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方思敦

約翰·方思敦(英語:John Funston)是著名的澳大利亞東南亞區域研究學者,曾在多個東南亞國家的大學或研究所工作,包括於1972年至1976年間在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執教。他於2001年自新加坡的東南亞研究所(ISEAS)退休,目前是澳洲國立大學亞洲研究系訪問學者,兼任澳洲國立泰國研究中心(NTSC)副主任[1][2]

學歷

編輯

方思敦大學畢業於墨爾本莫納斯大學。他大學期間修讀馬來文

研究領域

編輯

方思敦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馬來西亞與泰國政治,其於1980年出版的《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政治:巫統與回教黨研究》[註 1],至今仍然是研究馬來西亞政治的必讀參考。他自1960年代末起研究、觀察、評論馬來西亞政治,從過去翻查報章檔案到後來通過互聯網閱讀多份馬來西亞的巫、英文報章。

家庭

編輯

方思敦與泰國籍妻子雙雙在馬來西亞國民大學以馬來語教學,他教政治學,同樣畢業於莫納斯大學的太太則是宏觀經濟學的講師。他唯一的兒子1975年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八打靈再也出生。孩子取名Kris,企圖在西方、泰文和馬來文之間,尋找一個共通的名稱[註 2]

與馬哈迪的關係

編輯

方思敦於1970年認識後來成為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後者於1969年大選敗在後來當上回教黨主席的尤索拉瓦(Yusof Rawa)手上,並且因為公開批評首相東姑阿都拉曼而被巫統開除黨籍,回到其在亞羅士打的診療所行醫。馬哈迪給方氏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客。年輕的方思敦為撰寫碩士論文而走訪馬來西亞政治人物,馬哈迪在他的診所殷切地回答方氏的提問,然後請他到家裡享用咖啡,當晚晚餐則隨馬哈迪出席他的華裔生意夥伴的宴會。

當時,馬哈迪對巫統政治高度批判,認為黨內沒有民主空間,他談及本身和其他「少壯派」(Young Turks)的政治主張,並且抨擊首相東姑把國會當作橡皮圖章。馬哈迪是1964屆國會最出色的巫統後座議員。方思敦回憶說,馬哈迪對回教黨是不懷任何好感的。他在國會是抨擊回教黨的炮手;1969年大選敗在回教黨手上,更加深他的敵意。馬哈迪驚訝方氏對回教黨並沒有像其他西方學者般的敵意[3][註 3]

方氏之後數年常在吉隆坡遇到馬哈迪,直至1976年馬哈迪當上副首相不久,方思敦於同年離開馬來西亞。方氏在國民大學任教期間,常在辦公室碰到前來拜訪歷史系教授Zainah Abidin Wahid的馬哈迪。他笑言另一個經常碰到馬哈迪的場合是吉隆坡Weld超級市場:「馬哈迪是非常少數喜歡自己購物逛街的政治人物。」

方思敦在訪談中同意馬哈迪是很有特色的政治家,但是,他認為吹捧和批評馬哈迪的論者,往往誇大了馬哈迪的功與過。針對政治學者邱武德曾引述馬哈迪的話指自己非常害羞,進而推論馬哈迪是在1983年的憲法危機之際,展開巡迴大集會之後,才愛上群眾集會,方思敦表示:

著作

編輯
  •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政治:巫統與回教黨研究》(1980年)

注釋

編輯
  1. ^ 該書改編自方思敦的碩士論文,其博士論文研究泰國政治與外交。
  2. ^ 「Kris」在泰文和馬來文均為「劍」的意思。
  3. ^ 方思敦是以英文書寫的學者當中最早對回教黨的起源作出詳盡記錄者

參考文獻

編輯
  1. ^ John Funston, Author at New Mandala. New Mandal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5) (澳大利亞英語). 
  2. ^ John Funston. Policy Foru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3. ^ Funsion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