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塔運河Göta kanal)是瑞典約塔蘭的運河,於19世紀初建造。由這條運河為主體的水道途經維納恩湖韋特恩湖,延伸至約塔河特羅爾海特運河(Trollhätte kanal),把卡特加特海峽城市哥德堡波羅的海城市南雪平連接起來。

約塔運河盾徽
韋特恩河和波羅的海之間的約塔運河

運河本身長190.5公里,其中87.3公里為挖掘和爆破而成,闊由7至14公里不等,最深處約3公里。它共有58個水閘,能容納長32米、闊7米、吃水2.8米的船隻。[1][2]

歷史

編輯
 
林雪平附近小鎮貝里的水閘,正在下降至羅克森湖

最早於1516年提出在瑞典南部建造運河的人是林雪平主教漢斯·布拉斯克(Hans Brask),但真正把這構想執行的,是19世紀瑞典海軍的德意志裔軍官波爾查·馮·普拉頓(Baltzar von Platen)。他統籌興建計劃,並尋求政治和財政支持。他的計劃受政府大力支持,尤其是視運河為現代化基礎的新國王卡爾十三世[3]。馮·普拉頓本人在1806年讚揚運河的現代化理念,說這「貫穿全國的航道」會造福礦業、農業和其他工業 [4]

建造計劃於1810年4月11日正式啟動,預算為2千4百萬瑞典圓英語Swedish riksdaler[5]。這是當時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土木工程計劃,歷時22年,共動用58000名工人之力而成。很多人才和儀器都需從外國購進,特別是當時全世界運河技術最先進的英國蘇格蘭土木工程師托瑪斯·特爾福德(Thomas Telford)制訂了運河的初步計劃,然後在1810年親自來到瑞典督工。很多英國工程師和工匠,都帶同大量儀器協助興建,其中包括一些簡單儀器,如尖鋤、鏟和獨輪車[1]

約塔運河於1832年正式啟用,而波爾查·馮·普拉頓在運河啟用前3年就死了。然而,這運河並沒為經濟帶來好處。瑞典鐵路運輸在1855年出現後,運河的地位就被取代了,因為火車既可以更快攜帶更多乘客和貨物,又毋須在冬季的五個月間停駛[6]。1870年代時,使用運河的只剩下三種不須快速運送的貨物:林木產品、煤炭和礦石。運貨量自此減少,而且從沒有復元過。[1]

 
穆塔拉港部分的運河

興建運河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使所有通過瑞典丹麥之間的厄勒海峽的船隻,都能免除丹麥-挪威徵收的昂貴費用(厄勒海峽通行費,Öresundstullen)。運河落成後,往返波羅的海的船隻可以繞過厄勒海峽,不用再被丹麥徵費。[7]1851年,富豪安德烈·奧斯卡· 瓦倫貝里(André Oscar Wallenberg)成立新公司,通過運河運送貨物往返英格蘭聖彼得堡。但是,這公司只來回過聖彼得堡赫爾兩次,不久英俄就因爆發克里米亞戰爭而中止貿易。戰後,歐洲強國迫使丹麥停止徵收厄勒海峽通行費,使約塔運河立時失去代替厄勒海峽的用途。[8]

約塔運河建造期間,穆塔拉工場(Motala Verkstad)在穆塔拉成立,以生產開鑿運河所需的起重機和蒸汽動力挖泥船。這工場有時被稱為「瑞典工程業的搖籃」。運河啟用後,穆塔拉工場為新興的鐵路運輸生產儀器、機車車輛,開始鐵路工程的傳統,流傳至今日的瑞典鐵路工廠股份公司(Aktiebolaget Svenska Järnvägsverkstäderna,ASJ)[1]

現代用途

編輯

有部份運河依然用作運輸貨物,但主要用途是旅遊業和悠閒景點,被稱為「瑞典的藍絲帶」(Sveriges blå band)。每年大約有2百萬人在船上遊覽約塔運河。[1]

船閘

編輯

從瑞典東岸至維納恩湖的水閘包括: (包括每個水閘的高度(米))

韋特恩湖(海拔88米)

維肯湖(運河最高點)

途經維納恩湖(海拔44米)後,連接特羅爾海特運河哥德堡和瑞典西岸。

參考資料

編輯
  • Eric de Maré, Swedish Cross Cut, Sweden, 1965. (英文)
  1. ^ 1.0 1.1 1.2 1.3 1.4 Uno Svedin, Britt Hägerhäll Aniansson, Sustainability, Local Democracy and the Future: The Swedish Model, pp. 93-94. Springer, 2002. ISBN 1402009054
  2. ^ Gunnar Alexandersson, The Baltic Straits, fn. 9 p. 123.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2. ISBN 902472595X
  3. ^ Litellus Russell Muirhead, Sweden, p. 105. Rand McNally, 1952.
  4. ^ Lars Magnusson引用, An Economic History of Sweden, p. 115. Routledge, 2000. ISBN 0415181674
  5. ^ R Nisbet Bain, Scandinavi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from 1513 to 1900, p. 432.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05
  6. ^ Neil Kent, The Soul of the North: A Social, Architectur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1700-1940, p. 172. Reaktion Books, 2000. ISBN 1861890672
  7. ^ Gunnar Alexandersson, The Baltic Straits, p. 72.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2. ISBN 902472595X
  8. ^ Goran B. Nilsson, Founder: André Oscar Wallenberg (1816-1886), p. 231. Almqvist & Wiksell International, 2005. ISBN 912202102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