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娃子票(官方名稱為新疆廳(司)庫官票紅錢一百文)是中華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和中華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在北疆迪化道伊犁道南疆阿克蘇道流通的面值為紅錢一百文(合銀二錢五分)的「新疆廳(司)庫官票」的俗稱。因為錢幣正面的獅子圖案因畫技不精,印製不清而像狗,所以被稱為「狗娃子票」。現存世較少,實物罕見。

新疆廳(司)庫官票紅錢一百文
狗娃子票正面(新疆省財政廳)
使用地區
使用地 中華民國新疆省
發行歷史
始發時間中華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
別稱狗娃子票
發行面額
紙幣
- 常用:紅錢壹百文
發行製造
中央銀行新疆都督府財政司,後改為新疆省財政廳

歷史

編輯
新疆都督府財政司「狗娃子票」正面與新疆省財政廳「狗娃子票」正反面

由於中華民國的建立,清朝政府對新疆的財政補助斷絕。新疆當局不得不在準備金不足的情況下發行「新疆省票」來解決財政困難。早期的「新疆省票」主幣為面額為紅錢四百文(合銀一兩),民間被稱為「大龍票」的「新疆廳(司)庫官票」。而「狗娃子票」則是作為「大龍票」的輔幣而發行的,「狗娃子票」面值一百文(合銀二錢五分)[1]。由於「狗娃子票」發行正值新疆省財政廳成立並將原新疆都督府財政司合併的時間,所以「狗娃子票」既有以「新疆司庫官票」為名的鈔票,也有以「新疆廳庫官票」為名的鈔票。在中華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到中華民國四年,「狗娃子票」與「大龍票」一起流通於北疆迪化道伊犁道南疆阿克蘇道。「狗娃子票」共計發行一百零三萬三千二百五十兩[2][3]。「狗娃子票」從1915年起開始收回銷毀,故現存世較少,實物罕見[4]。另外,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的一套小省票紅錢一百文與「狗娃子票」面額相同,雖然沒有獅子的圖案,但民間也管其叫「狗娃子票」[5]

 
沒有獅子圖案的民國九年「狗娃子票」

形制特徵

編輯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版的「狗娃子票」在迪化市以白道林紙石印。由新疆省財政廳的發行1914年版的「狗娃子票」為長135毫米,106毫米寬的橫式小官貼。正面用紅、綠、黑三色套印。正中由漢文維吾爾文相間的幾行字,內容為「新疆廳庫官票」、「憑票發足紅錢壹百文」。文字兩側為直寫的漢字,右邊為編號,左邊為日期。文字兩側則是站立着的綠色獅子,由於獅子本身繪製就不好加上印刷又不清楚,導致獅子的圖案像狗,所以被俗稱為「狗娃子票」。因為套色水平低且時間久遠,導致現在紙幣上的獅子顏色多為黑色[4]。中間上方則印着交叉的兩面五色旗,中間下方則為龍球和火焰。「狗娃子票」背面有印黑色花邊方形圖案,之中上邊為漢文、下邊為維吾爾文的告示[6]。蓋有「甘肅新疆布政使司之印」紅色官印,左右兩側則蓋有騎縫章[7]。告示內容[6]為:

新疆財政廳為曉諭事:照得此項官票准在本省及各屬完納糧草厘稅等項及繳一切公款。兌換銀錢,均在官錢局支付。如將來官設銀行成立,即在銀行支付。尚有不肖官商籍端勒索不收情事,准其來司稟控,定從嚴辦。財政廳系屬新設,印信尚未奉部頒到,業經呈明政府,仍用舊日布政司印信於官票內蓋用,以免兩歧,而昭信用。尚有奸民捏造假票,亦即照例治罪。合行曉諭。為此,示仰通省官紳商民人等一體遵照。切切,此諭。民國叄年 月 日示

而此前由新疆都督府財政司發行的民國三年「狗娃子票」尺寸為長135毫米,106毫米寬。正面內容上為「新疆司庫官票」,背面的公告內容除了「財政廳」與「財政司」的區別,沒有「財政廳系屬新設」一句以及「呈明政府」與「呈明國務院」的差別外基本一致[8]。而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版的「狗娃子票」尺寸為145毫米長,118毫米寬,除了標註的日期為「民國肆年」外,其餘和民國三年版的「狗娃子票」相同[6][5]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新疆錢幣》圖冊編輯委員會 (編). 新疆钱币. 烏魯木齊: 新疆攝影藝術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 1991: 118-129. ISBN 9787805470375. 
  2. ^ 柴濟森. 百年来新疆的货币. 新疆社會科學. 1983, (03): 49–52. 
  3. ^ 吳籌中; 劉少波. 新疆百年来纸币发行初探(一). 財經研究. 1984, (05): 55–58. doi:10.16538/j.cnki.jfe.1984.05.016. 
  4. ^ 4.0 4.1 葉真銘. 近代钱币上的醒狮图案. 東方收藏. 2020, (13): 80–82. 
  5. ^ 5.0 5.1 張建功; 張群. 民国前期新疆纸币. 收藏. 2008, (05): 123–125. 
  6. ^ 6.0 6.1 6.2 黃志剛. 大龙票和狗娃子票. 新疆錢幣. 2003, (03): 32–32, 32. 
  7. ^ 黃志剛. 民国时期发行的纸币. 絲綢之路多媒體系列資源庫. [2020-09-24]. 
  8. ^ 薛德林. “狗娃子”票又一品种. 全疆钱币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中國錢幣學會: 01, 56–56.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