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漢詩的一種,最初是民歌形式,後來其體裁也被文人借鑑到自己的作品中。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唐劉禹錫所作的詩《竹枝詞》末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又流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琉球等地。

台灣竹枝詞另有新變,有新的發展,例如,梁啟超有二首〈台灣竹枝詞〉四句都押韻,而且不別四聲,這種押韻在民歌之中十分普遍,但在七言絕句及竹枝詞均十分罕見;台灣嘉義賴尚益的《悶紅墨屑》創作了竹枝詞1000首,是創作竹枝詞數量最多的個人別集。

參考資料

編輯
  • 任半塘,〈竹枝考〉,收錄於林孔翼輯錄,《成都竹枝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8。
  • 劉怡伶,2004,〈竹枝詞名誼考析〉,中極學刊(4),23-50。
  • 劉怡伶,2004,〈竹枝詞名誼考析〉,中極學刊(4)。23-50。[1]
  • 王振忠,〈歷史學視野中的竹枝詞〉,2008年3月8日讀取。[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曾建開,〈竹枝詞概說〉,2008年3月8日讀取。[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朴培卿,1997,〈唐宋文人竹枝詞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 向麗頻,2003,〈施士洁「臺江新竹枝詞」探析〉,《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4),204-221。
  • 汪毅夫,1992,〈臺灣竹枝詞風物記〉,《福建論壇》1992年6月。
  • 陳香編,1983,《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薛順雄,2001,〈清代台灣竹枝詞價值研討〉,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學術研討會,2008年3月8日讀取。[4]
  • 翁聖峰,《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p1~p300,1996。並見「台灣文學網」,[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