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馬迪亞

印度尼西亚伊斯兰组织

穆哈瑪迪亞(阿拉伯語:محمدية‎,意為穆罕默德的信徒),又譯為穆哈默迪亞穆罕馬迪亞等,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個伊斯蘭組織。該組織由阿末達蘭英語Ahmad Dahlan於1912年在雅加達成立。最初只作為提倡伊智提哈德(對古蘭經聖訓作出個人詮釋,而不是如塔格利德一般接受由烏理瑪提出的傳統解釋)的改革派社會宗教運動。[1]近年來,該組織受到了瓦哈比派的影響。[2]

Muhammadiyah
組織標誌
World map
影響區域
命名緣由穆罕默德
成立時間1912年11月18日
創始人艾哈邁德·達蘭[*]
創始地日惹
類型組織
總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服務地區印度尼西亞
會員
2900萬
總主席
海達爾·納希爾印度尼西亞語Haedar Nashir
目標伊斯蘭教
網站官方網站

目前,穆罕默迪亞擁有2900萬會員,是印尼的第二大伊斯蘭組織。[1]雖然穆罕默迪亞的領導人和成員經常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但它並不是一個政黨。它一直致力於社會和教育活動。

歷史

編輯

1912年11月18日,日惹蘇丹王宮官員[3]阿末達蘭在日惹市建立了穆哈默迪亞,這個運動建立的背後有一些動機,其中重要的是穆斯林社會的落後和基督教的滲透。深受埃及改革派人物穆罕默德·阿布都影響的阿末達蘭認為,融合實踐里的宗教現代化和淨化對於宗教改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從一開始穆哈默迪亞就十分注重獨一性,並在社會中改進一神論

從1913年到1918年,穆哈默迪亞設立了5所伊斯蘭學校。1919年,又設立了一所伊斯蘭高中。在建立學校的過程中,穆哈默迪亞受到了至善社(二十世紀上半葉印尼的一個重要民族主義運動,會做出向外提供教師等形式的教育活動[4])莫大的幫助。穆哈默迪亞通常會避開政治。不同於與其類似的組織伊斯蘭教士聯合會,它並沒有形成一個政黨。自成立以來,就一直致力於教育和社會活動。

到了阿末達蘭去世兩年後的1925年,即使已建成55所學校,並在泗水日惹擁有兩間診所的穆罕默迪亞也只有4,000名成員。[5]阿卜杜·卡里姆·阿穆魯拉英語Abdul Karim Amrullah將該組織介紹到米南加保人的穆斯林社區後,穆哈默迪亞有了迅速的發展。1938年,組織聲稱擁有250,000名會員,管理834座清真寺,31座圖書館,1774所學校和7,630名烏理瑪米南加保商人英語Minangkabau Merchants將組織推廣到了印尼全國。[6]

1965至1966年政局動盪時期期間,該組織聲稱九三〇運動印尼共產黨的滅亡構成了聖戰,該觀點被其它伊斯蘭組織所贊同。[7]在1998年印尼革命期間,穆哈默迪亞的一些部門敦促領導層使其成為政黨。然而,這些包括前總主席阿敏賴斯英語Amien Rais在內的支持成立政黨的人成立了國民使命黨英語National Mandate Party。儘管獲得了穆罕默迪亞成員的巨大支持,該黨與穆罕默迪亞沒有官方間的關係。穆罕默迪亞的領導人聲稱他的組織有自由來選擇與有着共同價值觀的政黨結盟。[8]

如今,擁有2,900萬成員的穆哈默迪亞成為繼伊斯蘭教士聯合會後印尼的第二大穆斯林組織。

教義

編輯

穆罕默迪亞的核心教義是遜尼派。運動的主要目標是提高人們的道德責任感,淨化他們對真正伊斯蘭教的忠誠。相對於在宗教學校里由烏里瑪授予的伊斯蘭教法中的傳統作法,它強調作為對宗教信仰和實踐進行詮釋有着合法基礎的古蘭經聖訓在伊斯蘭教法中的權威地位。

穆罕默迪亞強烈反對綜攝。在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與萬物有靈論(精神崇拜)以及遍布鄉村的印度教佛教思想相結合。此外,穆罕默迪亞反對蘇菲主義允許蘇菲領導者(謝赫)作為穆斯林正式權威的傳統。

2006年,在印尼伊斯蘭學者理事會英語Indonesian Ulema Council會長丁·山蘇丁英語Din Syamsuddin的領導下,據稱其已「大幅朝向更保守的伊斯蘭教派轉變」。 [9]

活動

編輯
 
雅加達穆罕默迪亞總部

穆罕默迪亞以穆斯林改革派組織而聞名。其主要活動為宗教和教育,以現代形式建立伊斯蘭學校,伊斯蘭經學院英語pesantren除外。其中的一些學校還向非穆斯林開放。[10]它也充當了慈善機構的角色。如今,它在印度尼西亞擁有幾百個醫療診所和醫院。

組織

編輯

其總部發源於日惹。1970年,處理教育、經濟、衛生和社會福利事務的委員會遷往了首都雅加達

穆罕默迪亞大學

編輯

穆罕默迪亞在數個省份擁有以穆罕默迪亞為名的大學。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Muhammadiyah. Div.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St. Martin College, UK.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4). 
  2. ^ Muhammadiya Studies. Kanisius. 2010: 55 [1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6). 
  3. ^ Burhani (2005), p. 101.
  4. ^ Burhani (2010), pp. 65-66
  5. ^ Ricklefs, M.C.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1200-2004. London: MacMillan. 1991: 356. 
  6. ^ Ricklefs, M.C.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1200-2004. London: MacMillan. 1991: 357. 
  7. ^ Ricklefs (1991), p. 288.
  8. ^ Muhammadiyah Makes Overtures to Islamists. Indonesia Matters. [200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9. ^ In Indonesia, Islam loves democracy. [2016-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31). 
  10. ^ USINDO Roundtable With the Muhammadiyah and Aisyiyah Delegation. The US-Indonesian Society. [200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8月13日).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