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歌曲
抒情歌曲(英語:Sentimental ballad)是一種感情豐富的音樂風格[1],通常以浪漫關係和親密關係為主題,偶爾涉及戰爭(抗議歌曲)、孤獨、死亡、嗑藥、政治和宗教,曲風哀婉雅正。[2]謠曲一般都富於旋律性,足以引起聽眾的注意。[3]
抒情歌曲在大多數音樂類型中都能找到,比如流行音樂、R&B、靈魂樂、鄉村音樂、謠曲、搖滾和電子音樂。[4]謠曲通常節奏緩慢,編曲豐富,重視旋律與和聲。
抒情歌曲使用原聲樂器,如吉他、鋼琴、薩克斯管,有時還有管弦樂。許多現代主流謠曲往往以合成器、鼓機為特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採用舞曲節奏。[5]
抒情歌曲起源於19世紀後期的錫盤巷音樂工業,[6]最初被稱為「催人淚下的歌曲」或「客廳謠曲」,可能源自市井謠曲(broadside ballads)。抒情歌曲基調傷感,富於敘事性,多採用一部曲式,傳播上或是單獨出版,或是作為歌劇的一部分發行。
20世紀初,新的音樂流派開始出現,抒情歌曲熱潮消退,但感傷猶有餘溫,「謠曲」(ballad)一詞乃獨立不死,推而廣之,被用來代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慢節奏情歌。[7]
歷史
編輯類型
編輯爵士樂和傳統流行音樂
編輯大多數爵士謠曲和傳統流行音樂都是由一首單獨的開篇詩組成,長度通常在16小節左右,以屬音結尾。
副歌通常為16或32小節,採用AABA形式(儘管其他形式,如ABAC,也並不少見)。其中B段通常被稱為「橋段」,而結尾的A段則較短,有時從橋段發展而來,如《飛越彩虹》(Over the Rainbow)。[8][9]
Pop和R&B謠曲
編輯在現代Pop和R&B音樂中,「ballad」一詞常指浪漫情歌,主題不外乎決裂分手和念念不忘。[10]歌手通常會悲切於單相思或失戀,要麼是一方遭到另一方的無視,要麼是一方不念舊情揚長而去,要麼是一段風流韻事影響了兩人的關係。[11][12]
強力謠曲
編輯西蒙·弗里斯(英國社會音樂學家&前滾石批評家)認為,強力謠曲源於靈魂樂藝人(尤其是雷·查爾斯)的演繹,以及靈魂樂的改編者(如埃里克·波頓、湯姆·瓊斯、喬·科克爾等)所創作的慢歌,此類慢歌的副歌通常音量宏大,感情豐沛,用鼓、電吉他伴奏,有時還會採用合唱。[13]
查爾斯·亞倫(Charles Aaron)認為,強力謠曲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搖滾明星試圖向觀眾傳達深刻的信息[14],而隨着1976年調頻廣播進入大眾生活,強力謠曲開始進入美國主流意識。早先的一些歌曲,如壞手指樂隊的《失去你》、保羅·麥卡特尼的《也許我會吃驚》,齊柏林飛艇的《階通天堂》,空中鐵匠的《夢》、林納·史金納的《自由的鳥》等,均藉調頻廣播獲得了新的生命。[14]
強力謠曲在卡彭特樂隊的《再見,愛人》中也初露崢嶸[15],稍後則有皇后樂隊的《一生所愛》(1975)《誰想永遠活着》(1986)和《愛太多會殺死你》(1995),金屬樂隊的《一個》(1988)《不可饒恕》(1991)《其他都不要緊》(1991),拿撒勒樂隊的《愛的傷口》(1974),異域人樂隊的《我想知道愛是什麼》(1984),紅心樂團的《愛是什麼》(1985)《獨身》(1987),毒藥樂隊的《每朵玫瑰都有刺》(1988)《執信的一些事》(1990),蠍子樂隊的《變遷之風》(1990),槍花樂隊的《十一月的雨》(1991),空中鐵匠的《我不想錯過一件事》(1998),愛黛兒的《以火焚雨》。[13][16][17][18]
拉丁謠曲
編輯拉丁謠曲由博萊羅舞曲演變而來,起源於1960年代早期的拉丁美洲和西班牙。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最著名的拉丁謠曲歌手之一是何塞·何塞。他被稱為「謠曲王子」,職業生涯中賣出了超過4000萬張專輯,並對後來的謠曲歌手,如克里斯蒂安·卡斯特羅、亞歷杭德羅·費爾南德斯、內爾松·內德、曼努埃爾·米賈雷斯和露皮塔·達萊西奧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
另請參閱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 蔡振家; 李家瑋; 葉家含; 陳容姍; 林耀盛. 為何華語流行樂壇以情傷歌曲為主?試析抒情歌曲的療癒潛質. 本土心理學研究. 2017-06-01, (47): 371–420. doi:10.6254/2017.47.371.
- ^ J. M. Curtis, Rock Eras: Interpretations of Music and Society, 1954-1984 (Popular Press, 1987), p. 236.
- ^ Bronson, B., H. (1969). The Ballad as Song.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Ord, J. (1990). Bothy Songs and Ballads. Edinburgh: John Donald.
- ^ Pop Music - What Is Pop Music - A Definition and Brief History. Top40.about.com. September 7, 2012 [October 3,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0).
- ^ P. Buckley, The Rough Guide to Rock (Rough Guides, 3rd edn., 2003), p. 378.
- ^ Witmer. See also Middleton (I,4,i).
- ^ D. Randel, 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Cambridge M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0-674-61525-5, p. 68.
- ^ Buchan, D. (1972). The Ballad and the Folk. East Linton: Tuckwell Press
- ^ N. Cohen, Folk Music: a Regional Exploration (Greenwood, 2005), p. 297.
- ^ Smith, L.: Elvis Costello, Joni Mitchell, and the Torch Song Tradition, p. 9. Praeger Publishers, 2004.
- ^ Allan Forte, M. R.: Listening to Classic American Popular Songs, p. 203.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 13.0 13.1 S. Frith, "Pop Music" in S. Frith, W. Straw and J. Street,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op and Roc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0-1.
- ^ 14.0 14.1 Aaron, Charles. Jonathan Lethem; Paul Bresnick , 編. Don't Fight the Power. Da Capo Press. 2002: 132. ISBN 978-0-306-81166-1. Editors list列表缺少
|last2=
(幫助) - ^ Perrone, Pierre. Tony Peluso: Guitarist whose solos on The Carpenters' 'Goodbye to Love' ushered in the power-ballad era. The Independent. August 2, 2010 [February 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7).
- ^ February 2015, Classic Rock14. The 40 Greatest Power Ballads Playlist. Classic Rock Magazine. [2020-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9).
- ^ P. Buckley, The Rough Guide to Rock: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more than 1200 artists and bands (Rough Guides, 2003)
- ^ H. George-Warren, P. Romanowski and J. Pareles, The Rolling Stone Encyclopedia of Rock & Roll (Fireside, 3rd edn., 2001), p. 1060.
- ^ José José "Esta es mi Vida" LANZAMIENTO. Famaweb.com. [2014-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