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屬東非盧比

盧比(德語:Rupie)是1890年至1916年間德屬東非的貨幣,一直在坦噶尼喀領土流通直至1920年。

德屬東非盧比
Deutsch-Ostafrikanische Rupie
1盧比硬幣
使用地區
使用地 德屬東非
貨幣單位
164比薩 (Pesa) (1904年以前)
1100赫勒
發行面額
硬幣12, 1, 5, 10, 20 赫勒, 14, 12, 1, 2, 15 盧比
紙幣1, 5, 10, 20, 50, 100, 200, 500 盧比
發行製造
中央銀行德屬東非銀行

歷史

編輯

19世紀下半葉,印度盧比是東非海岸所使用的主要貨幣,它使得原先廣泛流通在東非的美國金元和瑪麗亞·特蕾莎銀幣被破處於邊緣地位。 1890年,德意志東非公司獲得鑄幣權,發行了與印度和桑給巴爾盧比等值的盧比。即使在1890年晚些時候由中央政府接管德屬東非之後,公司仍保留其鑄幣權。 1904年,德國政府接管貨幣事務並成立了東非銀行。

盧比最初相當於印度盧比。直到1904年,它被細分為64比薩(相當於印度的派沙)。 1904年2月28日,該貨幣被十進制化,1盧比 = 100海勒隨後被改編成斯瓦希里語,成為「hela」一詞,至今仍在使用,意思是「金錢」。同時確立了15盧比=20德國馬克的固定匯率。

1915年和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東非作戰期間,發行了大量緊急紙幣。 1916 年還發行了最後一批硬幣來支付德國領導的部隊的軍餉,其中包括15枚盧比硬幣,其中含有來自塞肯克金礦的黃金,相當於 5個德國馬克。 1916年晚些時候,德屬東非被英國和比利時軍隊占領。在坦噶尼喀,盧比與東非盧比(相等)一起流通,直到1920年,兩者均被等值的東非弗羅林取代。在布隆迪盧旺達比利時剛果法郎於1916年取代了盧比。

硬幣

編輯

德國開始為其殖民地鑄造的第一批硬幣雖然包含皇帝威廉二世的圖像,但並未在這座大都市境內流通。政府不保證殖民地貨幣和帝國本土貨幣之間的兌換匯率及穩定性。事實上,德屬東非的第一批硬幣只是德屬東非公司所鑄造的私人貨幣。因此,銀幣的背面並沒有描繪帝國國徽,而是公司徽章。

德屬東非硬幣的特點是與英屬印度盧比的內容完全一致。 19世紀末20世紀初,黃金和白銀的走勢不斷變化。但如果英國銀幣繼續以成本價自由兌換黃金,德國東非公司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這導致德國硬幣的重量和精製與英國硬幣相當,並以3/4英國盧比兌1德國硬幣的匯率兌換。

1890 年,推出1比薩銅幣以及1和2盧比銀幣,隨後於次年推出1412盧比銀幣,並於 1893年推出了2盧比銀幣。[1]銀幣的鑄造標準與印度盧比相同。

1902年11月15日,根據與德意志帝國的協議,該公司拒絕鑄造自己的硬幣。但在1904年,決定以新的比例恢復鑄幣。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銀盧比的鑄造停止了。 1916年,公司最後一枚黃銅幣和青銅幣以及面額15盧比的金幣在塔博拉造幣廠生產。 1916年之前,柏林 (A) 和漢堡 (J) 鑄造了東非銅幣、銅鎳幣和銀幣。1916年版本的所有硬幣均在塔波拉鑄造。

由於改為十進制化,12和1赫勒銅幣於1904 年推出,隨後於1908年推出5赫勒銅幣和有開孔的10赫勒銅鎳幣。 1913年,推出了帶孔的5赫勒銅鎳幣 。

1916 年發行的硬幣是在塔波拉作為戰時緊急硬幣所鑄造的。黃銅5赫勒總共發行了302,940枚。此外,還生產了銅幣 (325,000 枚) 和黃銅幣 (1,307,760 枚) 的20赫勒硬幣,數量足以供收藏家隨時獲取。 [2]此外還生產了 16,198 枚上述 15 盧比金幣。雖然價值較小的輔幣是粗製濫造的,但金幣的細節卻很精緻。 [3]

硬幣外觀

編輯
正面 背面 面額 發行年份 成分 鑄幣廠號 直徑,毫米 重量,克 流通量
    1比薩 1890-1892 A

(未標註在硬幣上)

25,2 6,52 41.092.335
½赫勒 1904-1906 青銅 A, J
    1赫勒 1904-1913 青銅 A, J
    5赫勒 1908-1909 青銅 A, J 37
5赫勒 1913-1914 A, J
5赫勒 1916 黃銅 T 3.000.000
    10赫勒 1908-1914 A, J
20赫勒 1916 黃銅 T
1⁄4盧比 1891, 1898, 1901 , 917 A

(未標註在硬幣上)

2,91 526.668[4]
1⁄4盧比 1904, 1906, 1907, 1909—1914 , 917 A, J 2,91 3.100.000[5]
  ½盧比 1891, 1897, 1901 , 917 A

(未標註在硬幣上)

25 5, 8319 358.342[4]
½盧比 1904, 1906, 1907, 1909—1914 , 917 A, J 5,83 1.640.000[6]
    1盧比 1890—1894, 1897—1902 , 917 A

(未標註在硬幣上)

11, 6638 2.299.057[7]
  1盧比 1904—1914 , 917 A, J 11,66 11.830.000[8]
2盧比 1893, 1894 , 917 A

(未標註在硬幣上)

23,32 50.854[9]
15盧比[10] 1916 , 750 Т 7,17 16.198[11]

標戳記號

編輯

硬幣製造廠會在每枚硬幣上打上大寫字母作為標戳,以下為各字母所代表之製造廠。

標誌 時間 鑄幣廠
開始 結束
A 1871 至今 柏林鑄幣廠
J 1875 至今 漢堡鑄幣廠
T 1916 1917 德屬東非 塔波拉鑄幣廠

為應付一戰期間所建立的鑄幣廠

紙幣

編輯

1905年,德意志東非銀行推出了5、10、50和100盧比的紙幣,並於1912年推出了 500 盧比的紙幣[12] 1915年至1917年間,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銀行緊急(臨時)發行了面額為1、5、10、20、50和200的盧比紙幣。 [13]

緊急發行(臨時鈔票)

編輯

由於戰時封鎖,德屬東非殖民地與德國的聯繫被切斷。銀幣因其在商業交易中的內在價值而被囤積起來,殖民政府被迫發行臨時紙幣。 [14]之前發行的紙幣(即 1905 年和 1912 年)是由德國印刷公司Giesecke & Devrient印刷的。 [12]殖民政府與達累斯薩拉姆的一份日報《Deutsch-Ostafrikanische Zeitung》的印刷商簽訂了合同,並於 1915 年 3 月 15 日印製了第一期臨時鈔票(20 盧比), [15]最初印刷在亞麻布上,後來印刷在紙上由黃麻製成。 [16]鑑於戰時供應短缺,臨時鈔票還印刷在商業紙張、包裝紙上, [17] ,在一種非常罕見的情況下,還印刷在壁紙上。 [18]最初的顏色是白色,後來也出現了多種顏色,包括藍灰色、橄欖棕色、紅棕色、金棕色、深棕色、灰棕色、藍色和深綠色。 [17]

鈔票的正面文字翻譯如下:臨時鈔票。德國東非銀行將在不檢查個人身份的情況下,從其位於德屬東非保護國的辦事處支付一盧比(等)[15]並且用德語斯瓦希里語在紙鈔背面寫上:這張鈔票面值的100%將存入德意志帝國東非政府。鈔票背面下方有一條警告,指出偽造貨幣將導致至少兩年苦役。 [15]德屬東非殖民地的財政部記錄顯示,共印刷了8,876,741張臨時票據。 [19]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行的德屬東非盧比紙鈔
(1915-17緊急發行貨幣系列)
價值 圖像 尺寸
1盧比 1915年
105 mm × 63 mm(4.1英寸 × 2.5英寸)
5盧比 1915年
118 mm × 72 mm(4.6英寸 × 2.8英寸)
10盧比 1916年
130 mm × 88 mm(5.1英寸 × 3.5英寸)
20盧比 1915年
156 mm × 99 mm(6.1英寸 × 3.9英寸)
50盧比 1915年
150 mm × 98 mm(5.9英寸 × 3.9英寸)
200盧比 1915年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uhaj 2009,第372頁.
  2. ^ German East African "gun metal coin".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2). 
  3. ^ The 1916 "Tabora Pound" - 15 Rupien Gold Coin
  4. ^ 4.0 4.1 Jaeger 2001,第696頁.
  5. ^ Jaeger 2001,第703頁.
  6. ^ Jaeger 2001,第704頁.
  7. ^ Jaeger 2001,第697頁.
  8. ^ Jaeger 2001,第705頁.
  9. ^ Jaeger 2001,第698頁.
  10. ^ The 1916 "Tabora Pound" - 15 Rupien Gold Coin. [2024-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9). 
  11. ^ Krause, Chester L. and Clifford Mishler 1901,第867頁.
  12. ^ 12.0 12.1 Cuhaj 2010,第543頁.
  13. ^ Cuhaj 2010,第544–46頁.
  14. ^ Sandrock 2002,第17頁.
  15. ^ 15.0 15.1 15.2 Sandrock 2002,第20頁.
  16. ^ Sandrock 2002,第22頁.
  17. ^ 17.0 17.1 Sandrock 2002,第24頁.
  18. ^ Sandrock 2002,第33頁.
  19. ^ Sandrock 2002,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