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四面十二面體

四面十二面體(tetrahedrally diminished dodecahedron)又稱四面星形化二十面體(tetrahedrally stellated icosahedron)或螺旋四面體(propello tetrahedron)[1]是一種拓樸自身對偶的十六面體,由4個正三角形、12個全等的四邊形面、30條邊和16個頂點組成。[2]

欠四面十二面體

自身對偶形式

星形化正二十面體形式

欠缺四個頂角的正十二面體形式
類別凸多面體
對偶多面體欠四面十二面體自身對偶在維基數據編輯
識別
鮑爾斯縮寫
verse-and-dimensions的wikiaBowers acronym
teddoe在維基數據編輯
數學表示法
康威表示法pT在維基數據編輯
性質
16
30
頂點16
歐拉特徵數F=16, E=30, V=16 (χ=2)
組成與佈局
面的種類4個三角形
12個四邊形
頂點佈局
英語Vertex_configuration
3.4.4.4
4.4.4
對稱性
對稱群T英語Tetrahedral symmetry, [3,3]+, (332), order 12
特性
圖像
立體圖

欠四面十二面體自身對偶
對偶多面體

展開圖

欠四面十二面體並非是少4個面的十二面體,其名稱是來自欠缺四個頂角的正十二面體形式的欠四面十二面體,之所以稱為欠四面十二面體是因為其在四個頂角處各欠缺了四面體狀的結構,因此稱為欠四面十二面體。

形式

編輯

欠四面十二面體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多爾曼盧克對偶構造的自身對偶形式;一種是欠缺四個頂角的正十二面體形式;還有一種是星形化的正二十面體形式。[3]

自身對偶形式

編輯

在自身對偶形式中,欠四面十二面體是302404種自身對偶的十六面體中,1476種至少具有2階對稱性中唯一具有四面體對稱性的立體。[4]

欠缺四個頂角的正十二面體形式

編輯

欠缺四個頂角的正十二面體形式中,其移除了4個正十二面體的頂角,並將相鄰的五邊形面切割成梯形。[3]這種形式的欠四面十二面體有兩種二面角,分別為梯形和梯形的二面角,以及梯形和三角形的二面角。其中,梯形和梯形的二面角為:[5]

 

而梯形和三角形的二面角為:

 

星形化正二十面體形式

編輯

在星形化正二十面體形式中,其是32種以四面提群對稱性定義的星形化正二十面體之一,並具有鳶形面。[6]這種欠四面十二面體是五複合四面體中,少一個四面體之幾何結構的星狀核[7]。在康威多面體表示法中,其可以用pT來表示,代表通過喬治·W·哈特英語George W. Hart的螺旋變換(propeller operator)的正四面體[8]

假設中交球的半徑為1,則存在一個邊長比為0.849:1.057的典型形式,其鳶形面保持等腰。

性質

編輯

構造

編輯

欠四面十二面體具有手性四面體群對稱性,因此其可以構造自四個面星形化的五角十二面體群對稱性之扭稜四面體[2]或構造自欠缺4個頂點的五角十二面體

頂點座標

編輯

自身對偶形式的欠四面十二面體頂點座標為:[9]

 
 
 
 
 
 
 
 

其中:

 
≈0.139680581996
 
≈0.509755332493
 
≈0.606267870861

相關幾何體

編輯

欠四面十二面體是雙曲均勻堆砌體部分欠缺二十面體堆砌英語Partially diminished icosahedral honeycomb(施萊夫利符號:pd{3,5,3})的頂點圖[10],每個頂點都是12個五角反稜柱和4個正十二面體的公共頂點。[11]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art, George W. Sculpture based on Propellorized Polyhedra. Proceedings of MOSAIC. 2000: 61–70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3). 
  2. ^ 2.0 2.1 George W. Hart. Tetrahedrally Stellated Icosahedron. 1996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3. ^ 3.0 3.1 Martin Kraus. tetrahedrally truncated dodecahedron and stellated icosahedron. polyhedra-world.nc.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0). 
  4. ^ David I. McCooey. Symmetric Canonical Self-Dual Hexadecahedra: Self-Dual Hexadecahedron #1 (canonical). 2015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1). 
  5. ^ Richard Klitzing. teddoe, tetrahedrally diminished dodecahedron. bendwavy.org.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1). 
  6. ^ George W. Hart. Tetrahedral Stellations of the Icosahedron. 1996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6). 
  7. ^ Livio Zefiro. Generation of an icosahedron by the intersection of five tetrahedra: geometrical and crystall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intermediate polyhedra. www.mi.sanu.ac.rs.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8. ^ George W. Hart. Conway Notation for Polyhedra. 1996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pT is the tetrahedrally stellated icosahedron 
  9. ^ David I. McCooey. data of Self-Dual Hexadecahedron #1 (canonical). 2015 [202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10. ^ Richard Klitzing. pd{3,5,3}. bendwavy.org. [2023-01-10]. 
  11. ^ Wendy Y. Krieger, Walls and bridges: The view from six dimensions, Symmetry: Culture and Science Volume 16, Number 2, pages 171–192 (2005) [1]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