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 (書籍)
系列條目 |
---|
道家思想 |
道 德
|
道家人物 |
皇德 三皇五帝 廣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莊子 列子 環淵 楊朱 黃石公 張良 劉安 |
道家典籍 |
《老子》《莊子》《列子》《文子》 《黃帝書》 |
相關條目 |
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黃老 玄學 中醫學 道教 佛教 禪宗 |
文子,又稱作《通玄經》,相傳是老子弟子文子所作。中國古代的書籍,有多種內容略有差異的版本。《漢書·藝文志》載有道家類著錄《文子》九篇。
傳為偽書
編輯《隋書·經籍志》著錄《文子》十二篇。前人認為今本系漢唐之間的偽書,或認為抄襲《淮南子》的西漢後期作品。如唐柳宗元即認為這本書是夾雜抄襲了儒、墨、名、法諸家語句,來解釋《道德經》,故稱之為「駁書」。黃震認為是唐代默希子(徐靈府)偽造[1]。章太炎說今本《文子》「半襲淮南,所引老子亦多怪異,其為依託甚明」。章太炎認為今本《文子》與《列子》「同出一手」,因此,「疑即張湛偽造」。[2]。梁啓超認為「今本蓋非斑舊,實偽中出偽也,其大半襲自《淮南子》」[3]。唐蘭說:「《文子》與《淮南子》很多辭句是相同的,究竟誰抄誰,舊無定說。今以篇名襲黃帝之言來看,《文子》當在前。......《文子》中有很多內容為《淮南子》所無,也應當是先秦古籍之一。」[4]
但是1973年河北定縣40多號漢墓出土的竹簡中,有《文子》的殘簡,其中與今本《文子》相同的文字有6章,不見於今本的還有一些內容,或系《文子》的佚文,但確證了《文子》一書的存在,為西漢時已有的先秦古書。《文子》在唐代時與《老子》、《莊子》並重,天寶元年唐玄宗詔封文子為「通玄真人」,詔改《文子》為《通玄真經》,與《老子》、《莊子》、《列子》並列為道教四部經典。置博士、助教講習這些經典。列入唐代科舉教育體系。
漢墓出土
編輯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村40號漢墓出土大批竹簡,其中包括《文子》一書。有少量竹簡文字與今本《文子》中《道原》、《精誠》、《微明》、《自然》等篇的內容相似,余者皆是今本《文子》中找不到的佚文。有學者通過比較敦煌本、竹簡本、今本《文子》的異同,並結合有關史籍加以考察,認為《文子》一書經歷了相當長的演變過程。三種《文子》版本之間有密切聯繫,敦煌本是竹簡本向今本演變的過渡本。
整理
編輯對《文子》進行整理研究的,有《通玄真經》默希子注,十二卷;宋代朱並注,七卷,(八卷以下已佚);元代杜道堅《文子纘義》,十二卷;清代錢熙祚《文子校勘記》,俞樾《俞樓雜纂讀文子》。現今流傳的版本有:《正統道藏》十二卷本;《通玄真經贊義》十二卷本;《道藏》七卷本;《道藏輯要》本;《四部叢刊》縮印《通玄真經》十二卷本;《四部備要》本等。
今本《文子》分十二篇八十八章。十二篇分別為:
一、道原,
二、精誠,
三、九守,
四、符言,
五、道德,
六、上德,
七、微明,
八、自然,
九、下德,
十、上仁,
十一、上義,
十二、上禮。
體例
編輯《文子》一書之主旨,在於解說老子之言,闡發老子思想,繼承和發展道家「道」的學說。書中每篇皆以「老子曰」三字開始,表明與老子之師承關係。明朝宋濂稱:「子嘗考其言,一祖老聃,大概道德經之義疏爾。」元代吳金節也稱:「文子者,道德經之傳也。」均說明《文子》的主旨內容。然而,亦有人認為「老子曰」三字乃後人竄入,非原文如此。
章節摘錄
編輯《文子》首篇《道原》首章云: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無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聞其聲,吾強為之名,字之曰道。夫道者,高不可極,深不可測,苞裹天地,稟受無形,原流泏泏,沖而不盈,濁以靜之徐清,施之無窮,無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柔而能剛,含陰吐陽,而章三光;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鳥以之飛,麟以之遊,鳳以之翔,星曆以之行;以亡取存,以卑取尊,以退取先。古者三皇,得道之統,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是故能天運地墆,輪轉而無廢,水流而不止,與物終始。風興雲蒸,雷聲雨降,並應無窮,已雕已琢,還復於樸。無為為之而合乎生死,無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無矜而得乎和,有萬不同而便乎生。和陰陽,節四時,調五行,潤乎草木,浸乎金石,禽獸碩大,毫毛潤澤,鳥卵不敗,獸胎不殰,父無喪子之憂,兄無哭弟之哀,童子不孤,婦人不孀,虹蜺不見,盜賊不行,含德之所致也。大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萬物恃之而生,莫知其德,恃之而死,莫之能怨,收藏畜積而不加富,布施稟受而不益貧;忽兮怳兮,不可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詘兮,窈兮冥兮,應化無形兮,遂兮通兮,不虛動兮,與剛柔卷舒兮,與陰陽俯仰兮。
文中所謂「老子曰」的內容,乃是集合《老子》中的不同語句而成,重加編排,就其義理而闡發,非實有如此一段文字。在夫道者之後,則更易看出是闡析的部份。
此章開宗明義地解釋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以「道」是天地萬物的起源。此道先天地而生,是窈冥無形,渾而為一的。道無形無狀,無所不包,無處不在。旣分為天地,輕清者為天,重濁者為地,而四時陰陽亦依此而生,萬物乃得以生存活動。因此「道」是自然的究竟根本。 下文又說此是大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萬物恃之而生,莫知其德,恃之而死,莫之能怨。」是以自然萬物皆循道而行,但又不知不怨,對此道的本質,旣無法認識,無法掌握,無法干預。
在《下德》篇則首言:
老子曰:陰陽陶冶萬物,皆乘一氣而生。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登,春肅秋榮,冬雷夏霜,皆賊氣之所生也。
此章則言道有氣的特性,判為陰陽,而世間萬物皆就其陶冶而成。這就頗為超出了《老子》的基礎,而見出後人闡發的精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