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3′55″N 113°10′55″E / 39.56528°N 113.18194°E / 39.56528; 113.18194

佛宮寺釋迦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山西省應縣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1-71
認定時間1961年
落日下的應縣木塔

佛宮寺釋迦塔,通稱應縣木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朔州市應縣,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其確切建造年代無從考證,但可從其建築風格和相關文物信息確認其建造時間在遼代,並且在金代元代明代清代被多次修葺。該塔曾經歷過數次大地震,並於1926年在軍閥混戰中被炮擊,但塔身從未傾倒。該塔通高67.31米,主體結構全部為木質結構,塔身外看為五層,其中第一層至第四層內各建有一層作為上一層基座的暗層,塔頂為鐵製塔剎。每層塔室內的內槽均安置有佛像,其中第一層的內槽安置有一尊高約10米的釋迦造像,內壁還繪有壁畫。由於應縣木塔塔身結構過於複雜,全塔共計出現54種不同的斗拱類型,關於該塔的維修方案自20世紀70年代起一直處於爭議狀態,直至2013年相關方案才得以最終確定。1961年,佛宮寺釋迦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佛宮寺釋迦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因其所在地而被俗稱為應縣木塔。該塔的確切建造時間並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最初可以確定其建造時間的是明代地方志當中所稱的遼代清寧二年(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並由遼道宗賜名為「釋迦塔」,金代明昌四年(1193年)曾有加修[1]。而這在很長時間內都成為了應縣木塔的斷代依據[2]。此外,還有說法稱該塔始建於後晉天福年間,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年)重修[3]:3。後來塔上的部分匾額被發現有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明昌六年(1195年)、元延七年(1300年)、明代正統元年(1436年)、成化七年(1471年)等記載修繕時間的題記,在確定了該塔的修繕年份的同時,也確定應縣木塔的建造時間不會晚於金代明昌年間[a]。結合塔整體的建築風格,應縣木塔最終被確認為一座遼塔,且學界大多採信遼代始建的說法[2][3]:3。應縣木塔故而被認定為中國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4],被譽為「天下第一塔」[5][b]

在金代和元代時,應縣木塔位於一座名為寶宮禪寺的寺廟當中。元順帝時期,應縣附近曾連續7天有強烈地震,但並未對木塔造成嚴重損壞。明朝時,寶宮禪寺在地方志中的名稱變成了佛宮寺,但具體改名時間不明[3]:1,應縣木塔也因此得名為佛宮寺釋迦塔。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曾登臨應縣木塔,並題寫了「峻極神工」的匾額。正德年間時,明武宗朱厚照登臨應縣木塔後題寫了「天下奇觀」的匾額,當年塔與寺廟均曾被修繕。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同治五年(1866年)時曾對木塔和寺廟進行過修繕,但此時寺廟的規模已經大不如前。中華民國時期,1926年,應縣木塔曾在軍閥混戰中遭到多次炮擊[5]。1928年和1929年,應縣木塔的塔頂和屋面被小規模維修[7]:127-128[8]:11-12。1935年,應縣木塔再次被維修,這次維修當中村民採用風水先生蘇墨的建議將1722年加固的夾泥牆和斜戧全數拆除,由於1722年大修後木塔已飽經風霜,這一「維修」對木塔結構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僅十餘年之後塔身發生了扭動[9]:100。梁思成對此尤為惋惜,稱此次維修「比民國十九年戰爭中彈時損害尤烈,可謂為木塔八百餘年以來最大的厄運」。

結構

編輯

應縣木塔位於應縣佛宮寺內,塔的南側為佛宮寺山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內有四大天王殿;東南側為鐘樓,西南側為鼓樓,均為二層單檐歇山頂式方形建築;山門外相隔一座廣前有一座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建的三門四柱懸山頂牌坊[8]:13-15。該塔是一座樓閣式木塔,全塔通高67.31米[c]。該塔由下至上依次可分為台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

台基

編輯

木塔修建在一個高約4米左右的石砌台基上,共分為上下兩層,其中下層為邊長40米左右的方形基座,四個方向均建有月台;上層台基呈八角形,直徑35.47米,在正東、正西和正南三個方向建有月台。上層台基的各角和月台各角均有一塊突出的角石,角石上均有遼代的獅頭浮雕。南面月台下方鑲嵌有兩塊碑記,西側為「重修釋迦塔寺記」,東側碑額可辨認內容為「釋迦塔寺碑」,在此五個字前還有三個字無從辨認。[13][14]:6,18

塔身

編輯
 
明成祖題字牌匾「峻極神工」

台基上為木構塔身,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直徑30.27米,外觀看共有五層,由下至上略有收分,第一層至第四層的每層內部均建有一層作為上一層基座的暗層。塔身由下至上共使用了54種斗拱,這些斗拱為木塔提供了良好的抗震能力。[15][16]

 
應縣木塔一層釋迦佛造像

第一層總高11.5米,共有三周柱子,其中最外層副階柱每面分為三間,中間一層為檐柱,每面也分為三間;最內側為內槽柱,每面一間。內槽部分直徑10.25米,在南北兩個方向開門,原有門板痕跡已經無存,其餘六面為厚約2.86米的牆。在內槽外側2.38米的位置有一圈厚達2.6米的外檐柱牆,正南正北兩側開門。兩堵牆之間為迴廊,外側建有迴廊西南面有分為上下兩部分的木製樓梯。內槽正中有一尊高約10米的釋迦造像,頂部建有藻井。內槽的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壁繪有遼代風格的壁畫,其中有金剛、天王、弟子、供養人等人物造像,但由於色彩過於鮮艷,可能是後世模仿畫風重修製作而成的。[14]:6[8]:3-11

 
佛宮寺釋迦塔第二明層的塑像

第二層以上各層平面基本與第一層相同,每層均有兩周柱子,外檐每面三間,四個正面有四扇格子門,四個斜面各有兩扇,且兩扇之間有一根心柱。各層頂部各有一層屋檐,每層在外側均建有可供人行走的平座,平座外側圍有勾欄。塔身內的迴廊有木質樓梯可登至頂層。第二層至第四層的內槽可分為三間,第五層南面分為三間,其餘各面僅分為兩間。每層內槽均安放有塑像,其中第二層的壇座為方形,上方有一佛二菩薩和兩尊脅侍菩薩的造像;第三層的壇座為八角形,上方塑有四方如來佛造像[d];第四層為釋迦摩尼像和阿難迦葉文殊普賢等造像;第五層為毗盧舍那如來佛和八大菩薩造像。其中第四層文殊普賢造像經確認為遼代所塑原品。塔身頂部為高10米的塔剎。[7]:128[13][17][8]:3-11[3]:21[15][14]:7

 
明武宗題字牌匾「天下奇觀」

應縣木塔內共有54塊明、清、民國時期的楹聯和牌匾。其中在木塔第一層南門外掛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所立的「萬古觀瞻」牌匾。第三層南側檐下掛有一塊木塔匾額中最古老的「釋迦塔」木牌,上面記載了應縣木塔的多個重修年代;東南面檐下掛有宣統三年(1911年)應州知事任緒瀛所寫的「峻極於天」牌匾。第四層南側外檐掛有明武宗朱厚照所寫的「天下奇觀」四字牌匾,東側和西側各掛有一塊「金城[e]」和「雁塔[f]」牌匾。第五層南側外檐掛有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年間所寫的「峻極神工」四字牌匾。第二層至第四層的南門各有一副楹聯,其中第二層為「拔地擎天四面雲山拱一柱;乘風步月萬家煙火接雲霄」,第三層為「俯矚桑乾滾滾波濤縈似帶;遙臨恆岳蒼蒼岫㠉屹如屏」,第四層為「點嶮透雲霞西望雁門丹岫小;玲瓏侵碧漢南瞻龍首翠峰低」。[7]:127-128[8]:12-24[18]

塔剎

編輯

應縣木塔的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製塔剎。塔剎高12米,整體由剎座、剎身和剎頂三部分組成。剎座由磚砌基座和鐵質仰蓮組成,上方承接剎身;剎身則由鐵製覆缽和五重相輪組成,上方承接剎頂;剎頂由鐵鑄圓光、仰月、寶蓋和寶珠等部分組成。以上所有部分的中心由鐵鑄剎杆串聯起來。在鐵製仰月下有8條鐵鏈分別和塔頂各檐角垂脊末端固定。[19]

出土文物

編輯

1966年6月18日,應縣木塔的第三明層佛座下方被發現發現一個花式銀盒,該銀盒隨後被放置在第二明層的一座佛像下方。1974年7月28日,考古人員應縣木塔在第四明層的一尊胸背部開洞的塑像中發現大量文物,並於當年9月14日發現了位於第二明層的銀盒。在1974年,考古隊員發現的文物包括47件遼代刻經,30件寫經和雜抄,8件刻書與雜刻,7件繪畫和版刻印刷的佛像,共計66件的七寶[g]以及2粒舍利佛牙。經過鑑定,這些文物的入藏時間與塑像的製造相同,均為遼末金初時期[20]

保護

編輯

維修工作

編輯
 
佛宮寺釋迦塔文保碑
 
特種郵票:應縣·釋迦塔

建塔以來,應縣木塔在炮擊、風化和包括邢臺地震唐山大地震在內的多次地震的破壞下,塔身扭曲變形,並有100多處殘損,塔內所有柱子全部傾斜,其中有12根嚴重傾斜[21],第一層就有3根;各層柱子當中,水平方向的偏移以第二層最為嚴重,豎直方向的偏移則以第五層最為嚴重[12],部分柱子甚至出現了撕裂的現象[22]。1950年代時,當地政府曾對應縣木塔進行保養[16]。1961年,應縣木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1974年,國家文物局對應縣木塔展開了搶險加固工程,並在這次維修過程中發現了大量文物,這些文物在1978年至1981年被修復,並於此後得到了妥善保存[20]。自1970年代起,有人開始提出關於應縣木塔的維護方案,相關意見逐漸分化為落架斜戧支撐加固和頂層抬升後二層落架等三種,並隨之出現了大量相關的爭執和討論[16]。1989年,應縣木塔的相關維護調研工作開始進行。1991年,國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應縣木塔維修工程領導組」[24]。2000年10月,國家文物局召集20餘名文物、古建、地質和結構專家為應縣木塔制定維護方案[25]。2001年時,國家文物局面向全國文物界以及工程技術界的專家學者公開徵集應縣木塔維修方案[26]。2003年時,為了保護木塔結構,應縣木塔文保所撤下了木塔上的鐵鈴[27]。2013年2月,應縣木塔周邊環境整治規劃制定完畢[28],並於2014年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准[29]。2013年9月29日,應縣木塔的維修方案《應縣木塔嚴重傾斜部位及嚴重殘損構件加固方案》被正式敲定,方案最終採納了用斜戧支撐加固的意見(頂層抬升後二層落架以目前的技術風險過大)[30]。該方案於2013年上報國家文物局,並於2014年正式獲批[31],同年12月維護工作正式啟動[32]。相關的腳手架搭建工程[33]和深化維護的工程[34]也先後於2015年和2016年獲批。

相關開發

編輯

自2003年以來,山西省文物局先後兩次發文禁止遊客登塔,但應縣木塔文保所出於資金方面的考慮,一直允許遊客進入木塔底部二層[24],直至2010年才做出每次最多20名遊客登塔的限流措施[35]。2006年9月5日至7日,朔州市市委、市政府與應縣縣委、縣政府舉辦了建塔950周年慶典[36]。2011年時,遊客一度被禁止登塔[37]。2009年,應縣木塔正式展開申報世界遺產的各項工作[38],並於2011年正式啟動申遺進程[39]

周邊環境治理

編輯
 
晴天下的應縣木塔

2000年3月,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部分專家到山西應縣考察,發現在應縣木塔周圍修建了大量不符合文物保護規定的超高建築[40],此外還有一座1998年建造的工廠,該工廠在其排放的廢氣嚴重超標的情況下持續生產,多次無視環保部門的警告和停產文件[41]。2004年11月,應縣政府決定對應縣木塔周邊的居民區進行拆遷改造[42]。2005年6月起,應縣木塔周邊正式啟動舊城改造項目中的拆遷部分,共拆遷房屋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總占地40萬平方米,拆遷後環塔周圍10萬平方米的土地被改建為綠地和空地保護園區[43]

防雷防火

編輯

1992年至1997年,西安交通大學、山西大學和應縣木塔文管所組成的調研組對應縣木塔安裝避雷針的必要性進行了調研,最終認為應縣木塔自身可以做到絕緣避雷,並且安裝避雷針無法減小應縣木塔自身被雷擊毀壞的可能性,應縣政府也據此決定不為應縣木塔安裝避雷針[17]。2004年,因稷山大佛寺遭雷擊而起火,山西省有關部門決定在應縣木塔頂部安裝避雷裝置,但這一做法遭到一些專家的反對,這些專家認為應縣木塔的金屬塔剎本身已經起到了避雷的效果,無需再安裝避雷裝置[44]。2005年1月,應縣木塔因沒有高層建築應有的消防專用蓄水池和加壓泵,木塔周圍遍布居民區,消防車道太窄或被堵塞等原因,被朔州市政府列為火災隱患掛牌督辦單位,應縣木塔文管所為此簽訂了整改承諾書[45]。2012年,應縣消防大隊聯合應縣木塔管理所加大了對應縣木塔的火災防控力度,其中包括嚴查遊客所攜帶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在周邊居民的煙囪上加裝防火罩[46]

立法保護

編輯

2018年12月21日朔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2019年3月22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批准了《朔州市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保護條例》,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立法保護應縣木塔[47]

注釋

編輯
  1. ^ 有說法結合尚未發現任何遼代文獻,認為應縣木塔的建造時間實際上應在金代[2]
  2. ^ 引用來源稱該塔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不過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塔為日本的法隆寺五重塔,建於607年[6]
  3. ^ 這個高度是梁思成於20世紀30年代通過逐層相加的方式測量出來的[10],當時甚至人工爬到塔頂測量了塔剎的高度[11]。2006年的衛星測量數據為65.86米[12]
  4. ^ 即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保生佛、北方微妙聲佛[3]:21
  5. ^ 唐代時應縣木塔所在地為應州,而應州內設有金城縣[8]:14
  6. ^ 秦漢時期應縣木塔所處地區為雁門郡[8]:14
  7. ^ 這裡的七寶指的是金、銀、琉璃、玻璃、貝類、赤珠和瑪瑙[20]

參考

編輯
  1. ^ 明·田蕙《應州志·營建志》:佛宮寺在州治西。遼清寧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塔曰釋迦,道宗皇帝賜額。元延二年,避御諱改寶宮為佛宮。
  2. ^ 2.0 2.1 2.2 杜成輝. 山西应县木塔建于辽代的又一佐证——元好问的几首吟应县木塔诗. 北方文物. 2005, 2: 62–64. 
  3. ^ 3.0 3.1 3.2 3.3 3.4 馬良編著. 应县木塔.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06-01: 63. ISBN 7-203-04593-5. 
  4. ^ 中国抢险加固世界最古老木塔“应县木塔”. 新華網. 2014-12-05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中文(中國大陸)). 
  5. ^ 5.0 5.1 天下第一塔”山西应县木塔. 華夏經緯網. 2006-02-27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中文(中國大陸)). 
  6. ^ 詹佩瑜. 全世界最老的木造建築在日本:揭密法隆寺的大秘寶. 典藏ARTouch.com. 2019-12-26 [2023-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7). 
  7. ^ 7.0 7.1 7.2 羅哲文編著. 中国古塔. 北京: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5-06-01: 322. ISBN 7-5007-3007-1.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山西省應縣木塔保管所編. 应县木塔.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2-05-01: 322. CSBN 11068·1079. 
  9. ^ 侯幼彬,李婉貞編.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2-11-01: 322. ISBN 7-112-05220-3. 
  10. ^ 世界最高最古老木塔“身高”有新说. 搜狐新聞. 2006-08-3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0) (中文(中國大陸)). 
  11. ^ 应县木塔是中国建筑大师们心目中的“珍宝”. 新浪新聞. 2006-09-04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中文(中國大陸)). 
  12. ^ 12.0 12.1 李鐵英,魏劍偉,張善元,李世溫. 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 土木工程學報. 2005-02: 51–58. 
  13. ^ 13.0 13.1 应县木塔. 中國網. 2007-05-15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0) (中文(中國大陸)). 
  14. ^ 14.0 14.1 14.2 文物出版社編. 应县木塔.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66-03-01: 246. CSBN 7068·243. 
  15. ^ 15.0 15.1 杜雷鳴,李海旺,薛飛,秦冬祺. 应县木塔抗震性能研究. 土木工程學報. 2010, S1: 363–370. 
  16. ^ 16.0 16.1 16.2 侯衛東. 应县木塔保护的世纪之争. 國際建築. 2012, 12: 38–41. 
  17. ^ 17.0 17.1 張秀珍,吳壽鍠. 关于应县木塔避雷问题的研究.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1997-01: 58. 
  18. ^ 初見. 应县木塔的五个最. 旅遊時代. 2014, 3: 42–47. 
  19. ^ 王福諄. 古代大型铁塔和古塔的大型铁塔刹. 鑄造設備研究. 2007, 6: 46–54. 
  20. ^ 20.0 20.1 20.2 張暢耕,畢素娟,鄭恩淮.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辽代珍贵文物. 文物. 1982, 6: 1–8, 97–101. 
  21. ^ 山西应县千年木塔不堪重负 专家呼吁别再攀登. 人民網. 2001-06-22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中文(中國大陸)). 
  22. ^ 应县木塔扭曲变形非修不可. 北京晚報. 2001-06-2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中文(中國大陸)). 
  23.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06-11-20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中文(中國大陸)). 
  24. ^ 24.0 24.1 十七年了修不成,应县木塔带病迎客. 新浪新聞. 2006-09-25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2) (中文(中國大陸)). 
  25. ^ 山西应县古木塔年近千岁 国家文物局制订保护方案. 人民網. 2000-10-12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中文(中國大陸)). 
  26. ^ 国家文物局公开征集山西应县木塔维修方案. 新華網. 2001-06-24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中文(中國大陸)). 
  27. ^ 应县木塔最新修缮方案将上报文物局审批. 新華報業網. 2013-08-2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中文(中國大陸)). 
  28. ^ 山西应县木塔保护规划获批 或将改善周边环境. 中國新聞網. 2013-02-27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中文(中國大陸)). 
  29. ^ 关于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周边环境整治规划的批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4-04-01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 (中文(中國大陸)). 
  30. ^ 24年推敲不寻常 应县木塔修缮方案尘埃落定. 山西晚報. 2013-10-1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中文(中國大陸)). 
  31. ^ 关于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的批复. 山西晚報. 2014-04-17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 (中文(中國大陸)). 
  32. ^ 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正式启动. 浙江省文物局. 2014-12-14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中文(中國大陸)). 
  33. ^ 关于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脚手架设计方案的意见. 山西晚報. 2015-05-07 [2016-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 (中文(中國大陸)). 
  34. ^ 关于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工程施工深化和优化设计方案的批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6-03-08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 (中文(中國大陸)). 
  35. ^ 应县木塔“骨病”严重 每次登塔不能超20人. 鳳凰新聞. 2010-05-23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中文(中國大陸)). 
  36. ^ 朔州市举办应县木塔建塔950周年庆典. 山西日報. 2006-09-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中文(中國大陸)). 
  37. ^ 雷健坤深入重点旅游景区检查. 山西新聞網朔州頻道. 2011-10-01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中文(中國大陸)). 
  38. ^ 应县木塔将“申遗”. 解放軍報. 2009-07-28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0) (中文(中國大陸)). 
  39. ^ 山西应县释迦木塔“申遗”启动. 新華網. 2011-05-12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中文(中國大陸)). 
  40. ^ 应县木塔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徒添“心病”. 東方新聞. 2000-04-24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 (中文(中國大陸)). 
  41. ^ 应县木塔至今仍被“黑龙”包围. 生活時報. 2000-06-06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7) (中文(中國大陸)). 
  42. ^ 应县木塔周边拆迁:“文保”赢了,民生也赢了. 新華網. 2006-09-06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中文(中國大陸)). 
  43. ^ 应县木塔周边保护性拆迁破解两大难题. 新華網. 2006-09-06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中文(中國大陸)). 
  44. ^ 千年木塔应装避雷针吗?. 科技日報. 2004-11-10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中文(中國大陸)). 
  45. ^ 火灾隐患威胁应县木塔. 山西晚報. 2005-01-30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0) (中文(中國大陸)). 
  46. ^ 朔州应县为国宝木塔周边居民安装烟囱防火罩. 山西新聞網朔州頻道. 2012-01-19 [201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中文(中國大陸)). 
  47. ^ 朔州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保护条例.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