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路中國南京市秦淮區的一條東西走向街道。明代至1931年,稱中正街。白下路西起中山南路,東到大中橋(古稱白下橋),全長1504米,寬28米,瀝青混凝土路面。

西 白下路
W BAIXIALU E
位於白下路和太平南路路口的交通銀行大樓
(原中南銀行南京分行
類型市區道路
道路長度1.5公里(0.93英里)
車道數4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秦淮區
附近主要建築物交通銀行大樓(原中南銀行南京分行
道路走向西-東
西端建鄴路中山南路路口
東端大中橋

現在的白下路一帶在南唐時是皇宮正門外橫街的東段,到明代時又開闢為東西向的官街,名為中正街。1901年清末南京開闢馬路時,昇平橋內橋的中正街是首批開闢道路之一。當時路寬6至9米,為砂石路面,可通行馬車[1]。明清時期,中正街有上元縣衙、廬江試館、上江考棚、張侯府。太平天國時期,有北王韋昌輝、國伯韋元玠宅邸等建築[2]

1931年,根據首都計劃,將西段從中正路(今中山南路)到太平路(今太平南路)長644米的路段拓寬到28米,鋪設寬18米的瀝青和彈石路面車行道(中間10米鋪瀝青,兩邊鋪彈石),並在路兩側鋪設各寬5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1]。以南京古地名白下命名為白下路[2]。1934年,又修築太平路以東路段,但只建成86米長的路段,其餘大部分路段沒有加寬,只是表面加鋪瀝青[1]。民國時期,有交通銀行、中南銀行南京分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機構建築,亦有私立安徽中學、社會兒童福利站、審計部[2]。白下路東段拓寬於1990年代。

沿路建築

編輯
  • 白下路23號,原南京珠寶廊,今中國工商銀行南京分行白下路分理處
  • 白下路155號,原交通銀行辦事處辦公樓,今交通銀行秦淮區分理處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金陵圖書館,南京民國建築專輯·街道·白下路,http://www.jllib.cn:8080/c/njmb/l/90401752[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谷萬中. 南京沦陷时中山路被篡改为松井路?或为纸上谈兵. 編輯:唐云云. 中國新聞網,來源:金陵晚報. 2015-01-07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1) (簡體中文). 南京的民國遺產十分豐富,可巧的是,歷史上南京本來有條古老的中正街,如若也將其囫圇劃歸民國遺產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白下路東段,東起大中橋,西至太平南路,多少年來稱作中正街,一直延續至1931年。這條街曾經留下眾多名人足跡,駐紮過許多重要官府機構。明清時期的上元縣衙、廬江試館、上江考棚、張侯府,太平天國時期北王韋昌輝、國伯韋元玠的宅邸,民國時期交通銀行、中南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還有私立安徽中學、社會兒童福利站、審計部等都在這裡。因為恰逢與大名鼎鼎的蔣委員長(蔣中正)撞名,有人自作聰明,斷定中正街是以蔣中正名字命名的。真乃無巧不成書,中正街的路名恰巧又是蔣主政期間,突然「人間蒸發」的。1931年,中正街被拓寬以後,東西兩段合一,東起大中橋西至中山南路,始以南京古稱「白下」為名,改稱為白下路。其實,以蔣中正命名的,是與中山路南北呼應的中正路,已經在比這更早的1930年「粉墨登場了」。城南中正街之冠名,要遠溯到數百年前的明代,可見,中正街與蔣介石無任何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