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海峽

位於海南島和雷州半島之間的水道

瓊州海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海南島廣東省雷州半島之間所夾的水道,因海南島的別稱「瓊州島」而得名,常與台灣海峽渤海海峽並稱中國三大海峽。瓊州海峽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平均寬為29.5公里,最寬處直線距離為33.5公里,最窄處直線距離僅18公里左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水域面積2,300餘平方千米。[1]瓊州海峽屬於中國內水[2]

瓊州海峽

瓊州海峽衛星照片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海洋 南海
面積 2,300平方千米
平均深度 44
最大深度 114米
連接陸地 海南島雷州半島
海域管轄 廣東省海南省
溝通海域 北部灣南海北部
成因 地殼斷陷
走向 東西方向
沿岸城市 海口市徐聞縣東方市

歷史

編輯

海南島因瓊州海峽之隔,歷史上被視為荒蠻之地。唐代高僧鑑真第五次東渡日本,被困於海南島,唐代宰相李德裕也曾有「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之哀,宋代蘇東坡有「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之嘆。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蘇東坡渡過瓊州海峽返北,在悍江邊吟道:「我心本如此,月滿江不湍」。1605年7月,海峽地域發生大地震,引發兩岸部分陸地沉降,導致72個村莊淹沒在海水中。

1949年12月,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發出強渡瓊州海峽的命令,準備占領中華民國政府控制的海南島。

1950年3月起,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海南地方武裝瓊崖縱隊的配合下開始海南島戰役鄧華為總指揮。解放軍首先派小股先遣隊潛渡瓊州海峽並成功登陸,4月16日發起大規模渡海強攻,4月23日占領海口市,5月1日攻佔海南全島,中華民國國軍則退逃台灣。[3]

1988年3月21日,中國北京體育學院教師張健以游泳方式橫渡海峽成功,耗時9小時12分,涉水長度29.5公里,此舉轟動一時[4]

地理

編輯
 
海峽兩岸廣布火山岩

瓊州海峽是中國大陸雷州半島海南島的連接水域,東西溝通中國南海北部與北部灣[1]。海峽海水的透明度5米,鹽度數值為30,年平均溫度25-27攝氏度[5]。瓊州海峽在地質史上與海南島雷州半島為完整陸地,由於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地殼運動,在現今的海峽區域形成斷陷,海水將斷陷區覆蓋形成海峽。海峽兩岸蜿蜒曲折,凸出的海角與凹入的海灣交替分布。北岸為玄武岩地質構造;南岸為熔岩地台;火山岩在兩岸均有分布。海峽南北較淺,中部最深,南北橫切面大致呈「V」字形構造。瓊州海峽海流洶湧,強烈侵蝕着海地地貌,形成海底沖槽和沙壠。[1]

海上交通

編輯

瓊州海峽是中國大陸連接海南島的陸海交通咽喉。公路交通由內地的瀋海高速公路蘭海高速公路(兩高速公路在湛江-徐聞段並行)通過海安汽車輪渡至海口連接海南公路網;鐵路則通過海安的粵海鐵路專用碼頭將火車輪渡到海口與海南鐵路接駁。瓊州海峽東部海況險惡,被視為遠洋航行畏途。

交通瓶頸與跨海大橋計劃

編輯

廣東省徐聞海安港的官員認為,海安港汽車輪渡的旅客及汽車流量巨大,並以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長,海峽運輸壓力明顯,建造橋梁為可行之舉,可以緩解當前交通壓力[6]。據中國媒體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瓊州海峽建設跨海大橋,橋梁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公路,下層為鐵路軌道,總投資達1,400億元人民幣,原預計2012年開始興建,並於2020年建成,但由於海峽處於地震帶,頻繁的暴風亦加重施工的難度等種種原因,截至目前為止,跨海大橋尚未動工興建。媒體引述專家觀點認為,瓊州海峽大橋建成後,對南海資源開發及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6]

沿岸行政區

編輯
 
海峽南岸的海口市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琼州海峡》. 重慶教科院地理室. [201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中文(簡體)). 
  2. ^ 国家版图知识选登(六)——中国内水. 自然資源部地圖技術審查中心. 2014-09-24 [2024-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6). 
  3. ^ 解放海南:渡海作战部队和琼崖纵队完美配合. 中國新聞網. [201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7) (中文(簡體)). 
  4. ^ 《张健横渡队大事记:1988首渡琼州海峡 横渡英吉利》. 中國新浪網. [201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中文(簡體)). 
  5. ^ 《畅游中国三大海峡之一——琼州海峡》. 新浪網(中國). [201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中文(簡體)). 
  6. ^ 6.0 6.1 《海南将建琼州海峡跨海大桥 总投资1400亿元》. 網易網(中國). [201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2) (中文(簡體)).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