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共產黨泰語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羅馬化:phak khommiwnit haeng prathet thai)是1942年至1990年代初泰國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1942年12月1日,泰國共產黨正式成立。1960年代,泰國共產黨不斷擴展勢力。到了1970年代,泰國成為東南亞共產黨分子第二大的活動區域,僅次於越南

泰國共產黨
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
成立1930年(暹羅共產黨臨時委員會成立)
1942年12月1日(正式成立)
解散1990年代初
前身南洋共產黨暹羅特別委員會
軍事組織泰國人民解放軍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政治立場極左翼
官方色彩紅色
泰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1965年,泰共開始對泰國政府展開游擊戰。雖然內部遭受嚴重分歧,在政治高峰期仍估計至少有400萬人,軍事高峰期亦擁有約一萬四千餘人[1],主要影響泰國東北部的依善地區、北部的泰國高地和南部地區,甚至形成國中國的局面。[2]但到了後期,泰共內部的矛盾激化、冷戰的局勢變化讓情勢逐漸不利。此外,泰國政府的一套反制措施,例如特赦共黨內的核心幹部,也使泰國共產黨的元氣大傷。1987年,在遭受政府軍的一次重大軍事打擊後,泰共僅剩總書記等數人維持組織機構。在1990年代初,隨著冷戰結束,泰國共產黨最終消亡。

歷史

編輯

創立前(1920至1930年代)

編輯

上世紀20年代中期,馬克思主義開始在泰國傳播。1927年,暹羅學生中出現一些馬克思主義小組,他們在工人、學生、貧民中開展活動。1926年至1927年期間,南洋共產黨暹羅特別委員會成立。[3]1927年,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實行剿共,大量的左派人士從中國流亡到泰國,成為泰共草創初期的生力軍。1930年,在第三國際代表協助下,建立暹羅共產黨臨時委員會。該組織成立後屢遭鎮壓,領導機構多次改組。[4][3]

草創時期(1940至1950年代)

編輯

泰國共產黨的成立與中共密切相關。1926年南洋共產黨成立後,就在泰國設立暹羅委員會宣傳共產主義。1927年國民黨「清共」後,部分中共黨員、左派人士避難泰國,推動了泰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1930年南洋共產黨解散後,暹羅委員會改組為泰國共產黨的前身暹羅共產黨。[5]

1941年5月,暹羅共產黨臨時委員會改稱泰國共產黨工作委員會,同年12月,日本侵占泰國,泰共工委號召人民進行抗日鬥爭。1942年12月1日,工委在曼谷秘密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正式宣告泰國共產黨的成立,會議通過了《建立抗日統一戰線與開展抗日鬥爭》的政治報告,會議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開展抗日鬥爭」的政治路線,通過黨章並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工作委員會,中共黨員李啟新當選泰共第一任總書記,此前他曾任馬共新加坡區副書記,中共建政後官至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在當時即將毛澤東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並列為指導思想(中共直到1945年才將毛澤東思想定為指導思想。)[5]日本占領泰國期間,泰共秘密出版報紙,發動工人怠工、罷工,發展各種抗日團體,建立抗日義勇隊,反日大同盟、曼谷各業工人聯合會等抗日組織。在草創初期,暹羅共產黨仍然是一個勢力相當微薄的政黨,總部設於曼谷的四丕耶路(Si Phraya Road)的一棟木造建築中,[6]

成員主要是由曼谷的知識份子和政府官員所組成。日本投降後,泰共認為泰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革命「由民族解放鬥爭轉到民主自由鬥爭階段」,決定解散黨領導的抗日義勇隊,在城市公開建立工會、各種群眾團體和出版大公報,並聯合民主黨派成立「民主同盟」,參加議會選舉。1946年底,泰國國會正式通過廢除反共條例,泰共取得合法地位,在議會中有1個席位。1947年11月,美國支持的鑾披汶發動政變上台,泰共又被迫轉入地下。截至1948年,英國的情報機關仍然認為這個團體有3,000人的說法為「誇大的說詞」。[7]

在1946年到1948年之間,暹羅共產黨擁有短暫的合法性。[8]

1950年北朝鮮發動朝鮮戰爭後,泰共為反對鑾披汶政府派兵參戰,先後兩次發起有32萬人參加的保衛和平簽名行動。1951年2月,泰國共產黨代表在越南宣光省參與了第二屆越南共產黨國民代會。[9]

1952年2月,泰共於曼谷秘密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會議。會議通過了《加緊動員千千萬萬群眾為爭取獨立民主的勝利而鬥爭》的政治報告,巴頌·翁威瓦當選為總書記。會議認為,泰國正淪為美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泰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反對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法西斯軍人獨裁賣國政府」,批評了在缺乏群眾基礎的情況下發動武裝鬥爭的主張。會議提出了「發動千百萬群眾,建立救國民主聯合陣線」的政治路線,號召全體黨員和一切愛國進步人士為爭取獨立、民主、和平和繁榮而鬥爭。同年11月鑾披汶政府以「和平叛亂罪」逮捕參加和平運動的人士,並頒布了《反共條例》,宣布泰共為「非法」[10] 1955年萬隆會議後,鑾披汶政府對內政策做了某些調整,允許組織政黨,並準備舉行大選。泰共提出「為和平、中立、民主而鬥爭」的口號,反對政府追隨美國鎮壓人民的政策。這個時期,泰共的許多統戰工作和它影響下的工人運動、學生運動很活躍,成立了許多工會組織和學生組織。左翼政黨也聯合組成社會主義聯合陣線。1957年9月陸軍司令沙立·他那叻發動政變推翻鑾披汶政府後,泰共向新政府提出「一致對外」和實行中立政策的主張,並支持1957年和1958年兩次大選。1958年10月。沙立再次發動政變,廢除憲法,解散議會,實行軍人統治,大批進步人士(包括一些泰共黨員)被捕入獄。至此,泰共認為,「對泰國來說,沒有和平道路可走,只有拿起武器進行鬥爭」。

人民戰爭(1960年代)

編輯

1960年,泰國共產黨參與了在莫斯科舉辦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11]

1961年9月,泰國共產黨在曼谷秘密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密·沙瑪南為總書記,大會通過了《建立愛國民主聯合陣線,驅除美帝國主義侵略者,推翻沙立賣國法西斯獨裁及竊國殃民政權》的政治報告,並發出了「加緊發動和組織群眾與敵人進行徹底鬥爭」的號召,大會認為泰國已日益淪為美國的「新型殖民地」,並確定了準備進行武裝鬥爭的路線,大會還追認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會議為全國代表大會,修改了黨章並制定了「驅除美帝勢力,推翻沙立政府」等十二項政策。此後泰共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到農村。在泰國東北部、中部等地農村發動群眾,組織武裝隊伍。[10]並決定在中蘇交惡的國際情勢下,選擇與中國共產黨站在同一陣線。

1964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典禮上,泰國共產黨代表在賀詞當中正式宣布其立場。[12]

這一時期,在意識形態上,泰國共產黨主要信奉毛澤東思想。1961年,泰共調整內部政策,要在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之上發動武裝暴動。這個政策到了1964年逐漸明朗化。泰國共產黨譴責蘇聯共產黨奉行「修正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

1966年,泰國共產黨批評越南共產黨沒有與中國共產黨站在同一陣線,因而與越共交惡。[8]

1962年3月,泰國共產黨於中國雲南磨憨成立「泰國人民之聲」電台。[2][13]

1965年1月1日,泰共成立「泰國愛國陣線」,是泰共領導的進行反美鬥爭的統戰組織。它的宗旨是為徹底實現泰國的獨立、民主、和平、中立和繁榮而鬥爭,它提出了六點要求和平與中立的綱領。泰國愛國陣線呼籲成立一個愛國且民主的政府,並反對泰國政府軍和駐守泰國的美軍。1965年11月1日,泰國獨立運動宣告它加入泰國愛國陣線作為團體會員,並接受泰國愛國陣線的領導。

泰國愛國陣線的成立是為了滿足人民戰爭中的三大法寶,意即發動人民戰爭需要黨、軍隊和統一戰線三者的合作才能成功,而泰國愛國陣線正是為了統一戰線的功能而設置。[8][12]

1965年8月7日,泰國共產黨開始在那空拍儂府塔拍儂縣開始進行武裝鬥爭,並在泰國人民之聲中宣布「武裝暴動的時代已經開始」,當時泰共約擁有1,200名武裝分子。[2][8][12]
戰爭逐漸由東北部擴大到南部、中部、北部一些山林地區,不少地方已經建立了泰共政權。泰共的指導思想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鬥爭道路,反對他儂政權。

1967-1970年,武裝鬥爭遭受挫折。泰共在一些地區的武裝力量損失較嚴重,但北部山區武裝鬥爭仍有新發展,並建立了幾個小塊根據地。

越戰時期,反對美軍駐守泰國是個很重大的政治議題。泰共聲稱泰國將會在美國的影響力之下淪為新殖民地的國家,並強調唯有抗爭才能維持國家主權獨立。[12]到了1968年,黨內大部分的成員受到毛澤東思想的影響,更聲稱泰國不只是新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10]

 
蘊朋郡(Amphoe Umphang)的大高碧洞穴(Ta Ko Bi Cave)中的石灰岩地形,為泰共游擊隊的基地。

到了1969年,泰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成立,發布了解放軍十項紀律。代表泰共正式擁有自己的游擊隊。[12]這支軍隊主要活動與泰北的碧差汶山脈(Phetchabun Mountains)和披泛南地區英語Phi Pan Nam Range等山區活動。游擊隊所控制的範圍主要在邊境地帶,與馬來亞共產黨的基地接壤。[13]

1969年7月,九名泰共的成員被捕,其中包括中央委員會的成員,泰國政府表示此次逮捕行動為政府軍的重大勝利。[14]

全盛時期(1970年代)

編輯

然而,1970年開始,局勢有了轉變。中共和越共開始提供後勤上的支援給泰國人民解放軍,因此攻擊規模也跟著擴大,例如攻擊美國空軍的轟炸基地。[13]據「泰國人民之聲」電台在1971年的報道,泰國人民解放軍及其支持者共消滅敵人約七千名,擊落、擊傷敵機一百六十多架,繳獲了大量武器,搗毀了他儂--巴博集團「鄉村自衛隊」的據點和警察署幾十處。在1971年的一年裡,泰國人民解放軍及其支持者同敵人戰鬥七百多次,消滅敵人1700多名,擊落、擊傷敵機55架,擊毀包括裝甲車在內的軍車27輛,搗毀警察署和「鄉村自衛隊」據點四十多個。1972年泰共中央召開三屆三中全會,總結了三大以來的鬥爭經驗,糾正了過去所作關於「泰國已成為美帝國主義的新型殖民地」的結論。同年12月1日,泰共發表建黨30周年宣言,闡明了泰國的社會性質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黨在民族民主革命時期的總路線是「聯合最廣泛的人民大眾,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獨立、民主和繁榮的新泰國」;「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1973年10月14日,泰國大中學生和知識分子在曼谷發動大規模的群眾運動,他儂軍人政府被迫下台。1974-1976年間,隨着群眾運動的高漲,泰共在城市工人、農民、學生和知識分子中的統戰工作有所發展。

1975年,泰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2]

1976年10月6日,泰國軍人集團發動政變,學生聚集在泰國國立法政大學舉行抗議,卻被軍警掃射,是為泰國法政大學屠殺事件。這次事件造成人們益發不滿軍政府的壓迫,使許多人加入泰共,大多為學生、工人、知識分子、農民和泰國社會黨英語Socialist Party of Thailand的幹部。新進者有超過1000名學生,其中有許多是校內的學生代表,他們在泰國人民解放軍設置在寮國的營地接受訓練,教官來自泰國、越南和寮國。[8][15]泰共將這些學生分成五到十組,每組大約250人。然而,有許多在都會區成長的學生無法適應游擊隊中艱困的生活。因此泰共決定把他們從叢林之中調到農村當中。[15]
到1978年先後共有3000多人上山參加鬥爭。

到了1977年,泰共已擁有六到八千人左右的武裝勢力,以及約一百萬名支持者。據官方資料,當時全泰國約有一半的省分「遭到共黨滲透」。[8]

左派知識分子的加入使泰國愛國陣線的政策制定更加完善。在黨員人數擴增之後,泰共開始吸收泰國社會各階層的勢力。1977年5月7日,泰國社會黨宣布與泰共在武力上進行合作。7月2日,兩黨宣布成立聯合陣線。10月4日,泰國人民之聲宣布「愛國民主軍事協調委員會」(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Patriotic and Democratic Forces)於9月28日成立,9名協調委員分別是:

  • 主席:烏東·西素萬(Udom Srisuwan,泰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
  • 副主席:汶延·沃通(Boonyen Wothong,泰國社會黨)
  • 協調委員:蒙功·那·那空(Monkon Na Nakhon,泰國共產黨)、特蓬·猜迪(Therdphum Chaidee)、西通·裕甘他(Sithon Yotkantha,農民運動人士)、沙瑪·乍利恭(Samak Chalikun,社會主義統一陣線)、參尼·沙迪社(Chamni Sakdiset)
  • 協調委員暨發言人:西·因他巴提(Sri Inthapathi,原任職於泰國政府的公共關係部)
  • 秘書:提拉育·布恩米英語Teerayut Bunmee(Thirayut Boonmi)

學運人士,為「團結戰鬥」(Samakhi Surop)的主編,這本雜誌在當時的學生之間和國內頗為流行,甚至發行到海外。[2][8][15]

當時與泰國共產黨合作的還有泰國穆斯林人民解放軍(Thai Moslem People's Liberation Armed Forces)及全泰學生中心泰語ศูนย์กลางนิสิตนักศึกษา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2]

由盛轉衰

編輯

由於泰共極度倚賴外國和鄰國共產黨的協助,軍事和政治上的發展受到同盟一定程度的牽制,因此盟邦若不願提供幫助,泰共將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1975年,越南柬埔寨發生衝突,中越共產黨之間關係惡化。1978年,中國和蘇聯交惡,造成越南和柬埔寨的紅色高棉發生戰爭,使泰共頓時間失去了來自越南和柬埔寨的協助,而寮國站在越南這一邊。1979年1月,寮國政府驅逐了境內的泰共以及泰國人民解放軍,使泰共頓失依靠。10月22日,Bunyen Worthong帶著一小部分的前學生領袖和知識分子自黨內分裂出來,在永珍自組泰國新黨(Thai Isan Liberation Party,又被稱為Pak Mai,即「新黨」之意),支持越南-寮國聯盟[2][16][17]

泰共對於柬越衝突一開始決定維持中立,後來越南軍事入侵柬埔寨之後,泰共在1979年6月7日發表譴責越南的聲明[2]。東南亞形勢發生變化。在泰國社會性質、革命道路等問題上持不同意見的統戰人士、青年學生,先後離開泰共下山,走各自的道路。但在此時,泰共面對空前的外交危機,泰國政府和中國決定聯手對抗越南,同時兩國在外交以及貿易上的往來逐漸升溫,也因為鄧小平上台後取消了毛澤東的「輸出革命」政策。這使得中國對於泰共的援助急遽減少,鄧小平政權甚至勸阻泰共在電台發表反政府的叛亂思想[13]。1979年7月10日,「泰國人民之聲」宣布停業,並於隔天發送最後一則廣播後,正式結束運作。9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泰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週年的賀辭,賀辭呼籲兩黨加強軍事上的合作,但此後中國媒體鮮少報導有關泰共的報導[2]

泰共自成立就將毛澤東思想定為指導思想,在中共的影響和支持下,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鬥爭路線,對中共革命經驗亦步亦趨。在泰國國內局勢混亂時,泰共在農村獲得了極大發展,大批大學生、知識分子爭相走進叢林加入泰共,一如曾經的延安。當1980年代泰國國內局勢趨於緩和,發展走上正軌時,泰共的指導思想越來越受到質疑,引發黨內大討論,矛頭直指泰共中央。認為泰共中央是舊時代思想的代表,建議建立新式馬克思主義機構,並提出了新的戰略戰術,但泰共中央仍然堅持中國經驗,認定泰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泰共因此分裂,大批青年學生重返城市, 城市組織瓦解,泰共由此衰落。[5]

衰亡(1980年代)

編輯

1980年,泰國政府宣布了「66/2523命令」,表示接受招安的泰共幹部可以獲得赦免。[18]

1981年3月,泰國社會黨聲稱泰共已經被外國勢力所把持,宣布與泰國共產黨決裂。[2]

1981年4月,泰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呼籲與政府進行和平談話。泰國政府則回應泰共必須先解除其所有武裝勢力,才有進行溝通的可能。[2]

1981年10月25日,泰國陸軍作戰部指揮官差瓦立·永猜裕將軍發表聲明,宣布已經掃蕩泰國北邊及東北邊的泰國人民解放軍勢力,戰爭已經進入尾聲。[16]1982年,泰國總理炳·廷素拉暖將軍宣佈了「65/2525命令」,再次赦免歸降的共產黨員和解放軍。[19]

1982年3-4月,泰共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總結了17年來進行農村武裝鬥爭的經驗。巴差·灘雅派汶當選為總書記。通過了題為《廣泛團結愛國民主力量,為真正獨立民主鬥爭到底》的政治報告和新黨章。確定黨目前的三大任務是:進一步擴大和加強愛國民主力量;堅持農村武裝鬥爭並與在城鄉開展經濟、政治和其他形式的鬥爭緊密結合;加強黨的建設,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努力爭取國際援助的方針。1982年到1983年,大量的幹部及解放軍接受招安,共產黨勢力迅速衰減。[18]受招安的人有很多是在1976年法政大學屠殺事件發生時加入的學生和知識份子,這些人大多反對泰共所堅持的毛澤東主義,並表示泰國應該揚棄農民起義的思想,朝向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的目標邁進。[16]1984年4月和1987年4月,泰共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先後有十幾名中央領導人被當局逮捕入獄。與此同時,兩名泰共的高層被政府逮捕,一名是中央政治局的成員Damri Ruangsutham。另一名是泰國南方的共產黨領導人Surachai Danwattananusorn。[16]至1989年9月被捕人員先後均獲釋放。據泰軍方估計,至1991年底,泰共在全國各地的武裝力量均已下山。

1990年代初之後,泰共銷聲匿跡,且至今仍被列入非法組織。[20]

政黨組織

編輯

在1970年代,最基層的黨務機關是區委員會和村委員會,由郡委員會管轄。郡委員會上面是省委員會,而省委員會由中央委員會管轄。中央委員會有25人,之後從這25人中選出7人組成中央政治局[17] 由於泰共對於領導人的身分保密,有關泰共領導組織的資料十分稀少。根據1977年來自柬埔寨的文件,泰共的秘書長是化名「卡姆丹」(Khamtan)的Phayom Chulanont英語Phayom Chulanont[21]其他文獻提到同時期的領導人物還有「沙馬南同志(Comrade SamananJaroen Wanngam英語Jaroen Wanngam的化名)」。[2]

種族組成

編輯

在暹羅共產黨成立前,中國共產黨黨員因國民政府為剿共而流亡海外,有些便參與組成暹羅共產黨,因此泰共與中國人合作至為密切。1946年,泰國共產黨獲得了短暫的合法地位,並且受到中國學運和工會運動的激勵。黨內有2000名活躍分子和3000多位支持者[7]。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部分在泰國的華人左派人士卻選擇加入泰國共產黨[8],導致在1976年之前,泰共大部分都由中國人組成。 1976年,法政大學大屠殺事件之後,大量泰國人加入共產黨,泰國人成為泰國共產黨中的主要族群。[15] 黨中還有許多其他少數族群的人士,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為寮國的反共政策,而加入泰共的苗人[22]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attersby, Paul. Border Politics and the Broader Politics of Thailan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1990s: From Communism to Capitalism in Pacific Affairs, Vol. 71, No. 4. (Winter, 1998-1999), pp. 473-488.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Heaton, William R.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mmunist Movements: The Decline of Dual Track Diplomacy in Asian Survey, Vol. 22, No. 8. (Aug., 1982), pp. 779-800.
  3. ^ 3.0 3.1 Jukes, Geoffrey. The Soviet Union in A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304. ISBN 0520023935. 
  4. ^ Brown, Andrew. Labour, Politics and the State in Industrializing Thail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ISBN 0415318629. 
  5. ^ 5.0 5.1 5.2 李明通 王元峰 房暢宜, [1][失效連結]
  6. ^ Book Review: From Decorated Hero to Public Enemy No. 1- Asia Pacific Media Service.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7. ^ 7.0 7.1 Report 12 of 1948 by the Joint Intelligence Committee (Far East) (PDF).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09-10).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Stuart-Fox, Martin. Factors Influenc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mmunist Parties of Thailand and Laosin Asian Survey, Vol. 19, No. 4 (Apr., 1979), pp. 333-352.
  9. ^ Nhân Dân: CPV led the resistance war, while continuing nation build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10.0 10.1 10.2 An internal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ailand. - Journal, Magazine, Article, Periodical.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11. ^ Communist Parties of the World[永久失效連結]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Alpern, Stephen I. Insurgency in Northeast Thailand: A New Cause for Alarm in Asian Survey, Vol. 15, No. 8. (Aug., 1975), pp. 684-692.
  13. ^ 13.0 13.1 13.2 13.3 Sison, Jose Maria. Notes on People's War in Southeast As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4. ^ Neher, Clark D. Thailand: Toward fundamental change in Asian Survey, Vol. 11, No. 2 (Feb., 1971), pp. 131-138
  15. ^ 15.0 15.1 15.2 15.3 Morell, David; Samudavanija, Chai-anan. Thailand's Revolutionary Insurgency: Changes in Leadership Potential in Asian Survey, Vol. 19, No. 4. (Apr., 1979), pp. 315-332.
  16. ^ 16.0 16.1 16.2 16.3 Sirkrai, Surachai.General Prem Survives on a Conservative Line in Asian Survey, Vol. 22, No. 11. (Nov., 1982), pp. 1093-1104.
  17. ^ 17.0 17.1 Marks, Thomas A.Thailand: Anatomy of a Counterinsurgency Vic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litary Review, January–February 2007
  18. ^ 18.0 18.1 Punyaratabandhu-Bhakdi, Suchitra. Thailand in 1983: Democracy, Thai Style in Asian Survey, Vol. 24, No. 2, A Survey of Asia in 1983: Part II. (Feb., 1984), pp. 187-194.
  19. ^ 「It Was Like Suddenly My Son No Longer Exist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uman Rights Watch, Volume 19, No. 5(C), March 2007
  20.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Background Note: Thailand. [2013-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4). 
  21. ^ Frings, K. Viviane, Cambodian History to 'Adapt' It to a New Political Context: The Kampuchean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s Historiography (1979-1991) in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31, No. 4. (Oct., 1997), pp. 807-846.
  22. ^ Kaufmann, Chaim. Possible and Impossible Solutions to Ethnic Civil Wars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4. (Spring, 1996), pp. 136-17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