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體(autophagosome)是在自噬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囊泡,它由細胞內的粗面內質網高爾基體膜包裹細胞內源性物質(如由於生理病理原因損傷的細胞器及其他細胞結構或過量儲存的營養物質等)後分離到細胞質中形成。

自噬體直徑一般為300-900nm(平均約500nm),其囊泡內常見的內含物包括細胞質基質和某些細胞器(如線粒體內吞體過氧化物酶體等)。與其他細胞器相比,自噬體的半衰期較短,約為8min[1]

英語 autophagosome 源自希臘語詞根 auto 「自身」與 phagy 「吃」 以及 some 「體」。

被熒光物質標記的一些自噬體

參與自噬作用

編輯

自噬體包裹需降解的細胞內容物並脫離進入細胞質基質後,會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自噬溶酶體中部分大分子物質會被這些囊泡中的水解成可通過滲透作用穿過囊泡膜回到細胞質基質中繼續參與細胞的代謝[2]而剩餘的未被分解的物質則殘留在自噬溶酶體中,產生殘留體

意義

編輯

自噬體通過自噬作用循環細胞內源物,在細胞營養不良時分解較不重要的細胞結構來提供養份,[3]可能對實現細胞代謝需要、更新某些細胞器並維持細胞內穩態有較重要的作用。但也有觀點認為,自噬體是細胞程序性死亡中分解老化、損傷細胞的主體。[4]自噬體對細胞所起的作用尚未完全闡明,[5]包括其對癌細胞的作用。

歷史

編輯

自噬體於1962年由Ashford及Porter首次在細胞中發現。[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王海傑、譚玉珍. 细胞自噬的形态学特征和功能意义. Acta Anatiomica Sinica. 2009, 50. doi:10.3969/j.issn.0529-1356.2009.05.032. [失效連結]
  2. ^ 葉青. 自噬的分子机制与病理生理意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 2007, 27. [失效連結]
  3. ^ Yorimitsu T, Klionsky DJ. Autophagy: molecular machinery for self-eating.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5) 12, 1542–1552. 2005, 12: 1542–1552 [2011-01-31]. PMC 1828868 . PMID 16247502. doi:10.1038/sj.cdd.44017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2). 
  4. ^ Schwartz LM; et al. Do All Programmed Cell Deaths Occur Via Apopto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3, 90 (3): 980–984. PMC 45794 . PMID 8430112. doi:10.1073/pnas.90.3.980. 
  5. ^ Tsujimoto Y, Shimizu S. Another way to die: autophagic programmed cell death.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5, 12: 1528 [2011-01-31]. PMID 16247500. doi:10.1038/sj.cdd.44017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7). 
  6. ^ Kundu M, Thompson CB. Autophagy: Basic Principles and Relevance to Disease. Annual Review of Pathology. 2008, 3: 427–455 [2011-01-30]. PMID 18039129. doi:10.1146/annurev.pathmechdis.2.010506.0918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參見

編輯