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獨立法案

一个关乎国家独立的法令

立陶宛獨立法案立陶宛語Lietuvos Valstybės atkūrimo aktas),又稱2月16日法案,是一份由立陶宛國民大會在1918年2月16日簽署的文件,其在於宣佈立陶宛恢復獨立,新國家以民主原則管治,並以維爾紐斯首都

法案的複印本

雖然其內容簡短,而且原件一度散佚,但它是兩次大戰之間獨立的立陶宛國家和今日立陶宛的存在根據,其原則亦在歷來立陶宛憲法中得到體現。它亦是該國在1990年《立陶宛復國法案》的組成部分。新的政府是兩次大戰間存在過的國家的延續。

2017年3月29日,法案的原件在德國柏林的外交檔案庫中被尋得。[1]同年12月22日,一份發往聖座的,由德語寫就的法案文本在梵蒂岡秘密檔案館被尋得。[2][3]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erlyne rastas Vasario 16-osios akto originalas – LRT. Lietuvos Radijas ir Televizija. [29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9) (立陶宛語). 
  2. ^ Vatikano archyve istorikas Darius Antanavičius rado Vasario 16-osios akto vertimą į vokiečių kalbą. 15min.lt.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3. ^ Jakilaitis, Edmundas. Istorikas A.Kasperavičius: tokių atradimų laukia dar ne vienas. 15min.lt / Dėmesio centre. [2017-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