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溶(813年—840年2月12日),唐穆宗第八子,墓誌記為第四子,母楊賢妃,封安王

身世

編輯

李溶具體生年不詳,墓誌記載其逝世時年二十八,當在元和八年(813年)。長慶元年(821年),穆宗將未封王的諸子和諸弟封王,李溶被封為安王。[1][2]唐穆宗逝世後,繼位的是李溶兄長唐敬宗。李溶的母親楊妃應該是在此後獲封太妃[3]太和八年(834年)九月,與其弟潁王李瀍同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兵部尚書,李溶又改檢校吏部尚書。文宗開成二年(837年)十月,按百官例給李溶、李瀍每月料錢,厚待他倆異於諸王。[4][5][6][7]

文宗的皇儲候選人

編輯

開成三年(838年),文宗之子李永去世,可能是被家僕謀害(文宗另一子蔣王李宗儉薨年記載不詳,可能也已去世)。四年(839年),文宗寵妃楊賢妃秘密推薦李溶為皇太弟。[8]楊賢妃、宰相楊嗣復與李溶的母親楊太妃是本家的關係。後來李瀍繼位成為唐武宗後,認定李溶奉承了楊賢妃,得到可能是楊賢妃侄輩的宰相楊嗣復及宦官知樞密劉弘逸的支持,因為楊嗣復希望楊賢妃效法武則天[5][9][10]當文宗就此諮詢大臣時,宰相李珏反對立李溶為儲。[11]隨後,文宗立唐敬宗幼子陳王李成美為太子。[12]六月慶成節,文宗幸十六宅安王、潁王院宴樂,賜與頗厚。[4]

身亡

編輯

五年(840年),文宗病重,召來劉弘逸和另一宦官薛季稜,讓他們去傳召楊嗣復和李珏,準備把李成美託付給兩位宰相。但是,控制軍隊的宦官仇士良魚弘志希望獲得新帝的支持,所以反對李成美,稱他太年輕且多病。他倆搶先矯文宗詔,將李成美重新降為陳王,改立李瀍為皇太弟,李珏阻止未果。[6]

文宗不久駕崩,仇士良說服尚未即位的李瀍命楊賢妃、李溶、李成美自殺。李溶以圖謀成為儲君的罪名被賜死於宅邸。[2][5][6][8][11][12]八月廿九日,葬於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原。

後來李瀍繼位為唐武宗,因當初立儲之爭派宦官去賜死已被貶地方的楊嗣復、李珏,被宰相崔珙李德裕等勸阻後說:「楊嗣復、劉弘逸志在樹立安王。立陳王尚且是文宗遺旨,楊嗣復、劉弘逸欲立安王全是希楊妃意旨。楊嗣復曾寫信給楊妃要她效武則天臨朝。」崔珙、李德裕等說:「此事曖昧,真假難辨。」武宗說:「楊妃曾臥病,其弟楊玄思奉文宗命入內侍疾一月有餘,趁機內外交通。朕細問內人,了解了情狀,不欲外宣。假如安王得志,我豈有今日,他豈能容我?」然後憂傷地說:「為卿等赦之。」於是追回了前去賜死楊、李的宦官,再貶他們。[9][10]

軼聞

編輯

唐闕史》記載:文宗於十六宅西別建安王溶、潁王瀍院,數次駕幸,縱酒如家人禮。文宗駕崩時,太子李成美年幼且有病不堪擔當軍國大事。仇士良認為安王是文宗親弟,賢能且年長,於是發動左、右神策軍及飛龍、羽林、驍騎數千人去藩邸奉迎安王。宦官遙呼:「迎大者!迎大者!」數四,因為安王是兄長,所以「大者」指的就是他。等兵仗到了二王宅,兵士們互相說:「奉命迎大者,不知安、潁孰為大者?」潁王的王夫人偷偷聽到了,就擁髻褰裙走出,說:「大者就是潁王。大家(指皇帝)的左右因為潁王魁梧頎長,都呼為大王,且與中尉(指仇士良)有死生之契,你們如果弄錯了,必遭滅族啊!」當時安王心裡認為自己按次序應該得立,心生疑慮且懦弱,害怕,沒敢出來。潁王神氣抑揚,隱於屏間,王夫人從屏後擁他出來。眾人惑於其語,於是扶上馬,以兵甲簇擁到少陽院。宦官們知道已經迎錯人了,無人敢出言,於是羅拜馬前,連呼萬歲。不久矯詔,以潁王瀍為皇太弟,權句當軍國事。《新唐書·王賢妃傳》也稱王賢妃當初秘密幫助潁王登基,故在潁王登基為武宗後進號才人。

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認為《新唐書·王賢妃傳》此記載是取材於《唐闕史》,認為「按立嗣大事,豈容繆誤!」故依據文宗、武宗實錄,而沒有參考《唐闕史》。

注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舊唐書/卷175》,出自劉昫舊唐書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