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戈·里曼
卡爾·威廉·尤里烏斯·胡戈·里曼(德語:Karl Wilhelm Julius Hugo Riemann;1849年7月18日—1919年7月10日)是德國音樂理論家和作曲家。
胡戈·里曼 | |
---|---|
出生 | 德意志邦聯松德爾斯豪森上梅勒 | 1849年7月18日
逝世 | 1919年7月10日 德國萊比錫 | (69歲)
國籍 | 德國 |
知名於 | 音樂家 教師 音樂學家 |
傳記
編輯里曼出生在德國施瓦茨堡-松德爾斯豪森上梅萊爾(今屬圖林根州)。
父親羅伯特·里曼給了他音樂啟蒙。他是地主、法警,且從當地保留下來的歌曲和合唱作品中來看,是一個活躍的音樂愛好者。胡戈·里曼的理論老師是松德爾斯豪森的唱詩班指揮亨里希·弗蘭肯伯格。他跟隨奧古斯特·巴泰爾和提奧多·拉岑伯格(後者曾是李斯特的學生)學習鋼琴。
他在柏林和圖賓根先後學習法律、哲學和歷史。參加普法戰爭之後他決定一生鑽研音樂,於是入讀萊比錫音樂學院。隨後他在比勒菲爾德做了幾年教師和指揮,但1878年回到萊比錫在大學做訪問教授(Privatdozent)。
他極力想得到萊比錫音樂學院的聘用,但沒能實現。於是1880年他去了布羅姆堡,又在1881-1890年間擔任漢堡音樂學院的鋼琴和理論教師。在松德爾斯豪森的短暫停留後,他在威斯巴登音樂學院獲得職位(1890-1895年)。1895年終於回到萊比錫大學做講師。1901年他被提名教授,1914年升為音樂學院的院長。
在70歲生日前8天,他死於黃熱病。
作品
編輯著作
編輯里曼是最有影響力的音樂理論家之一。他在出版物和講座中發明的諸多術語當今仍在使用,如和聲的功能理論(以及其中的主、屬、下屬和平行)。 此外,還有「樂句」,它作為當今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節拍和節奏的術語和理論,也是來源於里曼。 他最有名的著作有《音樂辭典》(1882年;1899年第5版;1893-1896年英譯版),這是音樂和音樂家的完整辭典;研究和聲學的《和聲學手冊》,以及類似的研究對位法的《對位法教程》,已全部有英譯版。他擁護和聲二元論(即負和聲理論)。他的和聲功能理論是和聲學的基礎,今天仍在德國等諸多歐洲大陸國家被講授;經過前蘇聯音樂理論家斯波索賓的改進,形成了斯波索賓和聲功能體系,後傳入比利時及中國並沿用至今。他還發明了一套和聲轉換的方式,被美國理論家大衛·列文吸收,最終成為新里曼理論的重要一支。新里曼理論的另外一支——調性網絡,雖不是里曼的發明,但很好地普及並傳播了該理論。
他在音樂的多個分支領域都有著作。他的學生包括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管風琴家和指揮家馬克斯·雷格;以及音樂學家、作曲家沃特·尼曼。
作曲
編輯他有許多鋼琴、歌曲作品,包括一首鋼琴奏鳴曲、六首小奏鳴曲、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一首弦樂四重奏。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 文獻
- Alexander Rehding: Hugo Riemann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musical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521-82073-1.
- Gilman, D. C.; Peck, H. T.; Colby, F. M. (編). Riemann, Hugo. 新國際百科全書 (第1版). 紐約: Dodd, Mead. 1905.
- Edward Gollin and Alexander Rehding, The Oxford Handbook of Neo-Riemannian Music Theo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 Daniel Harrison, Harmonic Function in Chromatic Musi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