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貝托·波拉尼奧
此條目可參照西班牙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
羅貝托·波拉尼奧·阿巴洛斯(Roberto Bolaño Ávalos,1953年4月28日—2003年7月15日),智利著名小說家,詩人。代表作有《荒野偵探》(1999),《2666》(2004,逝後發表)
羅貝托·波拉尼奧·阿巴洛斯 Roberto Bolaño Ávalos | |
---|---|
出生 | Roberto Bolaño Ávalos 1953年4月28日 智利聖地亞哥 |
逝世 | 2003年7月15日 西班牙巴塞羅那 | (50歲)
職業 | 小說家,作家,詩人 |
國籍 | 智利 |
文學運動 | 現實以下主義 |
代表作 | 荒野偵探 |
獎項 | 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 |
受影響於 | 卡洛斯·富恩特斯, 胡利奧·科塔薩爾 |
簽名 |
1999年他因小說《荒野偵探》獲得了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並在2008年因他的著名小說《2666》被授予美國書評人協會小說獎。其作品經翻譯在美國出版後引起轟動,《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媒體均以大量篇幅報道,是罕見的能在美國掀起閱讀熱潮的外國作者。
截止2024年1月,其已被翻譯成中文並在中國大陸出版的作品包括《荒野偵探》、《2666》、《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美洲納粹文學》、《未知大學》、《護身符》、《遙遠的星辰》、《智利之夜》、《佩恩先生》、《帝國遊戲》、《科幻精神》與《重返暗夜》[1]。
生平
編輯智利的童年
編輯波拉尼奧 1953 年出生於聖地亞哥,父親是一名卡車司機(同時也是一名拳擊手),也是一名教師。 [2]他和他的妹妹在智利的南部沿海地區度過了早年。據他自己說,他瘦削、近視、書呆子氣: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他有誦讀困難,經常在學校受到欺凌,在那裡他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他來自一個中下階層家庭, [3]雖然他的母親是暢銷書迷,但他們並不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4]他有一個妹妹。 [5]他十歲時開始了第一份工作,銷售基爾普埃-瓦爾帕萊索路線上的巴士票。 [6]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洛桑赫萊斯度過。 [7]
墨西哥的青年
編輯1968年,他與家人搬到墨西哥城[8]。他輟學,擔任記者,並積極參與左翼政治活動。 [9]
短暫返回智利
編輯波拉尼奧人生中的一個關鍵事件,一個被以不同形式在他的多個作品中被提及的事件,發生在 1973 年,當時他離開墨西哥前往智利,通過支持薩爾瓦多·阿連德的民主社會主義政府,來「幫助建立革命」。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發動針對阿連德的右翼軍事政變後,博拉尼奧因涉嫌作為「恐怖分子」而被捕,並被關押了八天。 [10]他被兩名當獄警的昔日同學救了出來。波拉尼奧在故事《Dance Card》中描述了這段經歷。根據他在這個故事中對事件的描述,他並沒有像他預想的那樣受到折磨,但「在凌晨時分,我能聽到他們折磨別人;我無法入睡,除了一本別人留下的英文雜誌之外,沒有什麼可讀的。雜誌里唯一有趣的文章是關於曾經屬於迪倫·托馬斯的一棟房子……多虧了和我一起上高中的兩個偵探,我才得以脫身。」 [11]故事《偵探》中,也從波拉尼奧昔日同學的角度敘述了這個事件。然而,自 2009 年以來,波拉尼奧在那個時代的墨西哥朋友對他 1973 年是否真的在智利產生了懷疑。 [12]
波拉尼奧對自己的祖國有着矛盾的情感。他因猛烈抨擊伊莎貝爾·阿連德和其他文學界人士而在智利聲名狼藉。[13][13]智利裔阿根廷小說家兼劇作家Ariel Dorfman評論說:「他不適合智利,他所經歷的排斥讓他可以自由地說他想說的任何話,這對於一個作家來說可能是好事。」[14]
重返墨西哥
編輯1974年,波拉尼奧從智利經陸路返回墨西哥時,據稱在薩爾瓦多與詩人Roque Dalton和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的游擊隊一起度過了一段小插曲,但這段插曲的真實性已受到懷疑。[15]
20世紀60年代,自青年起就是無神論者的波拉尼奧成為托洛茨基主義者[16] ,並於1975年成為小眾詩學運動「Infrarrealismo」(現實以下主義)的創始成員。他在《荒野偵探》中滿懷感情地再現了這場運動的各個方面。 [17]
重返墨西哥後,他生活得像一位放蕩不羈的,波西米亞式的詩人。他的編輯Jorge Herralde回憶道,"儘管他是個無名小卒,但卻是所有出版社都害怕的職業煽動者,他會突然地參加文學演講和朗誦會。"[18]
移居西班牙
編輯1977年,波拉尼奧於移居歐洲,並最終來到西班牙,在那裡結婚,定居在地中海沿岸靠近巴塞羅那的布拉瓦海岸,當過洗碗工、露營地管理員、鐘點工和垃圾收集員。[19]他利用業餘時間寫作。從上世紀 80 年代到去世,他一直住在加泰羅尼亞的海灘小鎮布拉內斯。[20][20][20][21]
他繼續詩歌創作,四十歲出頭轉向小說創作。波拉尼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開始寫小說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為家人未來的經濟福祉責任,而他知道永遠無法靠着當詩人的收入獲得這種福祉。 Jorge Herralde 證實了這一點,他解釋到,波拉尼奧「放棄了節儉的垮掉派生活」,因為 1990 年兒子的出生讓他「決定要對家庭的未來負責,而且通過寫小說謀生會更容易。」然而,他仍然認為自己主要是一名詩人,他的詩集跨越 20 年,於 2000 年以《Los perros románticos》 ( 《浪漫主義狗》)為題出版。
疾病與死亡
編輯波拉尼奧在長期健康狀況惡化後於 2003 年去世。在創作《2666》期間,他遭受了肝功能衰竭,並一直在肝移植等候名單上; [22] [23]他去世時排在名單的第三位。 [24]
波拉尼奧去世前六周,他在塞維利亞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上,他的拉丁美洲小說家同行稱讚他是這一代人中最重要的人物。他最親密的朋友中包括小說家羅德里戈·費雷桑(Rodrigo Fresán)和恩里克·維拉-馬塔斯(Enrique Vila-Matas) ;弗雷桑的悼詞中寫道:「羅伯托作為作家出現的時候,拉丁美洲不再相信烏托邦,天堂變成了地獄,那種畸形錯愕的,噩夢驚醒的,不斷逃離某種恐怖的感覺貫穿着《2666》和他所有的作品中。 」 「他的書是政治性的,」弗雷桑還指出,「但這種政治性更多的是私人的,而非激進的或煽動性的,更接近於垮掉派的神秘感,而不是轟動效應。」在弗雷桑看來,他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工作關係網絡的、全力以赴的、沒有剎車的的作家,並以此創造了一種新的,成為偉大拉美作家的方式。」 [25] 來自《紐約時報》的拉里·羅特 (Larry Rohter) 寫道:「波拉尼奧拿『死後』開玩笑,他說這個詞『聽起來像一位羅馬角鬥士的名字,一位不敗的角鬥士』,如果他看到自己的銷量在自己死後如何上漲,無疑會感到非常有趣。」 [26] 2003年7月15日,他因肝功能衰竭在巴塞羅那瓦勒希伯倫大學醫院去世。[27]
主要作品
編輯中長篇小說
編輯滑冰場
編輯《滑冰場》(西班牙語:La pista de hielo)以巴塞羅那北部布拉瓦海岸的海濱小鎮 Z 為背景,以三名男性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圍繞着美麗的花樣滑冰冠軍努里婭·馬蒂而展開的故事。當他突然被奧運會代表隊除名,一位自大而痴情的公務人員利用公款在當地一座豪宅廢墟之上建造了一個滑冰場。但努里婭有了外遇,妒意來襲,這座滑冰場變成了犯罪現場。
美洲納粹文學
編輯《美洲納粹文學》(西班牙語:La literatura Nazi en América)出版於1996年,是一部虛構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文中收錄19世紀末至2029年,近百位拉美和美洲法西斯主義作家和文學評論家的生平,對他們進行諷刺與嘲弄,他們無視自己平庸的才能和稀少的讀者,而熱衷於熱愛自我神話。雖然在波拉尼奧的作品中,文學總是會有這樣的風險,但這些人卻因為他們令人髮指的政治觀點脫穎而出。[28]文中最後一個傳記在《遙遠的星辰》中被擴寫為小說。
遙遠的星辰
編輯《遙遠的星辰》,(西班牙語:Estrella distante)1996年出版,故事基於《美洲納粹文學》的最後一章,是一部發生在皮諾切特獨裁政權的中篇小說。涉及謀殺,攝影,甚至是戰機的煙在天空中燃燒的詩。這部黑暗而諷刺的作品,以畸怪又時而幽默的方式,敘述了智利的政治歷史。
荒野偵探
編輯《荒野偵探》(西班牙語:Los detectives salvajes,台譯:《狂野追尋》),長篇小說,出版於1998年,獲得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入選2007年《紐約時報書評》十佳圖書。[4]
在《國家報》的一篇評論中,西班牙評論家、該報前文學編輯伊格納西奧·埃切瓦里亞(Ignacio Echevarría)稱該書為 「博爾赫斯會寫的小說」(波拉尼奧經常表達他對博爾赫斯和科塔薩爾作品的喜愛,他曾在對阿根廷文學進行概述時說,"人們應該多讀博爾赫斯的作品"。)。「波拉尼奧的天才不僅在於他傑出的寫作水平,還在於他不拘泥於拉丁美洲作家的的創作模式。」埃切瓦里亞說,「他的作品既不是魔幻現實主義,也不是巴洛克或者地方主義,而是拉丁美洲的一面想象的,世外之鏡,與其說是一個具體的地方,更像是一種精神狀態。」
《荒野偵探》的核心部分是關於阿圖羅·貝拉諾(該人物也出現在其他故事或小說中)和烏利塞斯·利馬,於1976至1996 年間的旅行和冒險之中,一系列冗長而瑣碎的報道。這些故事和冒險,由52個人物敘述,在九十年代中期的第一次利比里亞內戰期間,他們從墨西哥聯邦到以色列、巴黎、巴塞羅那、洛杉磯、舊金山、維也納然後最終去到利比亞。[29]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都夾雜着他們尋找「本能現實主義」(墨西哥二十年代前衛文學運動)的創始人,塞薩雷亞·蒂納耶羅(Cesárea Tinajero)的故事,發生在1975年末至1976年初,由有志向的17歲詩人加西亞·馬德羅敘述。他首先向我們講述了圍繞着「本能現實主義」的詩歌和社會場景,隨後,跟隨他的視角,他們從墨西哥城逃往索諾拉州,為小說劃上句號。波拉尼奧稱《荒野偵探》為「一封寫給我們這代人的情書」。
護身符
編輯《護身符》(西班牙語: Amuleto ),出版於1999年。其主人公是《荒野偵探》中的一位次要角色奧克西里奧。她被困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的一間浴室里長達兩周,當時軍隊正在攻打學校。在這篇小說中,她遇見了許多拉丁美洲藝術家和作家,其中包括波拉尼奧的另一個自我--阿圖羅·貝拉諾。不像《荒野偵探》,《護身符》始終由奧克西里奧第一人稱敘述,但同時波拉尼奧著名的,瘋狂的人物個性分裂寫法,也存在其中。
智利之夜
編輯《智利之夜》(西班牙語:Nocturno de Chile)。小說敘述了智利天主教主業會神甫,同時也是一位平庸的詩人,塞巴斯蒂安·烏魯提亞·拉克魯瓦在臨終前的囈語。在他職業生涯的關鍵時期,兩名主業會人員找到了神甫烏魯提亞,讓他去訪問歐洲考察古老教堂的保護情況——這對一位有藝術感的神職人員來說是一份完美的工作。
他抵達後,被告知歐洲教堂最大的威脅是鴿子糞便,而他的同行們已經找到了聰明的解決辦法。他們成了獵鷹飼養人,在一座又一座小鎮中,他目睹了神甫們的獵鷹兇狠地殺死成群的無害鳥群。令人恐懼是,耶穌會會士並沒有反對這種血腥的建築保護方式,這意味着對他雇主來說,他將被動地成為皮諾切特政權殘暴的統治方式的幫凶。這是波拉尼奧對「知識分子」控訴的開端,他們退縮到藝術中,披上唯美主義的盾甲,而環繞他周圍的世界卻令人作嘔,一塵不變,充滿了不公與殘忍。這本書代表了波拉尼奧返回智利後的觀點。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本書原本打算被取名為《屎風暴》(西班牙語:Tormenta de Mierda),但最終在豪爾赫·赫拉爾德(Jorge Herralde)和胡安·比略羅(Juan Villoro)的說服下改回現在的名字。[30]
安特衛普
編輯《安特衛普》被波拉尼奧的遺作管理人伊格納西奧·埃切瓦里亞(Ignacio Echevarría)[31]視作波拉尼奧的文學爆炸,這部散文詩一般的小說寫於1980年,當時波拉尼奧27歲。這本書一直未出版,直至2002年,作者去世前一年,才以西班牙語《Amberes》出版。它敘述鬆散,結構缺失,更多的是圍繞某些主題,反覆出現的人物和軼事,它們當中的許多都成為了波拉尼奧後續創作的常用素材:犯罪和露營地,流浪者和詩歌,性和愛,腐敗警察和不合群者。[32]第一版新方向(New Directions)出版的該書書背上有波拉尼奧關於《安特衛普》的一句話:"唯一不會讓我難堪的小說就是安特衛普"。
2666
編輯《2666》,長篇小說,在他去世後,於2004年出版。被形容為「全景小說,它不僅是封頂之作,而且是給長篇小說重新定性的作品,同時它把長篇小說提高到一個令人感到眩暈的全新高度。」[2]《2666》的創作是作者因肝病而面臨死亡的最後五年生命中最主要的心事。小說被被分為五個部分,超過1100頁。主要聚焦於虛構城市聖特雷莎(以華雷斯城為原型)中懸而未決又持續發生的連環謀殺案。《2666》描繪了20世紀的恐怖景象,通過大量人物,包括警察,記者,罪犯,以及四位尋找神秘的德國作家本諾·馮·阿琴波爾迪(像波拉尼奧本人)的學者。在2008年,本書獲得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小說獎。獎項由該書譯者娜塔莎·維默(Natasha Wimmer)。2009年3月,《衛報》報道稱,研究人員在翻閱波拉尼奧的文學遺產時發現了《2666》的第6部分。[33]
第三帝國
編輯《第三帝國》(西班牙語:El Tercer Reich),寫於1989年,但在波拉尼奧死後才在他的文件中被發現。該書於2010以西班牙語出版,2011年出版英文譯本。故事講述一個來自德國的戰爭遊戲冠軍烏多(Udo)和他的女朋友英格伯格(Ingeborg)一起前往他童年時期呆過的布拉瓦海岸的一個小鎮度假。在那裡與陌生人一起玩名為「第三帝國的興衰」的二戰戰爭遊戲打發時間。[34]
真正警察的災禍
編輯《真正警察的災禍》(西班牙語:Los sinsabores del verdadero policía),於2011年出版西班牙語版本,2012年出版英文譯本。這本小說描繪的情節和人物的被認為是對《2666》的補充。[31]作品創作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直到作者去世仍未完成。
科幻精神
編輯《科幻精神》(西班牙語:El espíritu de la ciencia-ficción),波拉尼奧寫於大約1984年,2016年在作者死後以西班牙語出版,2019年出版英譯本。該小說被許多人視作《荒野偵探》的前身,「充滿先聲般的情節和人物形象」,並聚焦於居住在墨西哥城的年輕詩人和作家們的活動。[35]
短篇小說集
編輯地球上最後的夜晚
編輯《地球上最後的夜晚》(西班牙語:Llamadas Telefónicas),短篇小說集,出版於2006年。小說集收錄14篇短文,主要由多個不同的人,以第一視角的方式敘述。其中一個由作者 "B. "敘述,而 "B. "則是作家本人的替身。
重返暗夜
編輯《重返暗夜》(The Return),短篇小說集,2010年出版英譯本。
無法忍受的高喬人
編輯《無法忍受的高喬人》(西班牙語:El Gaucho Insufrible),收錄了5部短篇小說和2篇散文,其中標題小說靈感來自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南方》,波拉尼奧的其他作品也提到過這個小說。
邪惡的秘密
編輯《邪惡的秘密》(西班牙語:El Secreto del Mal)是一部短篇小說,回憶錄或散文集。西班牙語版本於2007年發布,共包含21篇,其中的19篇存在於2010年發布的英文版中。許多小說中的人物都在波拉尼奧之前的作品中出現過,包括他的「替身」阿圖羅·貝拉諾,以及一些首次出現在《美洲納粹文學》中的人物。
詩集
編輯浪漫主義狗
編輯《浪漫主義狗》(西班牙語:Los perros románticos),2006年出版英譯版,是他第一部被翻譯成英文的詩集,2008年由New Directions出版雙語版,譯者為勞拉·希利(Laura Healy)。波拉尼奧曾說過,他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名詩人,後來為了養活孩子才開始寫小說。
未知大學
編輯《未知大學》,2013年出版英譯版,譯者為勞拉·希利(Laura Healy),豪華版的波拉尼奧詩歌全集。該英譯版入圍了2014年最佳翻譯圖書獎。[36]
延伸閱讀
編輯英語
編輯- Will H. Corral, "Roberto Bolaño: Portrait of the Writer as Noble Savage". World Literature Today LXXXI. 1 (November–December 2006). 51–54.
- Roberto Bolaño, Sybil Perez, Marcela Valdes. Roberto Bolaño: The Last Interview: And Other Conversations. Brooklyn, NY, Melville House Publishing, 2009.
- Valerie Miles, "A Journey Forward to the Origin" in Archivo Bolaño. 1977–2003. Barcelona, CCCB, 2013. pp. 136–141 Available online.[5]
- Ignacio López-Calvo, ed. Roberto Bolaño, a Less Distant Star: Critical Essay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ing, 2015.
- Ignacio López-Calvo, ed. Critical Insights: Roberto Bolaño. Hackensack, NJ Salem Press, 2015.
- Alexandra Perisic. "「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Atlantic Crimes," (on the works of Roberto Bolaño), Precarious Crossings: Immigration, Neoliberalism, and the Atlantic.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9.
西班牙語
編輯- Celina Manzoni. Roberto Bolaño, la literatura como tauromaquia. Buenos Aires, Corregidor, 2002.
- Patricia Espinosa H. Territorios en fuga: estudios criticos sobre la obra de Roberto Bolaño. Providencia (Santiago), Ed. Frasis, 2003.
- Jorge Herralde. Para Roberto Bolaño. Colombia, Villegas Editores, 2005.
- Celina Manzoni, Dunia Gras, Roberto Brodsky. Jornadas homenaje Roberto Bolaño (1953–2003): simposio internacional. Barcelona, ICCI Casa Amèrica a Catalunya, 2005.
- Fernando Moreno. Roberto Bolaño: una literatura infinita. Poitiers, Université de Poitiers / CNRS, 2005.
- Edmundo Paz Soldán, Gustavo Faverón Patriau (coord.). Bolaño salvaje. Canet de Mar (Barcelona). Ed. Candaya, 2008. (Includes DVD with documentary, Bolaño cercano, by Erik Haasnoot.)
- Will H. Corral, Bolaño traducido: nueva literatura mundial. Madrid, Ediciones Escalera, 2011.
- Myrna Solotorevsky, 'El espesor escritural en novelas de Roberto Bolaño' . Rockville, Maryland, Ediciones Hispamérica, 2012. ISBN 978-0-935318-35-7.
- Valerie Miles, 'Roberto Bolaño en Buenos Aires'. La Nación, 13 December 2013.[7]
- Ursula Hennigfeld (ed.). Roberto Bolaño. Violencia, escritura, vida. Madrid, Vervuert, 2015.
參考資料
編輯- ^ 豆瓣圖書. 豆瓣图书,搜索-波拉尼奥. 豆瓣圖書. [2024-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5 (cn).
- ^ 2.0 2.1 傅小平. 赵德明《2666》给长篇小说重新定性. 時代報. 2012-01-04 [201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 ^ Madariaga, 2010, op. cit. «Los beatniks de México», pp. 29–44.
- ^ 4.0 4.1 The 10 Best Books of 2007.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2-09 [201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 ^ 5.0 5.1 Archivo Bolaño. [31 December 2016].
- ^ Biografías y vidas. Roberto Bolaño. [202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7).
- ^ 7.0 7.1 Roberto Bolaño en Buenos Aires. [31 Dec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 ^ Biografia de Roberto Bolaño. www.biografiasyvidas.com. [2024-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7).
- ^ Rohter, Larry. A Writer Whose Posthumous Novel Crowns an Illustrious Career (Published 2005).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09 [2020-12-2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美國英語).
- ^ Schama, Chloe. 'Dust and Literature',The New Republic, 8 May 2007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8 May 2007.
- ^ American PEN reproduction of "Dance Card". Pen.org.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7 June 2011).
- ^ Rohter, Larry. Roberto Bolaño's Fictions Might Include His Own Colorful Past. The New York Times. 27 January 2009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5).
- ^ 13.0 13.1 Ayén, Xavi; Homedes, Marc. "El gaucho insufrible", Bolaño póstumo.. La Vanguardia: 32. 2003-07-16 [2020-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 (西班牙語).
- ^ Rohter, Larry. A Writer Whose Posthumous Novel Crowns an Illustrious Career (Published 2005).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09 [2020-12-2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美國英語).
- ^ Miguel Huezo Mixco: Frontera D. Roberto Bolaño en El Salvador. Supremo jardín de la guerra florida. 24 March 2011 [202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30).
- ^ El pasado trotskista [entrevista] [The Trotskyist past [interview]] (PDF). El Mercurio (Diario : Valparaíso, Chile). 1999-11-06: C11 [2020-12-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1-13) –透過Biblioteca Nacional Digital. Chile (西班牙語).
...mi ideología era trotskista...
- ^ Madariaga, Monserrat. Bolaño infra: 1975–1977. Los años que inspiraron 'Los detectives salvajes'.. Santiago, Chile: RIL Editores. 2010: 83–100. ISBN 978-956-284-763-6.
- ^ Rohter, Larry. A Writer Whose Posthumous Novel Crowns an Illustrious Career (Published 2005).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09 [2020-12-2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美國英語).
- ^ Rohter, Larry. A Writer Whose Posthumous Novel Crowns an Illustrious Career (Published 2005).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09 [2020-12-2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美國英語).
- ^ 20.0 20.1 20.2 Bolaño, Roberto (2002). "Total Anarchy: Twenty-Two Years Later", 2002 introduction to Antwerp. – Bolaño explains how he wrote this book in 1980, his last year in Barcelona, then moved to Blanes in 1981.
- ^ Ayén, Xavi; Homedes, Marc. Adiós a Roberto Bolaño [Farewell to Roberto Bolaño]. La Vanguardia. 2003-07-16 [2020-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 (西班牙語).
- ^ Tayler, Christopher. Does Roberto Bolaño's literary work live up to the hype?. The Guardian. 16 January 2009 [7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 ^ Ehrenreich, Ben. 2666 by Roberto Bolaño, translated from the Spanish by Natasha Wimmer. Los Angeles Times. 9 November 2008 [7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 ^ Bolaño's Voyage: "Last Evenings on Earth" by Donald Long. Barcelonareview.com. 26 March 2007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 ^ Roberto Bolano – 2666, etc " BookCourt. Bookcourt.org. 16 November 2008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4 October 2011).
- ^ Rohter, Larry. A Writer Whose Posthumous Novel Crowns an Illustrious Career (Published 2005).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09 [2020-12-2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美國英語).
- ^ Ayén, Xavi; Homedes, Marc. Adiós a Roberto Bolaño [Farewell to Roberto Bolaño]. La Vanguardia. 2003-07-16 [2020-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 (西班牙語).
- ^ D』Erasmo, Stacey. The Sound and the Führer.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2-24 [2023-11-14].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1) (美國英語).
- ^ Durán-Merk, Alma J. Representaciones de la experiencia migratoria en la literatura: Los detectives salvajes de Roberto Bolaño. [2023-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1) (英語).
- ^ Gutiérrez-Mouat, Ricardo. Understanding Roberto Bolano. Univ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lsNHDQAAQBAJ&dq=Bola%C3%B1o+had+intended+to+title+his+novel+%E2%80%9CTormenta+de+mierda%E2%80%9D+but+was+dissuaded&pg=PT127. 2016-11-21 [2023-11-15]. ISBN 978-1-61117-64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5) (英語).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31.0 31.1 Rohter, Larry. Harvesting Fragments From a Chilean Master. The New York Times. 2012-12-19 [2023-11-1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美國英語).
- ^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 web.archive.org. 2010-11-26 [2023-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6.
- ^ Tremlett, Giles. Two new Bolaño novels found among papers left after death. The Guardian. 2009-03-10 [2023-11-15].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5) (英國英語).
- ^ Paletta, Anthony. War Games: On Roberto Bolaño's The Third Reich. The Millions. 2012-02-10 [2023-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3) (美國英語).
- ^ Aridjis, Chloe. The Spirit of Science Fiction by Roberto Bolaño review – a hymn to Mexico City. The Guardian. 2019-02-15 [2023-11-16].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6) (英國英語).
- ^ Three Percent. [2023-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