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浦關,後稱梅關[1]又稱台關[2]或紅梅關,嶺南第一關[3]廣東南雄縣西北,在今大庾嶺[4]

橫浦關陽山關湟溪關時期嶺南嶺北交通線上著名的三大關隘。橫浦關在後被毀棄,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沒有文字記載,沒有發現遺址。

秦橫浦關既爲控大庾嶺要扼的險關,無論從北和從南考慮,其軍事地位都非常重要,其地理位置不同於以後的梅關,但與梅關都起到了同樣作用。

歷史

編輯

史記南越傳》記載前208年,代行南海郡尉趙佗任囂病亡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斷決嶺南和中原溝通的要道三關道,並且稱中原的起義軍隊進犯。(趙陀行南海尉事,移檄告橫浦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

橫浦關、陽山關、湟溪關,當年秦軍修築在五嶺山脈險要處的關口,正好卡死了從中原進入嶺南的通道。三個關口在地理布局上形成了一個軍事大三角,可以互相支援,大三角的支點,正是連江下遊的湟溪關。湟溪關正好處在西江和連江彙合的地方,它設置的用意非常明顯,那就是爲了支援上遊的橫浦關和陽山關,如果上遊的關口一旦被突破,湟溪關還可以作爲第二道防線。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寰宇通誌》卷一百三
  2. ^ 《南越筆記》卷二
  3. ^ 《讀東方輿紀要》
  4. ^ 《史記.南越尉陀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