉察冀軍區三縱隊九旅,在房山縣琉璃河鎮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由於國民黨暫編第三師部隊前來增援,敵眾我寡,我軍有七名戰士壯烈犧牲。 人民英雄精神永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七位烈士於二〇一四年三月遷往聖水峪平西烈士陵園。」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北京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2. ^ 2.0 2.1 2.2 2.3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人民政府. 2018-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3. ^ 3.0 3.1 3.2 重大纪事. 中華英烈網. [2018-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4. ^ 4.0 4.1 北京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开馆. 網易. 2005-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5. ^ 5.0 5.1 5.2 平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國房山. [2018-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6. ^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历史不能忘记. 網易. 2015-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7. ^ 7.0 7.1 7.2 7.3 平西抗日烈士陵园. 中華英烈網. [2018-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0). 
  8. ^ “狼牙山五壮士”家喻户晓,北京“老帽山六壮士”您可知?. 新華網.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9. ^ 9.0 9.1 北京英烈图(南部). 鳳凰網. 2014-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