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鐸(884年—945年[1]),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將官。

張公鐸
出生884年
唐朝
逝世945年
後蜀
職業後蜀將官

效力孟知祥 編輯

張公鐸是太原樂平人。父親張項,唐朝儀州兵馬使。張公鐸年輕時涉獵文史,身長七尺,倜儻有節義。後被後唐北京留守孟知祥錄為親從。孟知祥出任西川節度使,補張公鐸為牙校。朝廷將孟知祥妻福慶長公主送去孟知祥處,張公鐸跟隨都押牙高敬柔、衙內右第二指揮使武漳前去晉陽迎接。[1]孟知祥招兵買馬加強軍力準備與朝廷對抗時,置義勝、定遠諸軍,以張公鐸為都知兵馬使。[2]

孟知祥和鄰鎮東川節度使董璋結盟對抗朝廷,但當皇帝李嗣源處死之前倡導討伐兩川的權勢樞密使安重誨後,長興三年(932年),孟知祥尋求和朝廷和解,因而和董璋發生衝突。孟知祥希望至少名義上重歸朝廷,但董璋因其子董光業一家已被朝廷所殺,拒絕和解。五月,董璋決定討伐西川兼併之。兩軍在各自節度使率領下,在漢州彌牟鎮雞蹤橋遭遇。孟知祥以副帥趙廷隱在前,張公鐸的義勝、定遠兩軍在後隊。董璋本人為勇士,最初在戰役中得勝,殺了孟知祥部下左明義指揮使毛重威、左沖山指揮使李瑭。趙廷隱兵敗,董璋追殺,孟知祥害怕了,以馬棰指後隊,意在撤軍。但張公鐸卻以為孟知祥是下令自己迎戰,率義勝、定遠兩軍大呼着加入戰鬥,所部以一當百,趙廷隱也整軍復戰,東川軍亂不成列,潰敗,數千士兵被殺,東川中都指揮使元璝、牙內副指揮使董光演(很可能也是董璋之子)等八十餘人被俘。東川軍瓦解,董璋害怕並逃回梓州,隨後死於兵變,變兵投降孟知祥。[3][4]張公鐸因功被授簡州刺史。[1][2]

效力孟昶 編輯

李嗣源之子後唐閔帝李從厚應順元年(934年),孟知祥稱帝,建立後蜀。[5]二月,遷張公鐸為捧聖控鶴都指揮使。[6]不久即病重,六月,將年輕的兒子東川節度使、同平章事、親衛馬步都指揮使孟仁贊(不久改名孟昶)立為太子監國,託付給張公鐸、司空同平章事趙季良、衛聖諸軍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使李仁罕保寧節度使趙廷隱、樞密使王處回、奉鑾肅衛指揮副使侯弘實昭武軍節度使李肇等後駕崩。孟昶繼位為帝。[7]加張公鐸檢校太尉榮銜。[2]

孟昶繼位後,李仁罕自恃自己是有功宿將又受顧命之託,堅請判六軍。孟昶起初不得已同意了,加李仁罕兼中書令、判六軍事。但十月,張公鐸和孟昶近臣醫官使韓繼勛、豐德庫使韓保貞、茶酒庫使安思謙等厭惡李仁罕,都秘密彈劾李仁罕有異志;孟昶讓韓繼勛等與趙季良、趙廷隱謀劃,執殺李仁罕。[7]不久,張公鐸被授保寧節度使兼同平章事(其同平章事宰相銜是實任還是榮銜不詳。唐朝有授予節度使宰相榮銜的傳統)。為政清正嚴明而不殘暴,百姓蒙其恩惠。[2]僚吏畏懼他。當時因前蜀弊政,訴訟繁多,案牘堆積,張公鐸衡量案情裁決,沒有判決不得當的。之前治下屬邑連年欠稅,張公鐸進行詰問,原來是豪民和狡猾胥吏侵吞賦稅所致。當時的令佐已經要受代,張公鐸不許他們接受代任,命令他們收租完畢再解職,不數日徵到錢糧幾萬貫斛。[1]

後蜀立國以來,節度使多領禁兵,或以其他職務留在成都,委託僚佐管治軍鎮,專事聚斂,政事敗壞,百姓也無可申訴。孟昶了解到這一制度的弊端,進行改革。廣政四年(941年)二月,加張公鐸等人檢校官,卻罷免節度使之職。[8]廣政七年(944年),孟昶不知何故又推翻了自己的改革,恢復了將相遙領節度使的制度。[9]張公鐸遷寧江軍節度使。[1]

張公鐸馭下嚴正,宿衛二十餘年,宮禁安寧。後來得了精神病,孟昶憂心,為玉局洞開靈室壇,親自寫青詞做法事。[1]廣政八年(945年)九月,張公鐸卒於任上。[10]孟昶哭着哀悼他,說:「嚴格而不酷烈,清正而不狹隘,只有張公啊。」[2]

評價 編輯

  • 《十國春秋》論曰:宏實(侯弘實)循謹而沉毅,公鐸剛勇而清嚴,將相之位,斯雲無忝。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