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廟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百官街道曹娥江西岸、孝女廟村南30米,是紀念東漢時孝女曹娥的祭地,始於東漢元嘉元年(151)所建之曹娥墓,後因墓而建祠,現存建築主要建於1931-1936年,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廟內所有的柱、梁、軒、雀替、門窗等都布滿精美雕刻,體現近代工藝之繁富精緻,有「江南第一廟」之譽[1]。1989年12月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娥廟

山門及墓坊,2014年8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6年
編號7-1733-5-126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歷史沿革

編輯

東漢元嘉元年(151),上虞縣令度尚改葬曹娥於江南道旁,並立曹娥碑,碑文由邯鄲淳所寫,傳蔡邕曾夜讀此碑,並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字謎,後為楊修所解(謎底為「絶(絕)妙好辤(辭)」),今廟內所存曹娥碑則為北宋元祐八年(1093)由蔡卞摹舊時碑文重書[2]

廟址初在曹娥江東岸,後遷西岸。北宋熙寧十年(1077)載入祀典,有司春秋祭祀,元祐八年(1093)建正殿八間。大觀四年(1110)封曹娥為靈孝夫人,後因借潮而應不斷加封,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在廟後增建曹府君祠祀其父母,淳祐六年(1246)又封其父為和應侯,母為慶善夫人。南宋和明萬曆時分別以捨生護衛祖母的孝女朱娥[3]和為父申冤獻身的孝女諸娥[4]配享,明嘉靖時又以合郡烈女從祀東西兩廡,清同治時賜額「福被曹江」[5][2]。建築屢毀屢建,1929年7月毀於大火,1931年曹娥人任鴻奎捐募重建,1936年竣工[6]

 
明萬曆十五年(1587)《紹興府志》孝女廟圖。

建築布局

編輯

建築臨江而立,面東向,背靠鳳凰山,按明萬曆《紹興府志》附圖,時有山門、正殿和後殿(曹府君祠,又名雙親殿)三進,後殿西北側為曹娥墓。今建築則分左、中、右三軸布局,左軸線(北軸線)以三開間為主,上有石牌坊(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飲酒亭、曹娥碑、雙檜亭、墓前亭和曹娥墓(文革時被毀,原有墓道石刻侍女、石馬、石羊等均無存,1982年重修)。中軸線為五開間,上有照牆、御碑亭、大山門、正殿和後殿,正殿為全廟中心,寬20米,高約15米,硬山頂,由46根合抱大柱支撐,中央四根頂梁主柱用15米、直徑0.5米的楠木製成。前槽為三卷船篷軒,後槽為單卷船篷軒。右軸線(南軸線)亦為三開間,上有小山門、戲台、土谷祠、沈公祠、東嶽殿和閻王殿。

全廟有楹聯匾額30餘副,集清以來諸多名家墨跡,如蔣中正題匾「人倫之光」,劉春霖楷書聯「百行孝為先,至性感人餘熱淚;大江流不盡,夕陽終古咽寒濤」,于右任草書聯「德必有鄰,江流近接清風嶺;文能載道,石墨猶傳黃絹辭」,馬一浮行書聯「渺渺予懷嘗思所求乎子何事,渾渾如在試問無忝爾生幾人」[1][7]

圖集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上虞·曹娥庙》. 浙江省文物局. [2014-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30). 
  2. ^ 2.0 2.1 清·唐煦春修,朱士黻纂,《光緒上虞縣誌·卷三十·祠祀》:曹娥廟在十都曹娥江西岸(舊志雲在縣西三十五里),舊在江東,屬上虞,後以風潮齧壞,移置今處,隸會稽。漢元嘉元年,邑長度尚立石,名貞孝,屬其弟子邯鄲淳作文誄之(文載文徵)。案舊志,邯鄲淳文成,尚以示魏朗,大嘆服。蔡邕聞之來觀,適夜,以手摸其文而讀之,題曰:「黃娟幼婦,外孫齏臼」,又曰:「三百年後碑當墮,欲墮不墮遇王叵。」後魏武帝見之,謂楊修曰:「解否?」修曰:「已解。」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而喻,乃令修解之,修曰:「黃絹,色絲也,幼婦,少女也,外孫,女之子,齏臼,受辛也,蓋曰絶妙好辤。」帝曰:「吾亦意此,但遲遠較三十里。」《名勝志》雲晉將軍王羲之以小楷書碑文,新安(《會稽縣誌》作新定)吳茂先刻石於廟中,後為好事者擕去,又《孝女廟志》雲廟側大碑即邯鄲淳文,宋侍郎蔡卞書。宋大觀四年封靈孝夫人。政和五年高麗人來貢,借潮而應,加封昭順。淳祐六年(舊志作五年)復加純懿,且封其父和應侯,其母慶善夫人。元祐八年建正殿八間(舊志此下雲娥墓在廟旁,其上雙檜甚古,前有亭,後毀於風,嘉定中太守汪綱建亭於舊址,額曰雙檜,侍郎張即之書,又廟前疊石為堤七十丈)。端平中會稽令董楷以朱娥配享,列位曹娥之側(傳詳列女)。後燬,元至元二年廉訪某捐俸以倡,紹興路總管散朝公親至其處,相址計工,亦捐俸以助,令會稽尹呂誠董修之,廟成,後至五年加封慧感夫人。明嘉靖四年知府南大吉復以合郡烈女從祀兩廡,萬曆十三年知縣朱維藩重修,四十五年送諸娥入祠配享,號三美祠(三美者,曹娥朱娥諸娥,諸山陰人),後復圮。國朝順治五年總漕沈文奎重建,康熙十一年部郎沈范重修,六十一年郡守俞卿重修,雍正十年郡守顧濟美建華表於墓道,嘉慶十三年敕封福應夫人,同治四年朱潮、沈樹棠等詳請加封靈感夫人,並賜「福被曹江」匾額(已上據萬曆志、嘉慶志及孝女廟志纂)。
  3. ^ 明·蕭良干修,張元忭、孫鑛等纂,《萬曆紹興府志·卷四十七·人物誌十三·列女》:朱娥,上虞朱回女,幼失怙,恃鞠於祖母。治平三年二月,祖母詬其族人朱顏,顏怒,手刃刺焉。娥方十歲,驟執其衣,知力不勝,又仆臥而制之,顏不得逞,祖母賴以脫去,顏怒,霜刃累揮而手不釋,遂斷其吭而死。詔賜粟帛,鄉人義之,為立祠,熙寧十年會稽令董楷以配祀曹娥。
  4. ^ 清·李亨特修,平恕、徐嵩纂,《乾隆紹興府志·卷六十四·人物誌廿四·列女一》:孝女諸娥,父士吉,洪武初為糧長,有黠而逋賦者,誣士吉於官,論死,二子炳煥亦罹罪。娥方八歲,晝夜嚎哭,與舅陶山長走京師訴冤,時有令,冤者非臥釘板勿與勘問,娥輾轉其上,幾斃,事乃聞,勘之,僅戍一兄而止。娥重傷卒,里人哀之,肖像配曹娥廟(明史)。
  5. ^ 《萬曆紹興府志·卷十九·祠祀志一》:曹娥廟初屬上虞,後改隸會稽,在府城東九十二里。宋熙寧十年著在祀典,大觀四年封靈孝夫人,政和五年高麗人來貢,借潮而應,加封昭順。淳熙中皇子魏王判明州,亦借潮而應,淳祐六年復加封純懿,且封其父為和應侯,母為慶善夫人。墓在廟旁,其上雙檜甚古,前有亭,扁曰雙檜,後毀於風,嘉定十七年郡守汪綱復建亭,且疊石廟前為堤七十丈,又建娥父曹府君及朱娥祠,娥亦上虞人,事見人物誌,俗呼為救婆廟,建熙十年會稽令董楷以娥配享曹娥,共一廟,有司春秋祭。明興因之不改,嘉靖四年知府南大吉廓之,以合郡烈女從祀於東西兩廡。
  6. ^ 《曹娥庙》. 浙江省文物局. [2014-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30). 
  7. ^ 《江南第一庙——曹娥庙》. 上虞新聞網. [2014-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3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