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騎士團

波羅的騎士團是中世紀至近代統治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羅的海德意志裔封建貴族群體。曾先後附屬於條頓騎士團波蘭-立陶宛聯邦以及瑞典,之後他們也是俄羅斯帝國的貴族。其下分有四個騎士團:愛沙尼亞騎士團、利沃尼亞騎士團、庫爾蘭騎士團以及歐塞爾騎士團,全部都是德裔、信奉路德宗、且享有自治權。該群體目前由波羅的騎士協會(德語:Verband der Baltischen Ritterschaften)代表,成員數在2200人以上。[1]

騎士團統治區域地圖,即當代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
愛沙尼亞騎士團的紋章,也是愛沙尼亞的國徽

與普通俄羅斯貴族不同,波羅的騎士團是一個非功勳、封閉的貴族團體,其地位只能由出身或認可獲得。波羅的騎士團沒有親王一級封爵的權利但可以選擇接納新成員進入騎士團(必須是德裔或德意志化的領主),即將他們的名字載入騎士團譜系(Matrikel)中。進入騎士團的成員便擁有俄羅斯帝國波羅的海三省議會(Landtage)的投票權,也就能在波羅的海地區政治上發揮作用。據安德烈斯·卡瑟坎普的著作《波羅的海國家史》,愛沙尼亞有譜系127家,利沃尼亞172家,歐塞爾26家。他們奉行徹底的排他主義,不願與其他的德意志族裔混雜,連波羅的海德意志人中的市民階層也被他們所排斥。[2][3]

歷史 編輯

四騎士團中最早建立的是愛沙尼亞騎士團。1252年由北愛沙尼亞哈里恩(Harrien)和維爾蘭(Wierland)兩地的丹麥屬臣聯合建立。[4]歐塞爾騎士團也在相近時間段建立,但直到1741-1742年才有譜系。利沃尼亞騎士團於1551-51年間成立,庫爾蘭騎士團則於1620年後具有譜系。[5][6]

伊凡雷帝擴張時,波羅的領主們倒向了瑞典和波蘭-立陶宛聯邦,並在利沃尼亞與俄羅斯展開了數十年的戰爭,最終將俄羅斯人逐出其境;是為利沃尼亞戰爭[7]

在屬瑞典時期,議會制度被建立起來並作為波羅的海省份的最高決策機構。俄屬後,彼得一世向各騎士團保證了他們的民族特權(德語、路德宗信仰)並恢復了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所廢除的一些特權(政治權力和土地占有權力)。愛沙尼亞的議會完全由騎士團譜系內貴族壟斷,利沃尼亞的議會中也是如此,非貴族出身的里加城代表只在稅收問題上有投票權。每個議會選舉一名主席作為他們在聖彼得堡的代表,為期三年。因騎士團的絕對壟斷權利,愛沙尼亞也被波羅的海德意志人、歷史學家萊因哈特·維特拉姆(Reinhard Wittram)稱為「世上最純粹的貴族領地」。[3][8]

波羅的騎士也和俄羅斯帝國其他貴族一樣擁有農奴,他們的生活也如該國其他地區的農奴一般困苦。大北方戰爭後,為了解決勞力短缺的問題,波羅的貴族們禁止了人口遷徙。1739年,利沃尼亞議員奧托·馮·羅森宣布農奴和農奴的財產全數歸於領主,且允許買賣。[3]

18世紀後期以降,波羅的騎士團貴族對於俄羅斯帝國宮廷的依附加深了。當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試圖在1787年在俄土戰爭時期說服他們發動對俄羅斯的叛亂時,他的使節發現騎士團貴族完全處於對農奴叛亂的恐慌之中而不願爭取獨立。當瑞典侵入他們的領地後,利沃尼亞和愛沙尼亞騎士團立刻發表聲明宣布忠於葉卡捷琳娜二世[9]

至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當政期間,1802年拉脫維亞農奴在瓦爾米耶拉伏擊政府民兵的事件引起了俄羅斯中央政府對于波羅的地區制度問題的重視。為了避免亞歷山大一世推行改革,騎士團自身制定了一些舉措來減輕農奴的負擔,然而,這些新的法律也同時保證了領主的權益。是為1802-1804年改革。改革禁止了農奴買賣,並在地方建立法院以便農奴們有發聲的渠道,所有農奴對領主的義務須有記錄並寫明。騎士團方面,政府答應給他們建立一個貸款機構以便接濟資金周轉不暢的地主。[3]

拿破崙戰爭中,米哈伊爾·博格達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弗德里希·威廉·馮·布克斯霍夫登等波羅的騎士共計八百餘人為俄羅斯的勝利作出了絕大的貢獻。戰後,波羅的的農奴制度名義上被廢除。在各地分別是:愛沙尼亞於1816年廢除,庫爾蘭於1817年廢除,利沃尼亞1819年廢除。實際情況中,騎士團領主仍可以控制農奴,惟不能過問他們的私事。解放後的自由民不能擁有土地。1845年,沙皇制定法律規定只有波羅的貴族才能擁有莊園。[3]

騎士團貴族長期與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本土民族主義相對。19世紀中期,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人逐漸覺醒的民族意識威脅到了德裔騎士團的絕對統治。不過,騎士團貴族也最早注意這兩個民族的「農奴話」並展開了娛樂性的研究,比如他們創辦土著語言的報紙、期刊,只是為了滿足其學術好奇心,而不是為其農奴發聲。然而,騎士團發現早先的德語同化策略慢慢地不再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精英中有效了,他們開始以自己民族為標籤行世。之後,愛、拉兩族土生知識分子試圖說服沙皇減少騎士團的特權但未獲成功,而騎士團對兩族的統治也一直持續到20世紀早期。[10]

騎士團在其統治區域只占人口的極少數,在俄羅斯帝國消亡後,他們的領地被沒收,不再以公共機構形式存在。[4]

參考來源 編輯

  1. ^ 波羅的騎士協會. Who we are today. [2019-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2. ^ 波羅的騎士協會. The four Baltic Noble Corporations. [2019-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3. ^ 3.0 3.1 3.2 3.3 3.4 Kasekamp, Andres. Agrarian Reforms in the Baltic provinces. A History of the Baltic States.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7: 51, 52. ISBN 9781137573667. 
  4. ^ 4.0 4.1 波羅的騎士協會. The Estonian Noble Corporation. [2019-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5. ^ 波羅的騎士協會. The Livonian Noble Corporation. [2019-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6. ^ 波羅的騎士協會. The Courlandic Noble Corporation. [2019-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7. ^ Eastern Europe, 第 3 卷. ABC-CLIO. : 121. ISBN 9781576078006. 
  8. ^ Raun, Toivo U. Estonia and the Estonians: Second Edition, Updated. Hoover Press. 2002: 38. ISBN 9780817928537. 
  9. ^ Barton, H. Arnold. Essays on Scandinavian History. SIU Press. 2008: 74–75. ISBN 9780809387052. 
  10. ^ Purs, Aldis. Baltic Facades: Estonia, Latvia and Lithuania since 1945. Reaktion Books. 2013: 37–38. ISBN 978186189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