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繡包括廣繡潮繡,為中國十大名繡之一。雛形成於,臻熟於,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顎《杜陽雜編》中就已有南海少女盧眉娘「工巧無比,能於尺絹繡《法華經》七卷」的記載,但很難據此論證粵繡成立於當時。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與蘇淞的顧繡女子交相輝映,為世所罕見。

粵繡(廣繡、潮繡)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廣州市
廣東省潮州市
分類傳統美術
序號319
編號項目Ⅶ—20
包括廣繡潮繡

粵繡(Cantonese Embroidery)是廣州刺繡(廣繡)和潮州刺繡(潮繡)的總稱,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起源於唐代。廣繡是指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東莞、寶安、香山、台山等地的刺繡,也就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潮繡發源並流行於今潮汕地區。

歷史淵源

編輯

粵繡起源來自於女性閨閣之技,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由中原移民把刺繡帶入嶺南,被奉為粵繡始祖的是唐代廣東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唐代《杜陽雜編》記載,永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廣州)進貢朝廷的14歲姑娘盧眉娘,她的祖先是南北朝時代北朝帝王的老師盧景祚兄弟的後代,後來流落嶺南。她於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繡《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髮,足見其技之精。唐順宗皇帝嘆其工,謂之神姑。唐憲宗皇帝更贈給她金鳳環戴在手腕上,嘉獎其聰慧而奇巧。唐玄宗時,嶺南節度使張九皋進獻精品刺繡給楊貴妃而獲加官三品,可見當時最高階層對粵繡欣賞有加 。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粵繡經由歐洲商舶出口到葡萄牙、英、法等國,成為宮廷和皇室、貴族們寵愛的服飾品。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並將繡袍獻給國王,得到重賞。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位曾在廣州逗留了幾個星期的葡萄牙傳教士克羅茲,回國後在其所著的「回憶錄」中寫道:「廣州很多手工業工人都為出口貿易而工作。出口的產品也是豐富多彩的。有彩色絲線盤曲的繡在鞋面上的繡花鞋……都是絕妙的藝術品」。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十分喜歡廣東的金銀線繡,親自倡導成立英國刺繡同業公會,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加工繡制貴族服飾;英王查理一世繼位後,進一步倡導英國人種桑養蠶,發展英國的絲綢工業和工藝,使廣繡藝術傳播到英倫三島,被西方學者稱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 [8] 。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藏有廣繡。粵繡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據《存素堂絲繡錄》記載,清代宮廷曾收藏有明代粵繡「博古圍屏」等8幅,上面繡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鋪針細於毫髮,下針不忘規矩」,有的「以馬尾纏作勒線,從而鈎勒(輪廓)之」,圖案工整,「針眼掩藏,天衣無縫」,充分顯示了明代粵繡的高超技藝。明代粵繡還以國外進口的孔雀尾羽織成絲縷,繡製成服裝和日用品等,金翠奪目,富麗華貴。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高宗詔令西方商舶只限進廣州港,促進了粵繡的發展,使粵繡名揚國外。乾隆五十八年,廣州成立刺繡行會「錦繡行」和專營刺繡出口的洋行,對於繡品的工時、用料、圖案、色彩、規格、繡工價格等,都有具體的規定。18世紀中葉,廣東還流行「皮金繡」,即納絲繡的一種,底層多用羊皮金作襯,金光閃爍,格外精美。廣東刺繡藝人還創造性地用孔雀毛編成線繡花,繡品金翠非凡;有的還用馬尾鬃纏絨作勒線,可謂匠心獨運。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廣東工藝局在廣州開辦繽華藝術學校,專設刺繡科,致力於提高刺繡技藝,培養人才,嶺南畫派始祖高劍父任校長。

1910年,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廣州繽華藝術學校選送的繡品獲三等獎,黃洪弟子余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獲二等獎;潮州林新泉、王炳南、李和彬等24位繡花技師合作,大幅粵繡《蘇武牧羊》、《丹鳳朝陽》等獲獎,被傳為佳話。1915年,余德的繡品《孔雀牡丹會景》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行內譽為「繡花王」。1922年,余得的繡刮畫《瑞獅》在英國倫敦大橋開幕賽會上獲二等獎,著名藝人裴蔭、魯炎1923年在倫敦賽會上現場表演技藝,1923年和1925年參加倫敦賽會,得到國際上較高的評價。1929年,莫傅精繡得列寧頭像被莫斯科列寧紀念館收藏。

從1950年左右,解放後開始,廣州刺繡藝人已創作了不少技藝精湛,富有傳統特色和鮮明的時代氣息的優秀的廣繡繡畫,這些繡畫享譽中外,如:黎沾、余德、黃妹、李笑華、文景、怡然等藝人創作出的一批國內外聞名的廣繡畫精品,這裡面就有餘德的《牡丹松鶴》;黃妹的《百鶴圖》;聶卓(余德弟子)的《魯迅像》等等;梁紀設計,蘇文、朱開、許幟光等多人繡制的《紫荊孔雀》入選掛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林章、鄧伯江合作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蘇聯的弗羅西洛夫主席;余德與弟子黎燕開合繡的《錦雞牡丹》在1959年廣東工藝美術品評選中獲一等獎,此作運用了直扭針、續插針、輔助針、編繡、繞繡、變體繡等7類20多種針法;而蘇文等人創作的《孔雀掛屏》,梁紀設計聶卓等繡刺得《紅棉八哥》,朱開燈創作的《春夏秋冬》四屏,以及陳荷影的釘金繡《花籃》,均獲廣東省工藝美術評比一等獎。

1951年,潮州市13家繡莊成立了公會。1952年,潮州市抽紗公司下設刺繡部,組織刺繡生產和出口。1955年5月,廣州市組建了由新滘區大塘鄉19位繡花外工組成的刺繡供銷生產合作社—第一刺繡社,兩年後更名為新滘刺繡社(現廣州繡品工藝廠)。1956年,廣州市成立藝鋒、民藝等刺繡生產社。1957年,廣東省潮州市和廣州市相繼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總結、整理粵繡的傳統技藝經驗。後來,潮州又成立刺繡研究所。

1979-1981年潮州刺繡藝術品為國家提供出國展禮品達到250件(套),其中僅潮繡廠就提供了198件,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極高讚譽。1982年,潮繡作品《九龍屏風》和《吹蕭引鳳》,1982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杯獎。現今粵繡,大件手工刺繡繡品如被面、屏風,小件如荷包、扇套、繡花鞋等,婦女衣袖、裙面,多作滿地折技花,鋪絨極薄,平貼綢面,有的只有翠藍一色,風格獨特。總之,具有濃厚地方色的粵繡,在國際上以及在港、澳僑胞中,備受歡迎。

廣繡起源

編輯

廣繡是發源於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民間刺繡工藝,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與湘繡、蜀繡和蘇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循着這一具有濃郁嶺南風味的藝術品遊覽廣州,正如觸摸千年古城的文脈。

絲絹上的佛經

編輯

廣繡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鶚所撰《杜陽雜篇》最早描述廣繡的精湛技藝:「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鈎分為三股,染成五色……」 「給西方的禮物」到明代,廣繡已成為廣州民間重要的手工業之一。

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並將繡袍獻給國王,得到重賞,廣州繡品從此揚名海外。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非常欣賞中國的金線銀繡,倡立英國刺繡同業會,按廣繡作坊形式組織英王室繡莊,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加工繡制貴族服飾;英王查理一世倡導在英倫三島傳播廣繡藝術,廣繡被西方學者稱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藏有廣繡。

清初,英國人把服飾拿到廣州繡坊加工。從此,廣繡明顯地吸收了西洋畫的藝術風格,成為商品性和實用性強於其他地區的繡種,在對外貿易中迅速發展。文德路文德路過去是廣州文教的中心區。 一直是個書香之地。裱字畫、賣古董、書籍和文房四寶的店鋪,鱗次櫛比,成行成市。文人雅士常來搜購各種古籍善本。 現仍有幾家經營刺繡的門店,擺滿了各種風格的刺繡作品,通過這扇窗口,傳統的刺繡藝術品走向市場。

清朝中葉,由於粵劇和粵曲的繁榮,廣繡增加了一類新品種——粵劇戲服。當時,廣州狀元坊製作的戲服已享譽國內,連宮廷戲班也慕名來定製,狀元坊內遍布加工粵劇戲服的刺繡作坊,成為名揚海內外的「刺繡一條街」。廣繡業得以成行成市,廣州刺繡藝人的技藝也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地運用絨線繡,並創造性地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繡。

狀元坊廣州市人民南路邊上有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狹長小巷,它就是被稱為「廣州最知名的時尚集中地」、「年輕人的購物天堂」的狀元坊。 這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古老內街巷,因有宋代狀元張鎮孫的故居而得名。如今,狀元已埋入故紙堆中,小巷卻依舊閃耀着動人的光彩。幾十元的時髦衣服、幾元錢的卡通公仔、加入流行元素的西藏飾品、活潑可愛的各種小寵物以及經濟實惠的誘人小食都吸引着追求時尚的年輕人。

流派

編輯

粵繡分兩大流派,包括以廣州為中心的廣繡和以潮州為代表的潮繡

廣繡

編輯
  • 廣繡包括真繡、線繡、珠繡和釘金繡等四大類繡種,具有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與善於變化的藝術特點。真絲絨繡以蠶絲為繡材,表現力強,是歷史最為悠久、技藝傳承最為完整的粵繡品種;金銀線繡的針法獨具特色,有平繡、編繡、繞繡、凸繡、墊繡、貼花繡、織錦等七大類六十多種;珠繡屬於廣繡的新品種,最近幾十年才由廣繡藝人開發應用。

潮繡

編輯
  • 潮繡針法則有墊、繡、拼、綴等100多種(也有200多種的說法)。主要有二針龍鱗轉針、旋針、過橋針、凹針繡、墊築繡等60多種釘金針法及40餘種絨線繡針法;工藝有釘金繡、絨繡、線繡三大類;用料有綢緞、金線、絨線、銀線、棉絮、紙丁等。潮繡中的「墊、浮、勾、勒、通」的刺繡工藝流傳至今仍採取手工操作。[1]最特別之處,是在明朝嘉靖年間開創的「凸繡」方法。凸繡是用棉絮、翎毛或紙屑等材料墊在繡面上,把繡面墊成凸面,再以金、銀絨線精工刺繡,繡出來的製成品圖案凸起,甚富立體感。


四大名繡
蘇繡 | 湘繡 | 蜀繡 | 粵繡
其它知名刺繡: | | | | | | |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潮汕刺绣. 潮汕民俗網. [2009-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