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劇
廬劇,又名倒七戲,中國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省合肥市及其周邊的六安市、巢湖市、蕪湖市等地。「廬劇」得名於合肥的古稱「廬州」。[1] 2006年5月,廬劇被列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3]
廬劇 (東路廬劇)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和縣 |
分類 | 傳統戲劇 |
序號 | 201 |
編號項目 | Ⅳ—57 |
登錄 | 2006年 |
藝術特色
編輯廬劇唱腔分為主調和花腔兩大類。主調主要用於整本戲與折子戲,有二涼、三七、寒腔、老生調、小生調、老旦調等調門(曲牌),長於敘事或抒情;花腔則用於小戲。其中三七、寒腔是廬劇的代表性調門,被應用的最廣最常用。
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幫腔吆台,即當舞台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後台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舞台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4]
流派
編輯廬劇因地域特色分為西路、中路、東路三路。西路(亦稱上路)以六安為中心,音樂上較為高亢;中路以合肥為中心,音樂上兼有東路與西路的特點,樸實明快;東路(亦稱下路)以蕪湖為中心,音樂細膩婉轉。[6]
歷史
編輯廬劇的形成年代尚無定論,但至少可追溯到清代中期。[7]早期廬劇班社多為半職業性的,無固定的角色體制,表演較為粗糙,主要靠唱來刻畫人物。這一時期的化裝亦非常簡單,服裝則借自生活服裝,如花旦上穿花布短褂,下穿裙子,小生則穿藍色大褂,其他劇種常用的水袖也付闕如,生角旦角均由男性扮演。從1920年代開始,廬劇與其他劇種搭班演出,開始借鑑其他劇種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劇目不斷豐富,逐漸走向成熟。[4]
1949年後,在政府力量主導下,對廬劇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建立導演制,革新舞台美術等。一系列國有劇團相繼成立。1955年3月,成立了國營劇團安徽省廬劇團。此時廬劇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文革時,廬劇同其他戲曲劇種一樣,受到嚴重的衝擊。文革後,廬劇一度出現復興,廬劇演出也得到了恢復。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廬劇跟其他戲曲劇種一樣,陷入了衰落之中。[8]
劇目
編輯廬劇劇目可分為可分為花腔小戲、折戲和本戲三類,代表性劇目有《彩樓配》、《秦雪梅》、《藥茶記》、《柴斧記》、《借羅衣》、《打蘆花》、《雪梅觀畫》等。[9]
著名人物
編輯著名廬劇演員有黃冰、武克英、丁玉蘭、王本銀、孫邦棟、董少軒等,其中黃冰、武克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0][11][4]
當代著名的廬劇演員有盛小五、周小五、朱德順、劉長芬、孫曉雲、魏小波、汪莉、夏巧雲,尤其盛小五以演出反串角色嶄頭露角,且身兼多樣行當,戲路寬廣,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耍寶的正經的,君子痞子他都能演,網評:「盛小五演喜劇讓人笑的要命、演悲劇又能讓人哭得要死」,因此倍受廣大戲迷歡迎。[12]
團體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旅遊服務>>合肥風情 >>地方戲曲 > 廬劇 [永久失效連結]
- ^ 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皖西廬劇 [永久失效連結]
- ^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庐剧上榜.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1).
- ^ 4.0 4.1 4.2 4.3 第一批非遗目录——庐剧.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2).
- ^ 李大武.廬劇音樂伴奏及主胡的演奏特點.《安徽新戲》,2001年03期.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庐剧.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7).
- ^ 庐剧走过两百年衰荣时光.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庐剧:二百多年几度衰荣.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安徽名戏——庐剧.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7).
- ^ 安徽22人當選「非遺」傳承人
- ^ 庐剧玉兰花.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0).
- ^ 戏曲名家 盛小五. [2016-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1).
- ^ 合肥市庐剧院.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2).
- ^ “西路庐剧”大旗不倒.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