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中國文化當中是對尺寸較短的冷兵器,如短刀等的統稱。在現當代中國,短兵除了具有其傳統意義外,還特指一種新發展起來的類似擊劍道運動形式。

起源

編輯

20世紀初,短兵的創製受啟發於日本劍道。但鑑於當時中國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反感,倡導者便想區別於劍道,希望它能充分體現中國武術的特點,真正代表中國古代劍文化的精神,所以最初就取名「短兵」。[1]

形體特點

編輯

其主要形體似中國傳統寶劍,但非金屬製品,而是以條、條、棍、塑膠管或新材料為內核,外圍棉花、海綿等物,並用皮套包裹起來的「仿製品」,一般長度為80-95cm,重量約500克;另還有相關護具,包裹等部位;這樣就非常適合器械訓練而不容易造成傷害。因而容易發展成為大眾性的體育項目。

發展概述

編輯

20世紀初,由中華國術館發起倡議,開始短兵運動;1950-1960年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體育運動會上曾專設短兵項目;1970-1980年代,短兵項目式微,無法出現在大型賽場;21世紀初,短兵熱再度興起,2009年香港世界中華國術大賽專設短兵項目。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馬明達. 再谈短兵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