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尼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普林尼隕石坑(Plinius)是月球正面位於澄海與靜海南北交界處的一座撞擊坑,約形成於愛拉托遜紀[1],其名稱取自古羅馬政治家、博物學者、《自然史》(又譯《博物志》)作者蓋烏斯·普林尼·塞孔杜斯(即「老普林尼」,公元23-79年),1935年該名稱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普林尼隕石坑 | |
---|---|
坐標 | 15°22′N 23°37′E / 15.36°N 23.61°E |
直徑 | 41.31公里 |
深度 | 3.1公里 |
余經 | 日出時336° |
命名來源 | 蓋烏斯·普林尼·塞孔杜斯 |
描述
編輯它的西南偏南是羅斯環形山、西側坐落着海摩斯山脈和阿巴克里隕石坑、"阿切魯西亞岬"(Promontorium Archerusia)位於它的西北、東北是道斯隕石坑;正北方橫亙着一系列被統稱為"普林尼月溪"的直溝和一座小撞擊坑-布拉開隕石坑[2]。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15°22′N 23°37′E / 15.36°N 23.61°E,直徑41.31公里[3], 深度3.1公里[4]。
普林尼隕石坑尖峭的邊緣略呈卵狀,內側壁帶有階地結構,外側壘寬廣但不規則,西側壁峰頂高出周邊地形1800米[1],坑壁平均較周邊高1060米、較坑底高3240米[5]。外側壁被眾多深谷切割;南側坡上一塊底邊長16-19公里的三角區尤為引人注目。碗形的坑底較周邊更亮,地表丘陵起伏,中部是一座高900米的不規則中央峰[6],峰頂顯示有二座隕坑,一道裂縫連接到該山峰的北側;坑底東部較丘陵般的西部更為平坦光滑。該隕坑沒有射紋系統,內部容積約為1400公里³[5]。
與澄海表面相比,普林尼隕石坑內部黝黑並缺少含鐵鈦的古岩石(鈦鐵礦),是月食期間出現溫度異常的隕坑之一,其原因是這些隕坑的生成年齡較小,地表岩石上尚未形成能提供隔熱作用的表岩屑層。隕坑附近的月壤氦-3含量豐富,未來具有良好的產業開發前景。
月球瞬變現象
編輯在該隕坑曾觀察到在陰影下閃現光暈的月球瞬變現象。
隕石坑截面圖
編輯衛星隕石坑
編輯按慣例,最靠近普林尼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普林尼[3]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A | 13.0° N | 24.2° E | 4 公里 |
B | 14.1° N | 26.2° E | 5 公里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Description of the crater on the site ?The Moon Wiki?.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9).
- ^ Map crater Plinius LAC60.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3.0 3.1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 ^ 5.0 5.1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 ^ Naosuke Sekiguchi, 1972. Catalogue of Central Peaks and Floor Objects of the Lunar Craters on the Visible Hemisphere.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and University Park Press.
- ^ Catalogue of lunar craters cross sections I Craters with peaks by Gerald S. Hawkins, William H. Zack and Stephen M. Saslow (PDF). [2016-06-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1-05).
外部連結
編輯- LTO-60B1 普林尼隕石坑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PI 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