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寺
普惠寺,俗稱王爺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市區,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
普惠寺 | |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國 |
位置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座標 | 46°7′37.85″N 122°2′22.16″E / 46.1271806°N 122.0394889°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開基 | 鄂齊爾 |
開山時間 | 1619年 |
地圖 | |
歷史
編輯該廟始建於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因該廟原是清朝札薩克圖旗(今科爾沁右翼前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的家廟,故俗稱「王爺廟」。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郡王鄂齊爾率領從東烏珠穆沁旗請來主持該廟廟務的高僧卻爾濟赴北京覲見康熙帝。喇嘛卻爾濟在北京期間,將不少藏文佛經譯為蒙古文,受到清廷的讚賞。清廷封其為 「巴格西葛根」,並給王爺廟賜額「普惠寺」(蒙古語音譯「好特老尼古勒喜」)。但該名稱不為旗民熟知,旗民一直習慣稱該廟為「王爺廟」。鼎盛時期,該廟有喇嘛600多人。[1][2]
該廟也成了附近地區的地名,如今的烏蘭浩特市舊稱「王爺廟」。滿洲國興安南省公署、興安總省公署均設在該地。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此地成立,同時將王爺廟正式更名為烏蘭浩特市。[1]
該廟初建時,地址位於今烏蘭浩特市普惠街東段北側山坡上,規模很大。當時有兩座正殿,前殿名為「朝仁拉新殿」,後殿名為「少格新殿」。該廟有81間廟舍,2座廟倉,白色的喇嘛住宅300多間。建成幾年後,又新建了一座葛根宮。該廟平面呈長方形,平頂。建築周圍立有21座石刻佛像經碑。寺廟占地面積17.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2]
王爺廟的建築融合了漢藏風格。正殿前方大約100米處,立有三丈多高的4根紅漆經杆,上懸黃布經旗。山門外左右兩側,有一對石獅。正殿正門外,有面闊三間的大廊,廊內的正門兩側牆上繪有四大天王畫像;大廊東、西兩端,分別置有一座銅製經輪,帶鐵環,可轉動。正殿頂部立有一尊銅獸,四角立有經輪、短戟,象徵着吉祥如意。正殿四壁以石塊砌成,白壁紅邊。頂部有大天窗,象徵着佛法通天。四角分別設有銅製鎦金經柱;南牆上端中央,有銅製鎦金二鹿聽經像。正殿前部54間是經堂,後部27間是佛堂,均是盤龍紅漆明柱,天花板繪有龍風圖案。經堂正門入口處,懸有緞制繡花的傘蓋頂幔,地面鋪有地毯,其上鋪設喇嘛坐墊,坐墊前擺小方桌,桌上有經卷、小銅鈴、木魚。喇嘛坐墊依次排列數行,是喇嘛誦經之處。佛堂北牆正中央,供奉者高2米的釋迦牟尼銅製鎦金像;身高均為1.67米的宗喀巴像在左、麥德爾像在右,還有騎着赤兔馬的關羽與關平、周倉的木雕像;牆上掛有各種神佛畫像,其中包括十八羅漢等等。佛堂的東、西兩側,順序列有多尊銅製、木製、泥塑佛像。[2]
王爺廟活佛第一世為「巴格西葛根」卻爾濟。此後依次有格那旺丹必尼瑪、毛楞、桑布、錫勒圖、麥德爾等等活佛。[2]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俄羅斯帝國哥薩克騎兵在日俄戰爭敗退途中,襲擾了王爺廟地區,破壞了該廟的房屋,砸碎了部分佛像,廟內財物遭搶劫一空。1912年9月14日,奉天后路巡防隊統領吳俊升率馬步各營追擊郡王烏泰、諾彥活佛至王爺廟時,該廟的一座殿堂、一座廟倉、數十間喇嘛住房遭炮火炸毀,廟內的佛像、經卷、法器也大多遭炸毀。[2]
1932年6月,以青山好、九江樂、滿天飛為首的一千多名強盜,掠走了廟內的不少珍貴物品。[3]
1945年9月15日,重建的一座正殿、49間房屋完工。文化大革命中,1966年8月,該廟建築被全部扒倒,僅存的經卷遭到焚燒,佛像和器皿遭到砸毀。[2]
1986年7月,烏蘭浩特市人民政府撥款2.5萬元,在王爺廟舊址新建了一座磚石結構廟堂,中間為佛堂,東、西間為喇嘛居室,占地面積大約300平方米。[2]爾後又經過不斷擴建。現在新建的寺廟並不在舊有的建築舊址上,其建築風格及布局也同舊有的寺廟不同。 [1]
建築
編輯到2009年,新建的寺廟占地面積13萬平米,西南側是成吉思汗公園,東臨興安路,北為一片園地。 寺廟的主體建築以大雄寶殿為中心。自南到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密宗殿,中軸線以東靠後的部分為喇嘛生活區,中軸線以西為五小廟。大雄寶殿的梁柱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門窗及斗拱均為木結構,三層重檐歇山頂,東、西、北三面均有抱廈且形制相同。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室內可由鐵梯登上二層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