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文化景區

法門寺文化景區位於中國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是陝西曲江新區管委會依託法門寺寺院而建立的佛教文化景區,俗稱「法門寺景區」。景區整體占地面積達9平方公里,釋迦牟尼佛舍利供奉於景區佛光大道盡頭處的合十舍利塔內。

法門寺景區入口

歷史

編輯

21世紀初,陝西省希望將法門寺打造為「世界佛都」,並成為陝西的「第二個文化符號」。2003年寶雞市法門旅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3月,曲江新區管委會根據陝西省委省政府部署,組建了開發建設團隊「法門寺景區文化產業集團」,與寶雞市政府共同開發了法門寺文化景區。

景區簡介

編輯

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始於2007年3月,是陝西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出的十大文化旅遊工程之一,是陝西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重大舉措。它是在構建和諧社會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政策背景下,依託佛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進行的文化戰略發展項目。同時具有佛寶和古寺保護、宗教旅遊開發、民族傳統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特色商貿和西府文化產業培育發展等功能,並預期在特色文化城鎮建設、陝西西部旅遊目的地建設、環境治理和新農村建設諸方面產生強勁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其建設目標是:按照國際化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培育旅遊經濟—文化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和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第27界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編輯

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於2014年10月16日至19日,在中國寶雞市法門寺舉行。這是「世佛聯」大會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世佛聯」大會截至2014年已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舉辦過26次。該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將邀請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兩千餘名高僧,其中包括台灣地區多位高僧亦在邀請名單之中。

法門寺地宮出土琉璃器

編輯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各類精美的文物中,20件琉璃器美輪美奐,根據《物賬碑》記載,有13件是晚唐僖宗供奉的宮廷用品,除中土樣式的茶盞和茶托外,有11件是典型的伊斯蘭琉璃器;其餘7件,時代應該早於僖宗時期,有的或具有東羅馬因素,有的或具有薩珊波斯風格,還有兩件素面圈足盤甚至不排除本土生產的可能。這一多元文化風格和因素的琉璃器群組的存在,是開放的唐王朝多元文化和諧共存、合作交流、互鑒發展精神的一個重要體現,最能印證中外文明交流的輝煌。

舍利莊嚴

編輯

法門寺地宮出土了四枚釋迦牟尼佛指舍利。一枚為「靈骨」,據專家考證,為佛祖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也是世界佛教的最大福音,受到佛教世界的頂禮膜拜。親瞻舍利,亦如親見佛陀,沐佛慈光、體悟佛智、接種佛恩,深植佛緣。其餘三枚為「影骨」,同樣也是佛界靈物。四枚舍利被分別安置於地宮四個系列的寶函內,並輔以香料,象徵佛教世界的香域寶地。寶函有金、銀、鐵、石、木、玉、水晶等質地,尤其以八重寶函、五重寶函為極致,其上鏨飾豐富的密教造像,裝飾華麗,佛義精深,極盡舍利供養之神聖與莊嚴。 同時在唐代地宮出土的五重寶函中第四重寶函函蓋之上的兩枚水晶球據最新研究表明,實際上是佛指真身舍利的感應舍利。感應舍利的產生是一種很奇特的瑞像,在佛家來說是心誠所至,從空而得,不同於佛陀與高僧寂滅後火化而得。這兩枚感應舍利一大一小,大的直徑5.2厘米,重196克;小的直徑3.9厘米,重79克。在中國古代佛教史籍中,有着大量有關「祥瑞」、「感應」、「靈驗」、「應跡」的記載,重視「感應」是中國佛教的顯著特點,感應舍利是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