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圖倫(約1260-約1306),是海都最著名的女兒,忽必烈可汗最著名的侄孫女。她的父親對她的能力非常滿意,並且她還在軍事活動中陪伴她的父親。馬可·波羅拉施德丁都寫了她,但是古代漢文史集中並沒有對她的提及。她在西方文化里有名主要是因為她是《杜蘭朵》中的圖蘭朵公主的原型。

名字

編輯

忽圖倫(Khutulun)一名來自突厥語的「幸福(qutuq)」,而lun則是婦女名之尾。《馬可·波羅遊記》稱她為阿吉牙尼惕(Agianit),並說這個名字在韃靼語中意為「光耀之月」。其他的資料中,她還被叫作愛由魯黑(Aiyurug, Aiyaruk, Ai-jaruk)和闊脫勒察罕(Khotol Tsagaan)。

生平

編輯

忽圖倫大約生於1260年。[1]在1280年,她的父親海都成為了中亞最有權勢的統治者,統治着從西蒙古阿姆河,從中西伯利亞高原印度的領土。

馬可·波羅將忽圖倫描述為一位一流的戰士:她能騎馬馳入敵軍的陣列,像老鷹捉小雞一樣輕鬆地捉住一名俘虜。她在許多場戰役中協助了她的父親,這些戰役主要是反對她的親戚忽必烈大汗(1260-94在位)的元朝的。

除非有人能在摔跤中第一次就擊敗忽圖倫,否則她就不嫁人。許多男子都來嘗試,但是沒人成功。她會和求婚者們挑戰,比賽摔跤,如果那位想做新郎的人輸了,他就得被罰100匹馬。她因此得到了10000匹馬。她的父母為她的婚事着急。

人們聲稱她和她的父親保持着亂倫的關係,因此在她的父親在世時,她不會接受別的男子。在意識到了這個代價後,她的父親為這惡意的宣傳付出了代價。忽圖倫在她的父親的追隨者中選擇了一名男子,並且在沒有和他摔跤的情況下就嫁給了他。關於她的丈夫的身份有許多說法。一些編年史說她的丈夫是一名英俊的男子,他曾經刺殺她的父親失敗並被俘虜,而別的來源則說他是海都的伴當,來自綽羅斯氏族。拉施德丁寫道,忽圖倫愛上了位於波斯的蒙統治者合贊

忽圖倫的父親海都漸漸地依賴於她的勸告與政治上的支持。她毫無疑問是她的父親的特別喜愛的孩子,而根據一些記述,她的父親在1301年在自己死前曾企圖任命她為下一屆可汗。不過,她的父親的選擇由於她的男性親人們而被婉拒了。在海都死後,忽圖倫在她的兄弟斡魯思(Orus)的幫助下守護了她的父親的墳墓。她被包括察八兒在內的她的其他兄弟們以及她的親戚篤哇所挑戰,原因是她反對他們的繼承權。她死於1306年。

後世藝術作品

編輯

在1710年,在寫第一部關於成吉思汗的傳記時,法國學者弗朗索瓦·佩蒂·德·拉克魯瓦(François Pétis de la Croix)出版了一本書,這本書由傳說和寓言組合,有着許多亞洲的文學主題。他的最長、最佳的故事之一便是來自忽圖倫的歷史。不過,在他改編的作品中,忽圖倫的頭銜是圖蘭朵,意為「圖蘭之女」(圖蘭是古代伊朗對北方游牧人的稱呼),並且她是中國的蒙古皇帝阿兒頓可汗的十九歲大的女兒。佩蒂·德·拉克魯瓦沒有讓她以摔跤來挑戰她的求婚者們,而是讓她用三個謎語來考驗他們。在他的這個更具戲劇性的版本中,求婚者們賭的不僅是馬匹,而且如果他們未能成功回答,他們還會被罰去自己的性命。

五十年後,受歡迎的意大利劇作家卡洛·戈齊將她的故事寫成了一部關於一個「傲慢無情的」「殘忍女人」的戲劇。在那個時代的兩位最偉大的文學天才的珠聯璧合下,弗里德里希·馮·席勒將這部戲翻譯為了德語,標題為《圖蘭朵,中國公主》,而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於1802年在魏瑪的舞台上指揮了它。

一個多世紀後,意大利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於1924年,在其彌留之際仍然在創作他的歌劇《圖蘭朵》。不像他的另一部的戲劇中的女主角蝴蝶夫人,那個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女人,圖蘭朵拒絕任何的被她視為地位低於她的男人。普契尼的歌劇成為了對她的一生的故事的最著名的藝術改編作品。

注釋

編輯
  1. ^ Roundtable | Lapham’s Quarterly. www.laphamsquarterly.org. [202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1). 

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